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成都市 Previous都江堰市  青城山道教简史 2006-8-16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青城山道教简史 ⊙源自:蜀虎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传统宗教。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用黄老之学改造巴蜀的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于是逐渐形成道教的重要教派──天师道。


第一节 天师道发祥

  青城山又名天谷山。相传,古蜀国望帝杜宇氏在“天谷”中心建立了“成都戴天”之国(今成都青城山)。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陵传子衡,衡传子鲁。”《张鲁传·三国志》的记载,与此大体相同,只是将鹤鸣山记为“鹄鸣山”。道教初创期,结茅传道,散处民间游走,尚无固定宫观,但多在青城山区大范围的今都江堰市、崇庆县、大邑县和县一带山区活动。宋代张君房在《廿四治图序》中说:“第三鹤鸣神仙治,治在其山,山与青城天国相连。”从此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在《天师谱》中说:“张陵死后葬于青城山。
  张陵死后传其子张衡。《仙鉴》卷十九称张陵为天师,其长子张衡称嗣师,衡长子鲁称系师,亦嗣法于此,道统世代不绝。故青城山道教第五大洞天(见《云笈七签》)。《舆地纪胜》说:“第五洞即青城山宝仙九室洞。
  范长生是“三张”以后,天师道又一重要首领。《华阳国志》说:“(范)贤名长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字元,涪陵丹兴(今重庆市的黔江区)人。”其先人是当地大户,蜀汉时,涪陵豪强徐巨谋反,被讨平后,遂迁移当地豪族徐、蔺、谢、范5,000家于蜀郡。《晋书·李流载记》说:“涪陵人范长生,率千余家依青城山”“长生善天文,有术数,民奉之如神。”晋元康初年,李特被杀,李流被围困在郫城,粮秣缺乏,危在旦夕(流民中大部分是天师道信徒)。到青城山范长生求援,长生慨然资助军粮,李流军威大振,流牺牲后,李雄继续作战,攻下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李雄载记》又说:“雄以西山侯范长生岩居穴处,求道养志,欲迎立为君而臣之。”《通鉴·晋纪》又云:“李雄范长生有名德,为蜀人所重,欲以为君而臣之,长生固辞,劝雄称尊号。李雄即帝位,国号大成,加范长生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复其部曲,不预军征,租税一入其家。”成汉政权在范长生辅佐下,简刑约法,政绩斐然,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时海内大乱,蜀独无事,归之者相寻。经过张鲁和范长生先后数十年的经营,奠定了天师道牢固的根基。故《青城山志》说:“迄晋以降,地因范贤而显。”从此,青城山道观林立。《太平御览》引《十六国春秋蜀录》云:“范长生卒,以其子贲为丞相。


第二节 道教宗派

一、天师道正一派
  自张陵创教,天师道在青城山相传不绝。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创“北天师道”,南朝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融合符箓、丹鼎两派创“南天师道”。青城山所传为南天师道,以符箓斋醮为主要修持方式。唐代天宝年间青城山著名道士薛昌便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宋代丈人观道士勾台苻亦属此派,北宋元佑年间有张陵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张继先,道号修然子,赐号虚靖先生,入蜀至青城山,再兴正一道于常道观。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后裔张宇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此后凡是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派。据易心莹《四川道教史》说:“正一派,入清已无此派”,清代初钱谦益作《万尊师国枢传》云:“虚靖天师殁后十六年,蕯翁守坚遇于青城山,遽相授受,实正一火居道派。”这便是四川民间流行主持拜章消灾或葬仪的职业道士民国《灌县志》说:“晚近教徒有不住观而家居者,专以诵经谋衣食,其说不外地狱天堂,与释氏之下乘绝相类,又神仙家之变体矣。”亦分两派:一为广成坛,创于陈复慧;一为法言坛,启自刘源,世称刘门。民国《灌县志》载,当时全县行此种职业的道士约300余人,俗称火居(或火坛)道士

