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河流  黄河 2006-1-7地理Null
Previous回目录
黄河 Huanghe River ⊙源自:蜀虎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张平/唐克乡/雷康 摄
张平。据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将把四川长江支流的水北调并通过旖旎的九曲黄河第一弯灌入黄河,到那时,“静如处女”的九曲黄河第一弯的河水,会“动如脱兔”般地流动起来。那时的九曲黄河第一弯,我想将是自然生态的悲剧
地点唐克乡·若尔盖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5-6-13 16:29:00

  黄河沿途流经的主要河段和名胜有:
  充满活力的上游河段──这一河段号称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其中从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川峡相间,河床比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规划利用落差超过1200米,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发电量近600亿千瓦时。
  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勇往直前的中游河段──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
  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金银滩/唐克乡/雷康 摄
白河(嘎曲)、黑河(墨曲)和贾曲三条支流在唐克金银滩上汇合。黄河自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冰川中涓涓流出,在三省交界处蜿蜒徘徊于唐克金银滩,绕了一个180o的大弯,又折向西北流入甘肃省、青海省。由于唐克金银滩地势平坦,河面开阔,水势平缓,河中沙洲点点。这里,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弯,距若尔盖县县城72公里。黄河对唐克金银滩似乎表现出了无限的眷恋之情。黄河在四川境内流长126公里。图中的黄河首弯岸边草滩上,已新建了一座帐篷宾馆,开设了中餐、藏餐、游船、骑马、垂钓、观日出晚霞、烤全羊、跳锅庄等餐饮娱乐活动的项目,之所以管它叫“牧家乐”,是我觉得它的经营模式像咱们平时常见的“农家乐”。它也有着饮食,住宿,娱乐的功能,只不过那些吃住玩的形式有着浓郁的草原特色。就拿住来讲,我们被安排在帆布帐篷里,跟牧民们住的是一样的那种白色帐篷。走进帐篷,地上依然还是青草覆盖着的松软土地
地点唐克乡·若尔盖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5-6-13 16:42:38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每年中华民族都要在陕西桥山的轩辕黄帝陵祭祖,每年无数的人们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黄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象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纪实
  1. 2005-6-13日(下):黄河首弯见喇嘛
相关标签综合·旅游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6-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