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 • 巴中市 | 地理 | |
巴州 通江 南江 平昌 |
巴中市 Bazhong City ⊙雷康/编 四川省辖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川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1998年辖巴中区及南江县、通江县、平昌3县,共计1区3县,32个区公所,244个乡,410个镇,总人口339.26万,面积12,325km2,地区行署驻巴州区。 历史 巴中市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在夏代晚期,即有巴人迁至巴中一带,当时,巴中几乎是一片蛮荒之地,龙蛇出没、野兽横行,古代巴人开始在大巴山一带刀耕火种,创造出“巴人文化”。在现在的巴州南龛坡、南江断渠、通江县的栾巴寺、千佛崖及巴山米仓栈道的古雕石塔等还遗留着灿烂的巴文化遗迹。公元前316年,巴国灭亡后巴人哪里去了?巴中市古属梁州,早在[春秋]时代就为巴子国地,自秦来巴子国置巴郡至民国二年改巴州为巴中县,历代在这里置县(郡)、州已有1,990多年历史。[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置汉昌县,后益州巴郡,先后改属巴西郡,宕渠郡。[西晋]建兴元年改名汉兴,[东晋]安帝时又复名汉昌;延昌三年置巴州;其后州、郡更迭。1914年改巴州为巴中县,辛亥革命后隶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53年隶达县专区。1993年从达州市分出,设巴中地区,地区治地巴中市。是大巴山区发展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县之一。 巴中市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总就设在巴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北地下党在巴中成立中心县委,领导通江县、南江县、巴中、平昌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达三年之久,当年有40,000多巴中儿女参加了红军,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巴中市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杰出的人物和灿烂的文化,[蜀汉]有左将军、宕渠侯勾扶;唐代有兵部待郎陈能,户部侍郎陈文汉;宋代著名天文学家·张思训;民国时期有辛亥革命先驱、四川军政府总政治处总理兼财政司长董修武;当代“世界十大革命性传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出生在巴中。唐代章怀太子曾贬居巴州;张飞、李白、杜甫、岳飞等历代名人雅士都曾云集巴中,留下了文化珍品。 习俗 。 地理 位置 介于东经103o25'42"-103o47',北纬30o44'54"-31o22'9"之间,东西最宽54km,南北最长68km,面积1,211km2。年平均气温17.8oC。 旅游 巴中市旅游资源独特,不仅有众多的革命史迹陈列馆等人文景观,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被专家学者誉为“艺术明珠”的巴中市区的南龛、水宁寺摩岩造像,有荟萃全国现代名家书法的“川北胜秀”阴灵山碑林、巴山将帅碑林等。 巴中市南龛摩崖造像,开创于[隋唐]时期,至今保存完整的佛像有137龛,2000余躯,所造佛像表情和善,庄严肃穆,体态优美,和谐生动。石刻布局别具一格,最大的龛窟见方逾丈,最小的仅5寸见方。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4.45m,佛像旁还有历史碑碣25通,题壁诗文数百条,以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巴州刺史严武向皇上的奏表最为著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坐落在巴中城南龛公园侧,始建于80年代初。邓小平题写馆名,李先念、徐向前等题词祝贺。馆区占地10,000m2余。展馆为两楼一底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3,460m2。共展出各种革命文物16,548件,并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分15个单元,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和粉碎敌人围攻、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 人口、社会保障及人物 文化、科技及卫生 。 美食和特产 。 经济及资源 巴中市被誉为镶嵌在大巴山南麓的绿宝石,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10多种粮食作物和蚕丝、柑桔、烟叶、生姜等500种经济作物以及桔梗、沙参等200多种名贵中药材。 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5.4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1.99亿元,12.48亿元,20.98亿元;农业总产值60.89亿元;粮食总产量160.05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59.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3亿元;财政收入2.6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20亿元。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9-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