二、上清派
  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杨羲书《上清经》(即《上清大洞真经》),其后陶弘景搜集杨羲手稿编为《真诰》。此派以存思为主,受佛教天台宗的影响,不主炼丹术,宣称修行得道可以升入“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因而自称“上清派”,此派在唐末五代,一度盛行于青城山,上清派著名道士杜光庭长居青城山,对道教理论的总结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杜光庭(850~933年)字宾圣(一说“宾至”),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说长安人,或云括苍人)。唐代懿宗咸通中,应九经举不第,入天台山学道,僖宗召见,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出入禁中,成为道教领袖,人称“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中和元年(881年)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先后任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立,授道箓于苑中,以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居青城山白云溪,号东瀛子。建餐和阁,奉行上清紫虚吞日月气法。他在青城山隐居近30年,卒葬于青城山清都观。主要著作有《道德真经广圣义》30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注》1卷,《广成集》100卷,《洞天福地岳读名山记》1卷,《录异记》10卷,《应现图》3卷,《壶中集》3卷,《三教论》1卷,《大宝论》1卷,《道门科范大全》87卷,《青城山记》1卷,《武夷山记》1卷,《续成都记》1卷,《镛城集仙录》10卷,《崇道记》1卷,《混元图》10卷,《道经降传世授年载图》1卷,《玄门枢要》1卷,《仙传拾遗》40卷,《注老君说》10卷,《神仙感遇传》10卷,《道教灵验记》20卷,《历代帝王崇道记》1卷,《规书》1卷,《历代谏书》5卷,《唐谏诤论》10卷等。

三、清微派
  元陈采《清微仙谱》称:“道教启于元始,一再传至老君,分为四派,即真元派、太华派、关令派、正一派,十传至清微待元昭凝元君,复合于一,即为清微派。”此派创始人为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朱洞元、南毕道以及黄舜申等人。“青城通惠真人朱洞元,成都人;云山保一真人李少微,房州人,隐青城山。眉山混隐真人南毕道,字斗文,清微保元仙卿,眉州人,性淡荣利,学通天人,仕宋,累官至广西宪,尝遇保一真人授以至道,能役使神祗……隐青城山。
  此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宋代盛行的内丹术与符箓咒术相结合,所谓内炼正气,合天神之灵,则“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清微派信奉雷部诸神,多为三目,显然来自蜀地原始鬼道的地方信仰。
  《道藏》中收有此派著作,还有《清微丹诀》《清微玄枢奏告仪》《清微斋法》。近年在绵阳青白江等地发现有“北极驱邪院印”铜印。
  此外,还有一些道教派别,如易心莹在《四川道教史》中谈到的南派,该派又名紫阳派,为北宋道士张伯端所创,宣扬内丹修炼和道教、神宗、儒教三教一理,也曾一度流传于灌县,青城山旧传有《南派正脉修真要旨》。

四、全真道龙门派
  全真道亦称全宗派或称律宗,与正一道同为元代以后道教两大派。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于山东宁海(今牟平县)全真庵聚徒讲道创立此派。全真道属神仙家,主张“自我修真”、“得道成仙”,认为“识心见性,劝善化恶,即为全真”;正一道则主要宣扬“召神驱妖,祈福禳灾”。全真道士不结婚,不饮酒茹荤,授徒传教,为出家道士正一道士可以结婚,虽有斋戒,非斋期也可以吃肉饮酒,为在家道士。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全真教祖碑》载:“先生劝人诵《道德清净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主张悟性,近于禅宗,与正一派道教以炼丹、画符为主不同。其徒丘处机等7人(后称“北七真”)分别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净7派,青城山属丘处机所创龙门派。
  丘处机(1148~1227年)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曾在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遣使召之,太祖问为治之方,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告以精心寡欲为要,太祖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惠宗命保真太师诸路道教提举李道谦为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见《大元崇道圣训王告》碑,碑用蒙汉两种文字,现在陕西户县重阳万寿宫)。由于元王朝的推崇,全真龙门派进入四川。
  清初,武当山全真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创丹台碧洞宗(简称碧洞宗)。传至已故大师易心莹(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共历二十二代。近300年间,青城道系全属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顺治年间,敕封北京白云观当家全真龙门派道士王常月为国师,三赐紫衣。他三次开坛说戒,收弟子千余人,又到南京隐仙庵、湖北武当山玉虚宫传戒。武当山成为龙门派南派修真之地。陈清觉是王的再传弟子。明末清初长期战乱,青城山道士逃走一空。陈清觉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游蜀至青城山,以此地为神仙都会,于静坐谈玄之余,兼理庙事,使破坏的局面焕然改观。与陈先后回青城山的有他的师兄弟穆清风、张清湖、张清云等人。穆清风,号玉房子,四川忠县人,系陈清觉的师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始来成都梓潼宫,雍正七年(1729年)退隐青城山白云观,兼主眉州重瞳观;张清湖住青城山文昌宫;张清云住三台云台观,他们都传扬龙门派。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皇帝饮赐“丹台碧洞”匾额。从此便开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一门。
  丹台碧洞宗的传承“字派”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至理忠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为懋,希微衍自宁。”后加60字“未修正仁义,超升云慧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心,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传为康熙皇帝所加),合为100字。
  现据青城山常道观碑刻及《龙门正宗碧洞堂支谱》将常道观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世系(包括新道徒)列表如下:

