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冬天,几年不见的缺电现象又开始烦恼市民群众了,先是郊区、郊县,后是城区。没有电使人好像回到了多年以前。“
来电了!”这一刚被人遗忘的兴奋词又被大家挂在了嘴边。难怪,2003年元旦,市民打进刚开通的“
12345”市长电话第一个问题就是问:“
今冬为啥老停电?”
据了解,2002年以来,全省电力供应形势再度趋紧,已发生两次高峰缺电情况。进入枯水期后,在正常出力的情况下,全省每日负荷缺口高达150万千瓦。其原因有三:全省用电负荷快速增长,而发电装机增长滞后,使发电能力相对不足;电源结构不合理,径流式水电比重过大,导致电网丰枯出力悬殊;2002年来水偏少,水电发电能力下降较多。自2002年11月份以来,成都电网的电力供应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全社会用电的需求,在电力部门全力组织网内小水电上网以及日均避峰30万千瓦负荷的前提下,成都市每天的电力负荷缺口仍然达到40万千瓦以上,拉闸限电就不可避免了。
目前的缺电状况,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重视。2002年12月30日晚,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和省委常委甘道明、副省长黄小祥等来到省电力调度中心、省水利厅等部门了解情况,部署解决缺电难题。而成都市也在极力想办法,供电部门更是不遗余力。据成都电业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省上已将成都市的用电比例提高,增加了8万千瓦负荷,同时将9万千瓦跨网负荷调给成都;宝珠寺电站也在每晚高峰期放水发电增加的13.3万千瓦负荷专供成都。省电力公司还积极协调天然气,组织华阳燃机电站全面发电,为成都增加了几万千瓦负荷。二滩、宝珠寺等电站已开始蓄水,力保年初的电力供应。此外,成都市积极组织全市小水(火)电上网,目前,全市能够开出的机组已经基本满发,增加了16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同时,电力部门正精心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合理调度,将停电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小。几大措施将使成都供电紧张形势有一定的缓解。
据这位负责人称,从目前的趋势看,今后几年成都市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用电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成都电网是全省最重要的负荷中心,预计2003年成都主网的最高负荷将达到260万千瓦,2005年达到357万千瓦,2010年达到567万千瓦,成都电源和电网建设必须加快。他介绍说,除目前已经在建的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福堂坝等电源项目外,“
十五”、“
十一五”期间还将开工建设瀑布沟、锦屏、向家坝、金堂电厂等电源项目,预计到2005年全省装机容量将达到2,215万千瓦,到2010年达到3,400万千瓦。届时不仅全省和成都的用电需求能够得到可靠保证,而且还将不断扩大“
川电东送”规模。但成都市范围内没有可开发的大水电项目资源,因而成都的电源建设重点应考虑发展大型火电和调峰电站。此外,成都还应加快电网建设,以保证外部大电源顺利送入成都。用户也应当节约用电,共渡缺电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