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石榴,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5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9-1-11 08:58:5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动物大小清流河交汇处的经典收藏

 [复制链接]
  ◇郭金川
  城山寺碑刻
  大小清流河交汇于东兴区石子镇松林坝,交汇之处很平静,河床虽不宽,但四周被河水冲出的平坝却一望无际。
  看了大小清流河交汇处之后,我骑车赶往城山寺,从石子镇街上出来,上一个小山坡。推车爬到左面山顶,看到一座像普通民居的寺庙,以为是旧址复建的庙宇,但住在附近的市中区凌家中学的85岁的退休职工王辕武告诉我,这是新修的城山寺,城山寺原址在石子镇中心学校内,已经拆了不少。
  来到石子镇中心学校,进门第一根横梁上,写了毛笔黑字“大清道光二十六年岁次丙午十二月初十日毂旦”等字,第二根横梁上全是毛笔书写的姓名,碑石嵌入墙体,走过天井细看,显眼位置有李象干《七绝·城山寺就菊雅集呈周夫子(三首)》诗碑“‘马蹄踏破寺峰青,偶遇名山迹便停。野草闲花都解事,频添春色助芳馨。’‘缥缈孤峦枕水隈,重寻石磴破莓苔。桃花见我曾相识,几树临风带笑开。’‘琴剑当年此暂留,惊风吹散海天鸥。酒炉茶灶依然在,二十年来已白头。’……”
  右面墙体,是《文昌祠祀由记略》“经营祠务,二十余年”、“蒸蒸日上,恢宏前志于勿替,幸甚!”“同治十有二年岁次癸酉春吉文祠总理袁焯秋塘李柄寅伯符”等刻字。
  折回,正对右侧砖墙嵌有两块全是姓名的碑刻。街沿墙体加上李象干《七绝·城山寺就菊雅集呈周夫子(三首)》诗碑在内,共排列四块碑刻。
  转过街沿,右侧墙体,又嵌有两块全是姓名的碑刻。回头,进狭窄厨房,内有三块碑刻。第一块,全是姓名;第二块是赵贞吉的诗碑《春日登金龙山》“‘古城遗堞起寒鸦,乍渡沧浪似泛槎。烽火已随春烧绿,峰头吹笛望三巴。’嘉靖庚子春季大洲山人题……”第三块好像刻的是诗,光线太暗,又无手电照明,难以辨认。笔者粗略统计,城山寺现存清代碑刻共计12块。
  城山寺遗址附近有一个“字库塔”;倒数第一层至第三层,每层中间塔壁上有个大字,连起来读是“天开[X]运”,第三个字风化了。第二层烧纸钱的洞口上方横匾“惜字宫”。 “字库”上层有雕花图案,保存比较完好。
  “桂林堤” 堤闸
  离开城山寺遗址,顺水泥预制板铺成的田埂便道骑到河边,看见一个堤闸,这堤闸就是大清流河上著名的拦水堤坝“桂林堤”。石子村1组59岁的村民李兴全告诉我,“桂林堤”始建于清代光绪末年,1940年加高,为了使船舶航行方便,设了“挡口”。这种“挡口”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水位,方便上下船舶行驶,其作用相当于“斗门(船闸)”。船要下行时,水位降低,船从“挡口”漂过;船要上行时,则要人工拉过“挡口”。
  石子村1组73岁的李建铭曾在这里干过,他把“挡口”叫作“梭口”;桂林堤有斜面,船往下游走,就“梭”下去;往上走,就要人拉。李建铭说,“桂林堤”实际是最初的“斗门(船闸)”,虽然这种“斗门(船闸)”设置非常原始,但比起没有“桂林堤”的时候,行船方便多了。
