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5-7-26 21:45|查看: 236|评论: 0|原作者: 陈岩西|来自: 傣族网

傣族心理与死亡认识

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恐惧是普通汉族群众的一般态度和心理反映,然傣家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心理反映却截然不同。傣族年迈的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往往显得非常超脱。傣家人把出葬叫做“恒崃相崃罕”,意为“上金山银山”,似乎死后还有荣华宝贵在等待。这并不是说傣家人对生命不留恋,而是受了佛教轮回转世观念的影响所致。傣家人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生前在现实世界生活,死后又到“勐里半”(极乐世界)继续生活。阴阳两界,只是隔着一道田埂,一条沟壑,只须跨一步就到了。

  傣族民间还认为,人死后刚去到那个世界时,一切都很陌生,头脑是昏昏沉沉的,但中途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青树供歇息,往前走,就会看到一口井,再渴也不要喝井里的水。井的周围有很多条路,如果死者生前行善积德,到了井边就立刻便会心明眼亮,还会遇到先前到达那里的亲朋熟人,并且能够正确选择通往“勐里半”的那条路。如生前修行得不好,就一直神志不清,误入歧途,无法到“勐里半”;生前十恶不赦之人,还会误喝这口井里的水而走向“牙来”(地狱),最终落入“皮派牙来”(地狱魔王)设置的滚烫的油锅里,经受万般磨难。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傣族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转世而来的,转世之前,每个人带多少口粮,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当自己的口粮吃完,就说明该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因此,傣族人家里若是有亲人身患重病时,家属就拿着其“来西大”(生辰八字)请“摩”来推算他的口粮还剩下多少,也就是预测他还可以活多久。

  对于临终的人(指已成年者),一定要象征性地喂些饭和水,否则饿着肚子是永远也去不到“勐里半”的。同时要请佛爷为其念《坦列挡》(指路经)。病人断气后,须在院中燃放鞭炮,寨子里的人听到鞭炮声,就会纷纷前来,再忙的人也会放下手中的活。即使与死者生前有积怨,喜事可以不去,丧事是必须去的。傣族认为“活人不记死人仇”,况且,为死人送葬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如果死者是寨子里有地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往往要请“摩章喊”(先生)撰写富于节奏和韵律,充满凄凉和酸楚的祭文,叙述死者生平、为人和功绩,表达对死者深深的缅怀之情;儿女们吟唱“哭丧调”,晚辈们要敲锣打鼓送其上路。傣家人为逝者所做的“冥房”也是十分精制和有特色的。

  “勐里半”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活着的人是无从知晓的,因为,去了的人永远也回不来,活着的人又无法到达彼岸,阴阳两界是格格不入的两个“世界”。因此,“勐里半”给活着的人太多的想象空间,太多的玄念。死亡对于傣家人来说,只不过是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活法”,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而已。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和认识,就大大减轻了活着的人以及病入膏肓之人对死亡的恐惧,使行将就木的人,能够平静地告别人世,很超然地去往他(她)心目中的另一个世界──勐里半。这就是傣家人坦然面对人生、面对死亡的一种心理反映。

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1:2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