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地理 | ![]() | ||||||
汤麻饼 ⊙源自:蜀虎 2002-5月,位于崇州市千年古镇街子场的汤麻饼作坊,第七代继承人皮任远和丈夫汤克勤正与师傅们忙着制作汤麻饼。其烘烤的方法非常特别,利用上下两层炭火同时加热。新鲜出炉的汤麻饼香甜可口,入口化渣。作坊外的销售柜台前,不时有旅游者前来购买,有的还为买到刚出炉的新鲜产品而等上10来分钟。“祖传的方法确实管用。”皮任远说,她也曾尝试过用电烤箱等现代工艺,但汤麻饼独有的味道全没了。 汤麻饼,又名双酥麻饼,由街子场“长发祥号”创制于清代乾隆初年,选用上等面粉、饴糖、冰糖、菜油、芝麻等为原料,经制皮、制心、制油酥等独特工艺制成,特点是配料考究,火功适宜,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保存期长。 两三百年来,汤麻饼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还声名远扬,获得国内多个食品博览会的金奖。1990年代初期,成都市人民政府特命名汤麻饼为“成都市名小吃”。 从汤麻饼创立之初,汤家就制定了极为独特的手艺传世规矩──只传儿媳,不传儿子和女儿。如此怪异的规矩,汤家祖宗的理由是:女儿出嫁,就成了别家人;儿子虽是自家人,但担心酒后泄密。而儿媳一旦进门,就成了自家人,最能保守秘密。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人严格遵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作坊里有位干了近20年的小工,但他到现在也不知道汤麻饼独特的配方和制作工艺。 比起汤麻饼最兴旺时的100多个品种来说,现在仅有的8个品种让汤家后人深感惭愧,可如今更大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57岁的皮任远无奈地说,自己最多还能再做10年。可是儿子却远在美国攻读航空材料博士学位,“让他再回到街子场这样的小镇,让将来的儿媳来继承祖传的家业几乎不可能。” 拥有满意工作和家庭的女儿似乎对此也并不感兴趣,因为汤麻饼目前的利润并不高,做这件事很辛苦。 祖宗的遗训,让汤家不便把其工艺与配方传给别人。皮女士对笔者说到,街子场有很多有特色的小食品都逐渐失传了,她不想让这个老手艺在她的手上失传,但谁来做第8代继承人呢?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