青城山常道观全真龙门派世系表

  陈清觉、张清云、张清湖、穆清风→“”字排有朱一和等7人→“”字排有王阳炳等6人→“”字排有刘来信、王来通等10人→“”字排有刘复森等8人→“”字排有万本圆等8人→“”字排有李合邦等7人→“”字排有徐教伦等3人→“”字排有肖永平等3人→“”字排有何元清、傅元天、吴元昶等6人→“”字排有程明星、肖明静、张明心等12人→“”字排有彭至国、江至霖等7人→“”字排有易理伦、吴理冲等4人→“”字排有彭忠仁等5人→“”字排有唐诚清、张诚源等5人→“”字排有蒋信平等4人。

龙门派丹台碧洞宗著名道士有:

碧洞真人陈清觉
  陈清觉(1606~1705)字寒松,又号烟霞,湖北武昌人。明末为少年名进士,入庶常,除东宫侍讲,后弃官入武当山太子坡,从詹太林道士讲求养生术。明亡后,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入蜀,游峨眉,定居青城,料理常道观庙务,后交张清湖作主持,去成都青羊宫结茅养静。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岁在乙亥,西蜀观察使司臬台赵良璧遇陈清觉于青羊宫,敬而礼之,延入蜀中促膝谈修真养性之道历数日,赵于他结茅处构宫3间,修房一坐,匾曰:“二仙庵。”因良璧奏闻,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二月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悟真篇》,人称陈清觉为“碧洞真人”。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九月二十二日辞世(见《道藏辑要》翼集清人刘沅《碧洞真人墓碑》及《二仙庵碑记》等)。(附注:民国36年(1947年)魏至龄《龙门宗派碧洞堂上支谱》云陈清觉于“康熙八年入蜀之青城。”)

南台真人陈仲远
  陈仲远,别号云峰羽客,青城道士,渊博能文,曾校正《广成仪制》数十种,著有《雅宜集》,清代乾隆年间,邑人患疫,仲远为建水陆斋醮,会川督巡境临灌,闻于朝,勅赐“南台真人”。(见民国《灌县志》)。

自明道人王来通
  王来通,乾隆年间为二王庙住持,他整饬庙规,培修宫路,广植林木,种杉树84,000本,蜡树64,000本(见乾隆三十四年《种树碑》)。又布施药物,岁以为常,耗用颇大,自己却布衣蔬食,终身不厌。他关心水利,发起新修横山的长同堰,并立志要把都江堰的经验推广到九洲万国,为民造福,主持刊印了《灌江备考》《灌江定考》《汇集实录》3书,这是现存的关于都江堰最早的专书,卒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见乾隆《灌县志》卷十一,孙天宁《挽自明道人》及《灌县志·文徵》卷三,王泽霖《新开长同堰及建祠碑》)。

