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5-7-26 21:21|查看: 245|评论: 0|原作者: 樊虹壹|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去极端化”专家谈之一

开栏语: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针对宗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伊斯兰教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修订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两文件一条例”体现了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体现了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的原则,体现了“五把钥匙”理念,体现了“去极端化”工程的重大部署要求。为了帮助全疆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掌握“两文件、一条例”的精神实质,并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从而深入推进我区“去极端化”工作,筑牢全疆团结进步思想基础,本报特邀一批新疆社会科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分七期分别对“两文件、一条例”进行深度解读和阐释,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把脉和剖析。

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加剧、暴恐犯罪多发的背景下,自治区在长时间调研讨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为指针,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新党办发〔2013〕11号,2015年2月修正)。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好11号文件精神,本报特邀新疆社科院研究员马品彦、副研究员地力木拉提·吾守尔、于尚平三位专家,对文件中涉及到的重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读。

新修订11号文件体现出的新特点新理念

于尚平:2015年新修订的11号文件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体现了长治久安的治疆总纲领;第二,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坚持的“一反两讲”原则,从宏观上讲是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治理重要的参考;第三,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在“去极端化”工作中各个层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比如说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用好“五把钥匙”,持续在思想教育上到人、管用、有效;法治约束、文化对冲、正信挤压“三管齐下”等等;第四,体现了新疆在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极端思想工作方面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地力木拉提·吾守尔:它体现了四个原则,第一是依法治理的原则,就是要用法律的思维,用法律的方法去进行宗教事务管理,既要旗帜鲜明地保护信仰宗教的公民的自由,同时也要旗帜鲜明地保护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的权利;第二是综合施策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科学的方法论;三是齐抓共管的原则,这是基于宗教工作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第四,先行先试的原则。

于尚平:11号文件有两大理念在里面,第一个,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第二个,相信基层、依靠基层、相信群众智慧。

正确把握11号文件涉及到的对宗教极端思想的一些重要论述

于尚平:宗教极端思想主要有三个共性:一是具有极端的排斥性。排斥一切现代文明、一切现代社会、一切世俗政权;排斥一切其他宗教,也排斥伊斯兰教内部不符合他们主张的教派。二是极具暴力性。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也被极端分子残忍地杀害,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暴恐活动是非常残忍、没有人性的,宗教极端主义和宗教完全是两回事情。三是具有极端欺骗性。极端主义打着宗教旗号,披着宗教外衣,冒充宗教的维护者,对普通群众进行思想灌输,群众不明真相就很容易接受,很容易被蒙蔽、被欺骗,被一步步地引诱,很多青少年都是受到了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蛊惑和欺骗,走上了暴力恐怖的不归之路。

马品彦:宗教极端主义从上世纪80年代渗透到新疆以来,一直采用了一个微观渗透的基本策略,从微观入手,从小的方面入手来改变我们,比如说我们新疆自古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女性很少有人蒙面纱,极端分子说不蒙面纱就不是穆斯林;男性中青年不留胡子,极端分子说不留大胡子就不是穆斯林;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极端分子说音乐和歌舞不符合伊斯兰教。渗透结果就是改变了我们。有的人认为这些问题是宗教信仰自由权利问题,这是错误的理解,它恰恰是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什么?服饰也是一种文化,宗教服饰代表了宗教文化,在公共场所,当大家看到这种服饰,就会产生联想,如果产生了联想,就是强行宣传了宗教文化,也就是破坏了宗教信仰自由。

于尚平:蒙面罩袍不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更不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这一点毋庸置疑。乌鲁木齐市去年通过了禁止在公共场合穿戴蒙面罩袍的法令,从2015年的2月1日起开始执行,这也是自治区在“去极端化”、在立法层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升,也是我们贯彻依法治疆、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依法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重要体现。

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主义之间的关系

马品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疆总的战略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那么,我们首先要分析对我们当前稳定构成最大威胁的暴恐活动,为什么再次进入频发高发期,是因为我们没有铲除它的思想基础。宗教极端思想,通过2001年到2007年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快速渗透,已经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观念,以及行为规范,就像近年来我们看到穿蒙面罩袍、中青年留大胡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需要认清的一个问题就是“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主义”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地力木拉提·吾守尔:从近几年发生的暴力恐怖活动案件的性质来看,其源头全部是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的,包括发展组织成员、煽动所谓的“圣战”、散布“殉教进天堂”的谬论进行洗脑等。

于尚平:“非法宗教活动为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提供了一个温床和一个平台”,11号文件对如何认识和区分非法宗教活动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特别强调了要疏堵结合这样一个原则。11号文件之所以得到了基层干部的认可和广大社会的认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措施分类分层次,有的采取批评教育,有的采取打击,有的采取依法治理等等,具有好操作的特点,指导性很强。

以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重大意义

马品彦:11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去极端化”工作中,要强化文化引领作用。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个治本的办法。自治区在“去极端化”的宣传过程中,怎么“到人管用有效”,我们从微观入手,能够到人,也就能够管用有效,就像现在开展的农民画、农民小品大赛,都是在文化上从微观入手,宗教极端主义要消灭我们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我们就用现代文化来对冲。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明显。

于尚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自治区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几年来,通过艰苦努力,“去极端化”的大宣教格局已经形成,充分发挥现代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11号文件用了很大的篇幅、很多细节,来讲现代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一方面,去年一年很多地州相继召开了“去极端化”的宣传教育推进会,声势非常大,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汇聚正面声音和正能量的氛围;今年自治区又连续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比如“用好五把钥匙座谈会”“‘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全面推进“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基层调研的情况来看,弘扬现代文化,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解放了群众的思想,是我们对冲宗教极端思想的一个利器。这项工作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切实到人管用有效,那么,遏制极端思想渗透的好形势很快就会到来。

加强国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马品彦:我们新疆的每一个公民,都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就是不管是哪一个民族,不管信仰什么宗教,我首先是中国人,而且要以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自治区大力开展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这是在宗教领域抵御“三股势力”特别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一个重要举措。

于尚平:通过深入开展国民意识、公民意识的教育,提升各族群众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而增强“五个认同”。

地力木拉提·吾守尔:国家好,各族人民才能好。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法律处于最高地位,任何宗教不能够超越和违反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观点】国家性·民族性·现代性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15:44,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