  1952年,古老的“桂林堤”迎来生机,经改造,建成大坝长42.5米,宽4.6米,高5.64米。船闸长38米,宽9.25米。闸门宽3米,门水深1.2米。可一次过船9只72吨位。李建铭说,船闸建成当初,只能通过两条船,而且开启闸门只能用手提,把大家的手都提痛了。后来扩大了,能通过的船只多了,闸门也改成人工摇动齿轮手柄带动钢丝绳拉起的闸门,工作轻松了一些。
  诸古寺风采
  苏家乡,在白合镇通往石子镇约3公里第一个柏油路岔口往左约4公里。骑到距这个岔口约500米处,左望庙宇巍然的山顶,那就是蜀中高僧丈雪大和尚第一次出家之地:苏家乡诸古寺村9组古字山上,始建于唐朝的诸古寺。
  丈雪禅师俗姓李,传说母亲生他时,梦见和尚进屋。5岁时,母亲带他到寺庙耍,看到金佛像,他问:什么人?母答:是佛。丈雪禅师说:“有一天我要到这里来敬佛。”于是恳请削发为僧,拜古字山上清然法师为师,“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皆以成佛道。”游学一段时间,“癸酉冬仍归古字山,掩关阅诸家语录,似银山铁壁,镇日如痴如兀。”又拜双桂堂(今重庆直辖市梁平县境内)“小释迦”,禅宗临济一脉祖师级的人物,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双拱镇蹇家坂人破山海明为师。
  推车上古字山,诸古寺独立山头,气派非凡。跨过门槛,有副门联“先忧后乐诸古寺;苦尽甘来古字山。”寺内清净,超凡脱俗,香火缥缈之间,花团锦簇,恍若佛国仙界。“祖师圣殿”内供奉佛像,是当年丈雪第一次出家修行之处,殿外“天池”还在。本郡清朝·道光戊子举人,曾任安岳县教渝曾世聪曾写《诸古寺天池联》“寺外青山山外寺;池中绿水水中天。”
  “祖师圣殿”外右边街沿有块《重修碑记》,风化严重,碑身下部三分之一脱落,依稀识得几个字“说在觉有先后盖先者开之后者继之世世相传甚不欲以三限亡也”。“后觉而得觉喜其得传则三之名又自寓焉正如丈大师之以善知识而重继诸古寺”。“叩之其中乃大师之师破山其右乃大师之徒佛冤像也”。“于左寓焉乃本刹住持常宽其徒性慧等之历代祖师而即余幼时亲见当事大人”。“皇清干隆戊辰岁初夏榖旦”等等。
  历史记载大殿后面的禅房“先觉堂”没有了,当然看不到昔日留下的《诸古寺先觉堂壁画联》“兀坐眼观池上雪;归来脚踏岭头云。”而《内江县志·卷一·寺观》中记载:“治东百里,唐建,宋元因之,明庆历间增修。山高数里,上有天池,降冬不涸。下有钓鱼台,盘陀石。赵文肃镌题,高僧丈雪披剃于此。现机凡修葺,名人题咏甚多。石径穿云游,士有出尘之想也哉!”其深厚底蕴可见一斑。
  步出庙门,右下方不远处的山梁,过去有岩石自然形成的“钓鱼台”,被打石头的打掉了,离开诸古寺顺路到原址仔细看了一下,如今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了,留传至今是那些咏唱它的诗句:丈雪《七律·登钓鱼台》“七龄犹泛锦江杯,一旦春风拥杖回。或抑或扬天地里,全收全放雨花斋。岭南佛会无多子,济北家风遍圮垓。八万四千功德聚,一齐随我上渔台。”赵贞吉《七绝·题古字山诸古寺》“万古奔流共一机,破尘经卷付阿谁。虚空兀兀盘陀石,漫与人间作钓矶。”《七绝·登诸古寺钓鱼台》“醉骨烟云老慢开,半竿风雨上渔台。无人知是寒山子,明月玉箫呼未回。”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简论巴蜀僚人 合掌石及赵贞吉的《掌石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9-27 14:20, Processed in 1.778403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