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
  张孔山,原籍浙江,丰体美髯,清代咸丰初寓漩口川主宫,后住青城中皇观及二王庙,擅长蜀派古琴。光绪二年出版的《天闻阁琴谱》中收有张孔山所作古琴曲──《流水》,由于曲中反复运用了描写水势的“”“”指法,故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乐曲包括九段和一个尾声。通过深沉流畅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涓涓小溪汇成滔滔大江奔腾入海的气势。由于发展和阐扬七十二滚拂流水,受到音乐界的推崇。

李太浩
  李太浩,清康熙初年入青城山,始居八卦台下真武庵。康熙五十年(1711年)购回天台寺基业,易名本洪庵(即上元宫)。时上皇观历久荒芜,太浩复于康熙五十八年接理上皇观庙务,又首任青城山贡茶茶首。上皇观山地产茶,豪强借口侵扰,太浩诉于上司,饬县勘界,始定。雍正五年(1727年)由太浩将周界勒石观中,是年,太浩卒。(见《始接上元宫碑记》)

骆永喜
  骆永喜,号小尹,灌邑人,性沉静,清道光年间入圆明宫为道士。尝言青城名胜,前人创修,我坐观其颓废,宁不为山林羞!况所积资财,又将何用?于是锐意经营,阅二十年,土木工竣,焕然改观。所用皆省衣缩食积聚的钱财,徒众刻碑记其事。后人在圆明宫悬一联:“栽竹栽松,竹隐凰凤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以志纪念。

贾镜亭
  贾镜亭,清咸同年间,二王庙住持,有才干,善经营。开初,庙不甚富,自贾当事后,气象一新。光绪癸未年,天师张仁晸自江西来灌,嘉其勤敏,授“三元观赞教”职。

刘来信
  刘来信原为青城常道观道士杨阳鳌的弟子,清代中叶,大邑鹤鸣山文昌宫被僧人占据,知县宋载至宫后见状,命僧归佛寺,通知青城山派道士去当住持,来信欣然愿往,即同弟子刘复森同往鹤鸣山文昌宫。不数年,百废俱兴,师徒俩在庙前后广种柏树800余株,并积资修葺道观。其后,由青城山派去的道士还有李本孝、杨合乘等人。鹤鸣山道教的振兴,多得青城山支援(大邑县鹤鸣山道士张至益提供)。
  民国35年(1946年)2月灌县县政府《简要统计手册》载:全县道教主要宫观23所,道士260人,又据解放初期的详尽统计,全县道教曾经有过的大小宫观(包括已废弃的住有火居道士的会馆)共计120余坐,道士419人(其中乾道348人,坤道71人)。
  1985年由道士管理使用的道观共有7坐,即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建福宫、八角庙。全县有道士45人(包括在庙的38人,散居农村的7人)。


第三节 道教团体和宗教活动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灌县成立“中华道教会灌县分会”,由天师洞、上清宫、二王庙的当家住持龚自良、彭椿仙、赵象乾、冯南轩轮流担任会长,全县加入道教会的共有94坐道庙,319名道士
  1957年成立“中国道教协会”,会址设北京。灌县易心莹出席,并当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同年又被选为四川道教协会会长。
  1979年12月,成立“灌县青城山道教协会”,选举傅元天为会长,吴元昶为副会长,蒋信平、周成明、陈兴全为常务理事。
  道协宗旨:团结道教徒,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动和开展道教研究工作,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
  青城山道协成立时,共有道士22人,加上散居农村的道士共36人,青城山占有其中33人,平均年龄接近70岁,近年来,陆续接收一批年轻道徒。
  1980年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代表大会,傅元天当选为常务理事,吴元昶为理事。
1983年傅元天又当选为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
  灌县道教的宗教活动有:

一、道观管理
  道教宫观的管理,历有定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旧有传统分为:
  三都:都讲、都管、都厨。
  四班:首坐、监院(观主)、总理、巡照。
  五主:堂主、经主、化主、殿主、静主。
  八职:知客、巡寮、库房、账房、高功、书记、号房、典造。
  四证:主规、主翰、主钵、主范。
  八贤:提科、表白、买办、监收、庄头、监修、侍者、海巡。
  灌县各道观均为子孙丛林,天师洞曾兼管祖师殿、朝阳庵及青龙岗、寨子山等小庙;长生宫兼管建福宫;上清宫兼管圆明宫、玉清宫;二王庙兼管崇德庵等庙。但有时又分别由各庙自行管理。现将清代后期迄今在道观任过住持(即监院或观主)的名单列后:
  天师洞:万本圆、李合邦、徐教升、肖永平、何元清、程明星、杨至益、彭至国、易心莹、宁理正、胡理松、陈理元、傅元天唐诚清
  长生宫:马理乾、张子清、陈宗敬。
  建福宫:马理建、杨洪兴、吴元昶、张明心
  上清宫:杨松如、赵明江、张伯岳、马理乾、冯南轩、胡宾阳、肖宗静。
  圆明宫:骆永喜、古明远、王成修、唐性雏、师理泰、张澄元。
  二王庙:罗明焕、龚至良、张世龙、蒋信平、陈兴全、包至清。
  各道观在经济上历来采取“以山养山,以庙养庙”的办法。清代乾隆初年,住持王来通在二王庙“置焚献田三百余亩”。后住持张来翕又“置焚献田三百余亩”(见《重建显英王、通佑王、祈嗣宫三殿铁钟铭》),至1949年二王庙尚有水田289亩,每年收租120石,街房(三通碑至毗卢寺)计90余间,年收租米24石,山地2石多种,年收租(玉米)24石。民国年间天师洞、上清宫等处共有田地684亩,足以自给。土地改革时,青城山各庙道士也同样分得一份土地。
  1950年成立天师洞庙务管理委员会,成员有易心莹、寇同瞻、魏松遐。道士仍住原庙,除管理庙宇外,就近参加农业生产,纳入所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分配。
  1959年9月划拨土地50亩,将青城山天师洞等6坐道观合为一个生产队,隶属太平公社青城大队领导。队下以庙分为4个生产小组,单独核算,同时负责管理庙宇和风景林木。
  1975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青城山管理所,管理全山道观,道士集体财物和现金共约6万余元,连同客房设备及炊事用具均移交管理所,道士作为职工酌发工资。
  1984年4月由政府批准,将天师洞移交道协管理后,为贯彻“以庙养庙”的方针,成立“青城山道教宫观管理委员会”,分工如下:
  主任委员:傅元天
  副主任委员:蒋信平、吴元昶、唐宗全;
  委员:肖宗静(上清宫)、周诚明(圆明宫)、张诚元(玉清宫)、曹明仙(祖师殿);
  下设:会计、典厨、知客、高功、号房等各司专职。1985年3月由道协和宫观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宫观制度》,对全山道士的考勤、功过奖惩等均有明文。

