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成都市 Previous大邑县  大邑县老场镇地名的由来 2003-2-10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大邑县老场镇地名的由来 ⊙源自:蜀虎


  镇东场在银屏乡境内,民国30年建,因地近镇东将军赵子龙庙,故名。
  晋王场在银屏乡晋王村境内,场上旧有晋王庙。
  里仁场在银屏乡里仁村境内,民国34年开场,场名引自《论语》“里仁为美”一语。
  三龙场在五龙乡三龙村境内,清道光十五年(1835),武举马化龙与同胞弟马玉龙、马成龙倡募兴建,故名。
  双龙镇在五龙乡双龙村境内,原名新街场。清光绪辛卯科武举徐天堂等倡议兴建,传说时有两股龙脉夹着一泓清泉流入场地,故称“双龙镇”。
  大树场在五龙乡大树村境内,原名二亨场。民国3年,乡绅齐南丰等倡募兴建,因场东头左侧有一棵三人合围的木卷子树,故人称“大树场”。
  安仁镇为原安仁县治。
  苏场在苏家乡境内,原称“永兴场”。清代同治年间场毁于水,灾后苏幺店子处新兴集市,称“苏家场”,又称“苏场”。
  复兴场在苏家乡复兴村境内,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恩贡毛汝丰倡建。
  元兴场在元兴乡境内,清道光年间,一姓黄乡绅出资建场,因元宵节开放,故称“元兴场”。
  上安镇在上安乡,曾名金安镇。明末清初,普遭兵燹,惟此一隅比较安宁,且又居邛州中安、下安之道,故更名为上安镇。
  唐场在唐场乡,清康熙二年(1663)始建此场,开市时一唐姓乡绅主持,故名唐家场,又称“唐场”。
  三河场在唐场乡三河村境内,早年斜江河经此地时,冲成三条小河,故场名三河场,今三河已合而为一。
  董场在董场乡境内,清代有董姓聚居于此,初开设幺店子,后逐渐形成集市,称“董家场”,又称“董场”。
  众兴场在董场乡境内,因地处众兴寺而得名。
  蔡场在蔡场乡境内,清代有蔡姓人开幺店子于此,逐渐形成集市,称“蔡家场”,又称“蔡场”。
  韩场在韩场乡境内,清乾隆年间,韩幺店子发展为集市,称“韩家场”,又称“韩场”。
  十里场在韩场乡六合村境内,因地处唐场至韩场的中腰,原名中兴场,此场东距韩场、南距邛崃县傅庵子、西距唐场、北距蔡场均约10华里,故人们称为“十里场”。
  沙渠镇在沙渠乡境内,此镇在唐、宋时为安仁县三镇之一,因建于泥沙冲积、沟渠交错的地方,故名。
  聚龙场在沙渠乡聚龙村境内,原名竹幺店子。清光绪年间,士绅刘隆胜到新津县张场买猪受奚落后,回来在竹幺店子兴猪市,因民间神话说早年此地曾出过龙,故取名聚龙场。
  龙新场在龙凤乡龙华村境内,1962年龙凤乡政府设在王院子,逐步新修工商文教单位。1980年3月6日开场,取名龙新场,意为龙凤乡新建之场。
  龙华场在龙凤乡龙华村境内,因明嘉靖年间龙姓人修的龙华寺而得名。
  王泗营在王泗乡境内,明崇祯年间,总兵王泗屯兵在此,扎营于大罄寺,因此得名。
  三岔街在三岔乡境内,街建于明代,境北甘泉塘水分三路经街流过,因而得名。
  高山镇在高山乡境内,唐开元年间曾建高山庙,清代建镇,因庙命名。
  新场在新场镇境内,清代因清源市逐渐取代了扇子街的集市,人们习称清源市为“新场”。
  扇子街在新场镇头堰村境内,明嘉靖年间,人们在这背山面水的河边修一排铺房,兴场设市,唤“扇子街”,又唤“半边街”。清雍正年间,扇子街被兴起的清源市所代替。
  灯笼场在敦义乡灯笼村境内,清代场以灯笼堰得名。
  义兴场在敦义乡义兴村境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萧义兴在这里开设棺材铺,因萧义兴是创始人,故以萧名命场名。
  悦来场在悦来镇境内,明代严家坝建场,名奇功镇。明末毁于水患,遂迁建今址。当时,常有虎豹出没,乡民邀约赶场,故名约来场,清康熙年间更名悦来场。此场又名灌口场,因鹤鸣山下为一河谷盆地,人们站在山上顺斜江河往下看,形似罐状,场口严家坝似罐口。
  凤凰村在凤凰乡境内,民国5年,清代末武生杨焕章沿山麓建铺房,倡议兴场,里人徐怀清据凤凰山下一村庄之意,命名凤凰村。
  龙凤场在青霞乡境内,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兴建时,因地处龙居寺和丹凤山之间,故名。
  陈家场在金星乡境内,因明末一姓陈的乡绅倡建而得名。
  半边街在鹤鸣乡三峰村境内,相传是明代集市,因顺河修街,只有半边,故而得名。
  耤阝坝场在耤阝江乡境内,因处在耤阝江河畔平坝上,故名。此场又名隆兴场、耤阝江镇。
  兴隆场在雾山乡兴隆村境内,因三岔河、雾山河汇合于此,故此地今多称“两河口”。明代两河口是雾中山僧人交易茶棕的地方,人称“和尚场”。清代于钵盂山下重修兴隆寺,场因寺名,和尚场改名兴隆场。
  太平场在斜源乡境内,明、清时期名太平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知县王家容应里人请求,准许兴场,并题赠“太平场”三字于复兴桥(黄桥楼子)上。
  三元场在斜源乡春茗村境内,清初当地大族徐、李、任姓倡议兴建,故名。
  双河场在双河乡境内,清乾隆年间兴建,因地处耤阝江上游两支流汇合处,故名。
  三坝场在三坝乡下坝村境内,因耤阝江在此冲积成三块小平坝,故名。

相关标签成都·旅游|成都·服务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