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阿坝州 Previous汶川县  威州镇 2004-3-13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威州镇 The Weizhou Town ⊙罗子岚/文



一、基本情况
  威州领地处汶川县城,共辖12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8,850人,退耕还林后现有耕地面积6,507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已经济林木即水果为主的优质农产品项目,目前已发展设施的有优质苹果1,027亩,李子633亩,花椒1,906亩(包括部分退耕还林地)樱桃76亩,合计达6,946亩,在6,000多亩经济林木内,大面积套种以大白菜、莲花白、大海椒、洋葱为主的优质蔬菜4,510亩,以上项目2002年全镇农户收入近600多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仅此项目,农民人均收入达678元。目前镇党委、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开发以甜樱桃、黑李子为主的优质水果,以及优质蔬菜。

二、威州镇2003年蔬菜种植情况(单位:亩):

村名白菜莲花白海椒洋葱番茄其他
七盘沟6783112384973
万村35125176 236
新桥2926151 80150
茨里18153624550
牛脑寨469312150346
布瓦45030020120624
铁邑50308 15057
增坡1692214954108
禹碑岭16840112501015
茅岭1171610012 12
双河183940 75128
秉里24321644544


三、“威州”由来
  西出成都,沿G213国道线,穿都江堰,逆岷江上行146km,达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
  走在街上,冲击首先来自街两边的现代建筑。那时,视觉的承受就不仅仅是那些来自千百年的风了。仿羌式,藏式的色彩和花纹,独自在高楼领略新的风情和慷慨的阳光。
  翻开《威州镇志》厚厚的书页,在措手不及的忙乱中姗姗步履正泣血飞起忽喇而来。按住跳动的心,穿越时光的隧道,那些延伸的故事和人物,就慢慢在迷茫中清晰。而我,无法用轻快的心境,去浏览她那厚重,沧桑,又艳丽及至的容颜。
  威州立郡早在西汉元鼎六(公元111)年。 原名叫“维州”。宋景德三(公元1006)年,因京城开封送往山东潍州的文书误投到维州『今属理县薛城』。开封到四川已是够远够险的路途了,到这西蜀的蛮荒之地更是险之又险。这千山万水的四川恶道,苦了差人不说,还误了几个月的公事。为不再淆“”、“”二州,故改名“威州”。取“威镇西羌”之意。
  元朝时保宁『今属理县薛城』县并入州。明洪武三(公元1385)年,保宁地分为保县,属威州。明洪武二十四(公元1406)年,威州迁到今汶川县郭竹铺村,明宣德三(公元1428)年,因“常患羌人侵扰”,又从郭竹铺迁到今汶川县名“保子关”一山坡上。可能是保子关太过窄小,明宣德七(公元1432)年,又迁至今县城岷江河的东岸“姜维”的山坡上。后由此地又迁往今绵篪镇。所以今人多有叫绵篪“老汶川”的。
  清灭明后,州,县治仍用明时旧制,统属成都府。雍正五(公元1727)年归保县,不复为州。隶属茂州『今属茂县)乾隆二十五(公元1760)年,清在平定大,小金川两土司之争的战役中,怕西蜀吐蕃势力的扩张,废保县,设杂谷脑直隶厅『今属理县杂谷脑镇』。嘉庆八公元1803)年,又该为理番直隶厅,属川西道管辖。威州属理番直辖。民国三年(1914),废道治,以州府,厅为制,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三年(1914),因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国民政府又恢复道治,理番厅改为理番县。威州仍属理番县。1935年,中国红军北上途经威州地区,国民政府将县以下设区,实行联保联坐保甲治。威州那时叫“新保镇”,属理番第三区。区公所在今威州镇。
  千年寒暑,几移其地,几换其名,威州象个历史的皮球,抛来抛去,直到1951年2月,从改为理县的理番县划分出来,归汶川县。“威州”地名也就沿用至今。

红军桥全景/威州镇/汶川县/雷康 摄
红军桥全景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20 14:15:13

吉祥/威州镇/汶川县/雷康 摄
吉祥,羊是羌族的吉祥物,也是智慧的象征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1-20 11:46:15

相关标签阿坝·旅游|羌族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