二、道教经典的整理
  道教以道、经、师为“三宝”,宗教经典列为三宝之一,受到重视,灌县道教在保存和发展道教经典上有着优良传统。
  《真诰》说,道教创始人张陵著道书二十余篇”,今存者唯从敦煌残卷中发现的《老子想尔注》二卷。唐代青城道士杜光庭在《道德经广圣义疏序》中说此书为“三天法师张道陵所注”。天师道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称为《道德经》,青城山上清宫至今全文刊于木板。
  晋代青城道士范长生写过《道德经注》《周易注》(见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著名道士皇甫士安曾来青城,著有丹经及《青城山记》(《舆地纪胜》和《永乐大典》曾引其残文)。
  唐代青城道士杜光庭道教理论的总结和发展上更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著作收入《道藏》的即达20余种,其所注《道德经》《阴符经》为后世道教学者所推崇,其《道门科范大全》保存了古代五斗米道的宗教习俗,举凡拜章、消灾、忏禳、安宅、放醮、设坛、谢罪等皆详列之,它与《五斗经》互为补充,是研究五斗米道的重要文献。
  北宋道士勾台符著《卧云篇》三卷、《青城方物志》五卷、《岷山异事》三卷、《岷山集》若干卷(见宋史·艺文志)。
  《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总集,青城道士多参与其事,据镇《崇道观道藏记》载:“宋真宗治平元年,郫县崇道观道士姚若谷,青城道士仇宗正等列言于府,谓释氏书遍刊州县,而道家所录,独散落不完,愿得京师官本,凡得五百帙,四千五百卷,溢于唐者又千九百二十二卷。若谷、宗正益其书为五本,崇道观外,分藏成都天庆观,青城山丈人观,梓州洞灵观,绵州洪德观。”到英宗时,又诏令把建隆观所藏《宝藏》官本,分藏于青城丈人观。
  1958年在青城山建福宫出土《青城山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足为佐证。
  近代青城道教学者易心莹著作宏富,其中《道学系统表》就概列古今仙道学者600余人,分别为十宗又十三篇。
  青城山易心莹的经营下藏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等典籍1,000余册。抗战期间,成都二仙庵方丈王伏阳为避敌机空袭,曾将该庵珍藏的《道藏辑要》全部运来青城山真武宫保存,得以安全传世。

三、炼丹
  炼丹是道教法术之一,源于古代方术,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称为“外丹”,在人体炼养“精气、神”的自我身心锻炼称为“内丹”。
  《文献通考》载,青城道士皇甫士安有《养心丹诀》一卷。
  青城山祖师殿旁今仍有唐代道士薛昌炼丹的“浴丹池”,《方舆胜览》云:“自延庆观(即今天师洞)上二三里,有观曰洞天,肇建自晋时……唐天宝七载,有道士薛昌饮商陆酒得道,有浴丹泉,与九仙宝石洞相接。
  五代时著名炼丹青城道士彭晓(一说本姓程)字秀川,后蜀灌州(今灌县)人。他曾到金堂县昌利化飞鹤山参师求道,自号真一子。孟昶时,任朝散郎,后改任祠部员外郎。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复撰《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一卷,对东汉时流传下来的《周易参同契》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受到学者推崇。
  《十国春秋》载:后蜀广政年间有“申天师,唐玄宗裔也,一名迅,修道青城山,著《怡神论》若干卷,《服气要诀》一卷。”《十国春秋》还记载,波斯人后裔李玹随僖宗入蜀得尔朱先生和青城南六郎三炼秋石法,青城隐士李诰有《大丹诗》行世。
  宋仁宗皇中,张随居青城山,著《参同契注》三卷列数十图于其后(见《郡斋读书志》)。清末杨至益道士曾炼过外丹,此后便无人炼了。

