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成都市  成都地名联趣之二 2001-8-2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成都地名联趣之二 ⊙曾炳昆遗作 曾小昆口述


  远远走来一铜人(同仁路),观此人面如“黄皮公所”黄酱黄酱的一张,一对“双眼井”,端端一根“笔(鼻)贴式,”颈下“福(胡)字街”,好象“龙须巷”。身穿一件“衣服街”(现鼓楼南街),上用“金丝(街)”盘成“九龙巷”,腰上围了一根“肚带巷”,挂了一把“刀子巷”,鞘子嵌“八宝街”。左手捏了根“烟袋巷”,背背“黄伞巷”,右手手执一柄“益善堂”,可惜一双“脚板街”长得黑苍苍的犹如“铁脚巷”。

双眼井/雷康 摄
成都市青羊区文物保护单位“双眼井”,它有并列的两个井口
地点:正通顺街·青羊区·成都
时间2005-3-5 16:07

  此人信佛教,屋头供有一尊“韦陀堂”,天天早晚去烧“香巷子”,然后撕些“钱纸”(巷),烧成纸灰(指挥街)。丢在“字库”(街)里,一跪二跪“三桂街”,瞌了三个“头福街”,随后又念经,不知是念的“喇嘛寺”学回来的“南打金”,还是“海会寺”学回来的“北打金”。桌上的供果到底拿给哪个吃?两个丫头一个叫上莲,一个叫下莲,不给“上莲池”,当然就给“下莲池”。
  他天天清早要去“东马棚”,牵出“马镇街”来就跑“走马街”。他的住宅么,团转一带“四维街”,皆是“红墙巷”,房上盖的“黄瓦街”,对门一堵“红照壁”,为啥有照壁?因为两辈出功名,出过“大科甲(巷)”小科甲(巷)。他的公馆左边用“青石桥”雕座“狮子巷”,右边用“玉石街”雕了“白象庵”,房檐吊了一对“灯笼街”,当中一首是“铁门坎”,门口还有一对联,上联是:“万福桥”“上状元(街)”走“金马(街)”;下联是:“天祥(街)”寺中“将军(街)”骑“玉龙(街)。”额子是:忠孝人家。这就是“忠馆巷”和“任家巷”。“公馆”进门左边修的是“羊市(街)”,“过街楼”过去当中三间“五世同堂”:右手半边还有一个“桂花(街)”园,花园里头栽有“青果街”,“荔枝巷”,“柿子巷”,“枣子巷”,此外还有各种树,“双槐树”,“冻青树”,“拐枣树”,“泡桐树”。可惜天旱了,统统成了“干槐树”。里头弯弯拐拐似迷宫,“大树拐”、“汪家拐”、“毛家拐”,一共“三倒拐”;“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噫!那几年跑警报哟,才把它们修成一根“穿巷子”!又打垮一堵“缺缺墙”,修了一道“旯旮门”(现油篓街)。出了此门,地下面修了一道“板桥子”,成了“一洞桥”,皆因河坎修得不牢靠,“垮河坎”最后垮成“半边桥”。要走这桥上发呕又发慌,因为众人不讲卫生哟,只要“笆笆巷”(现八宝街)一胀,脱了“藩库街”,引起“鼓楼街”,布──布──“布后街”,屙成“东珠市”啊“西珠市”,生拉活扯成了一条“珠市巷”。

相关标签成都·旅游|成都·服务|拐枣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