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阿坝州 Previous松潘县  松潘历史大事记 2007-08-25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松潘历史大事记 Chronology of Songpan ⊙雷康/编


  松潘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我国边陲军事重镇。夏禹时属梁州西北境,秦汉时期为氐羌民族繁衍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此设立湔氐道,为松潘地区县级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松潘为川、甘、青边界地区,系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结合部,历史上每遇动乱年代常为化外之域。秦末湔氐道名存实亡。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在此设立湔氐道,三国时期湔氐道为蜀汉政权领有。西晋武帝时,湔氐道废。晋改置升迁县,属汶山郡。至东晋,升迁已为中央号令所不及,此后邓至羌进入松潘地区。南北朝时期,松潘地区为邓至国领地。南朝宋、齐、梁名义领有升迁,侨置于成都附近。西魏废帝二年,邓至国归附西魏,在此置甘松郡。北朝天和元年前后和隋朝年间为嘉诚县。
  唐代武德元年(618年)嘉诚县置松州,因甘松岭为名,其山产甘松。贞观二年置都督府,督羁糜25州,后多至104州,皆为羌部落,属陇右道。永微改属剑南道,天宝初复改为汶川郡。乾元复曰松州。广德初属于吐蕃。宋代为潘州,仍为吐蕃地,因属吐番将潘罗支而名。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松州、潘州二卫,寻并为松潘卫,十三年罢卫,二十年罢州,改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隶四川行都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罢军民司,复改松潘卫,属龙安府。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裁卫,改置松潘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升为松潘直隶厅(直隶四川省)。民国3年(1914年)改松潘直隶厅为松潘县。1950-2-9日,松潘解放,建立松潘县人民政府。
  松潘县是四川唯一的穆斯林聚集地。当初朱元璋灭大理国时,以沐、蓝两个回族将领为首的讨伐大军有一支分队从松潘进入,于是回族官兵后来就成了松潘穆斯林壮大的一支力量,其实最早进入松潘的穆斯林还是那些自称“回回”的波斯、阿拉伯人,这与云南的穆斯林同出一辙。
  2000年,松潘县辖2个镇、23个乡:进安镇、川主寺镇、进安回族乡、十里回族乡、大寨乡、青云乡、牟尼乡、安宏乡、山巴乡、水晶乡、黄龙乡、施家堡乡、小河乡、镇江关乡、镇坪乡、岷江乡、白羊乡、大姓乡、小姓乡、红土乡、红扎乡、燕云乡、草原乡、上八寨乡、下八寨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907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进安镇:8150、川主寺镇:6743、进安回族乡:5957、十里回族乡:2847、青云乡:3425、安宏乡:3973、大寨乡:1963、牟尼乡:1444、镇江关乡:3102、镇坪乡:3342、岷江乡:2970、大姓乡:1165、白羊乡:2318、红土乡:2354、红扎乡:1075、小姓乡:3109、燕云乡:1020、山巴乡:2350、水晶乡:1947、小河乡:2374、施家堡乡:2153、黄龙乡:810、上八寨乡:2166、下八寨乡:933、草原乡:1389。
  2004年,松潘县辖2个镇(进安、川主寺)、21个乡(大寨、青云、牟尼、安宏、镇坪、白羊、大姓、岷江、小河、黄龙、红土、红扎、小姓、燕云、草原、山巴、水晶、镇江关、施家堡、上八寨、下八寨)、2个民族乡(进安回族、十里回族)。

相关标签阿坝·旅游|藏族|年代简表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