四、医药养生
  “道在养生”。为了济世活人,道士刻苦钻研医药,唐代道教医药家孙思邈晚年入青城,撰《千金方》。晚唐时,青城道士杜光庭著有《玉函经》。
  唐代青城山道士邢先生,精医术,武宗患心热之疾,众医诊治无效,邢至宫廷,从肘后青囊中取出青丹二粒,绞梨汁进服。武宗疾苦悉去,大喜,欲赐金,拒不受,封以“广济先生”(见许默《紫花梨记》)及嘉庆《四川通志》卷百六十六)。
  《宋史·列传》,方技下载有青城道士皇甫坦“善医术,显仁太后苦目疾,国医不能愈,诏募他医,临安守张以坦闻。高宗诏见,问‘何以治身?’坦曰:‘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为则天下治’。引至慈宁殿治太后目疾立愈,帝喜,厚赐之,一无所受,令持香祷青城山”。1940年青城山上清宫天师池侧土崩,发现一墓碣上刻“宋知官皇甫先生墓”,现存上清宫。
  宋代青城山丈人观道长康道丰,医术高明,成都知府辛谏议患风疾,众医不效,道丰进煅制云母粉与服,立愈。此方载入《证类本草》。
  《夷坚丙志》载:“青城县外八十里老人村,土人谓之老泽。”《东坡集》中载:“不食盐酪,年过百岁者,盖此也。”老人村在青城山后,也与道教讲究养生有关,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上官道人,北人也,居青城山,巢居食松麦少,年九十矣……或自语养生曰……卫生使不夭。
  彭洵《青城山记》载有清代道光年间,终日入山采药的吕磨头。世传青城派李道人有《玄门太极长生功》(又名青城派太极玄功),系道家动静双修功之上乘功法,并有《青城派养老诀》《青城十段锦》等养生妙法。
  现仍健在的青城道士李成功,104岁,上山下坡,健步敏捷。二王庙道士包至清94岁,也很健康。
  道家对传统药材(如川芎等)、传统饮料(如茶叶、乳酒)的制作也作出了贡献。南宋范成大《吴船录》:“癸酉(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有坦夷曰芙蓉坪,道人于此种芎。”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说:茶生“蜀州青城县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木茶。宋代《永康军贡目》中已将其列为贡茶。清代康熙十三年,四川布政使司令青城山天师洞三十五庵僧道等,每年采办青城茶800斤,内拣顶好芽茶20斤,陪茶20斤,官茶680斤,陪贡茶均用锡瓶盛装送贡房解京。嘉庆十年在九泉庵立有《贡茶定额碑》,其中质量最佳者为回龙庵等五庵一寺。唐代诗人·杜甫在《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诗中盛赞青城道家乳酒。近代较大规模的生产始于彭椿仙,1982年新酿制的青城道家乳酒获得四川省科技成果奖。

五、斋醮戒律
  戒律是道教约束道士言行的条规,名目繁多,《正一威仪经》《全真清规》《道门科范大全》均有详载。
  凡入道者,必先“冠巾”。其仪式为先将簪冠道具安于祖师案上,大众圆坐,拜辞俗亲,更换衣服鞋袜,跪于祖师之前,由引度师梳头披道服,赐给全真道龙门派碧洞宗法名(详见《冠巾启师全集》)。
  道士戒律,一般为“老君五诫”,即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荤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邪淫。凡初入和在家道士,必先奉持这五诫,“言行不苟,恶念尽消”,方许受“初真十诫”。这十诫是:
  一、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
  二、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
  三、不得杀生;
  四、戒邪淫;
  五、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
  六、不得毁贤扬己;
  七、不得饮酒食肉;
  八、不得贪求无厌;
  九、不得交游非贤;
  十、不得轻忽言笑。

又有“十善”:
  一、念孝顺父母;
  二、念忠事君师;
  三、念慈心万物;
  四、念忍性容非;
  五、念谏诤蠲恶;
  六、念损己救穷;
  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
  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碑;
  九、念为人兴利除害;
  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果。

  青城山道士清代以来均前往成都二仙庵受戒,最后一次全真戒是民国33年(1944年)由二仙庵方丈申信筠主坛。按规定受戒者必须前往主坛道观学习戒律120天(也可受半戒或代戒),并有证明师、监戒师、保举师、演礼师、纠仪师、提科师、登箓师、引请师参加。
  《道藏》第七十八册《太徽仙君功过格》记有“立功格”三十六条:规定治人疾病,救人性命,传授经教,为人拜禳,劝人行善等皆记功。又有“过律”三十九条,规定行不仁不义,不轨之事皆记过,逐日记录,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善者多得福,过者多得咎,以鼓励道士行善避恶,凡受过初真十诫者,可以进修中极戒(共三百条),受此戒者得称“妙德师”。
  斋醮是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道教修斋方法在《云笈七签》中记有玄门大论十二斋(全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上清斋、明真斋、指教斋、涂炭斋、三元斋、八节斋、三皇子午斋、靖斋、自然斋)。今青城一般只作三元斋,通用《三元斋法忏》(即《太上慈悲道场三元灭罪水忏》)。
  灌县道教徒一般是每月朔、望(即月十四晚十五晨;三十晚初一晨)举行两次“云集”做大科仪,道士齐集道观祝国裕民安,评功过格,其余日期由值班经士念早晚课。

相关标签成都·旅游|成都·服务|道教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