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成都市  锦江区 2004-4-7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锦江区 Jinjinang District ⊙雷康/编



  锦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锦江区西北与青羊区相连,西部位临锦江、府河与武侯区相望,东与成华区毗邻,东南与龙泉驿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依。下辖21个街道办事处和两个乡。


历史

  属地为古华阳县城及其近郊,华阳县始置于唐代。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在成都县城偏东置蜀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名华阳县,其县城及近郊为南河以北的区域。自此,一城两县共治的状况持续达1200余年。宋代以来“百业云集,市廛兴盛”,饮誉川西的“首善之区”。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置成都市政公所。1928年,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华阳县城区归市辖。1953年置东城区,1955年望江区并入东城区。1990年底东城区撤销,其主体部分改置锦江区。
  锦江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商贸兴旺。锦江的得名,出自于汉代:成都盛产蜀锦,名列中国四大锦绣的榜首,古称“锦绣缎”,是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蜀锦、蜀缎的质地优良,得益于当时的府河、南河。织好的蜀锦放在清澈的府河、南河中漂洗,色彩会更加鲜亮。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就这样描写道:“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故府河、南河就有了另一个名称──锦江。自唐宋以来,便因“百业云集、市廛兴盛”,被誉为川西“首善之区”,曾有“论蜀之繁富,地称天府,原号华阳”之说。


习俗

  。

窗外的四川日报及其周边建筑/省作家协会/锦江区/雷康 摄
窗外的四川日报及其周边建筑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
时间2004-06-24 11:12:02


地理

地貌
  地处成都市城区东南部,位于东经104o04'、北纬30o40',是成都市的中心城区。面积62.12km2,其中建成区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万。区内平均海拔高度500m,其西部地势平坦,东南部多为浅丘台地。

自然条件
  锦江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oC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雨量充沛,年无霜期大于30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日照时数1239小时,年日照率为28%,相对湿度82%。锦江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成都市花卉、蔬菜、肉、蛋、奶、鱼、禽等鲜活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交通情况
  锦江区交通十分便捷。公路交通有成渝(成都至重庆)、成绵(成都至绵阳)、城南(成都至南充)、成雅(成都至雅安)四条高速公路辐射全川,一、二、三环路和全封闭高速公路外环路横贯锦江区。铁路交通,有成渝(成都至重庆)、成昆(成都至昆明)、达成(达州至成都)等铁路干线在成都交汇,可通达祖国各地。
  航空交通方面,国航西南分公司、四川航空公司设在锦江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与中国各大城市和香港特区、新加坡、泰国曼谷等地开通了定期航班。


旅游

  。


人口、社会保障及人物

人口
  。

本土出生人物『以出生日期为序』
  。

客住人物『包括曾经生活过,以出生日期为序』
  。

领导人
  。

社区活动·水碾河/雷康 摄
社区活动
地点:水碾河十字路口·锦江区·成都
时间2001-11-23 10:57


文化、科技及卫生

  。


美食和特产


经济
  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锦江区把“商贸立区”战略作为历史选择。
  锦江区结合区域内购物环境优美、商家众多,酒店、商务楼聚集的特点,充分发挥交通便捷和区域内驻有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机关的优势,围绕 “春熙路”这一全国知名的商贸品牌,努力打造以春熙路、盐市口为中心的中央商务区,切实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狠抓硬环境建设,夯实发展的基础;着力打造商贸品牌,服务中央商务区的发展;锦江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结合传统商业口岸的改造,引进和扶持“大、精、强”的商贸企业,成都太平洋百货、伊藤洋华堂、北京华联、高邦百货、摩尔百盛商业广场等大型中外现代商贸企业先后入驻,实现了商贸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商贸竞争力。三是着力业态调整,提升运行质量。
  作为国务院命名的“商贸繁华区”和“成都市现代商贸开放发展试验区”,锦江区是成都市的中心商贸区和正在形成的中央商务区。唐代宋代时期便因“百业云集,市廛兴盛”而被誉为川西“首善之区”,辖区内百年老街春熙路是近代中国西部“兴商”和“洋务运动”的发祥地。锦江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极大地强化了作为商贸中心城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随着春熙路、盐市口商圈的改造和现代商贸大道的建设,以及以现代物流为主的新兴商业业态的调整,锦江区的商贸中心区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规划占地5.6km2的省级开发区──锦江工业开发区,依托其区位、规划、政策等综合优势,成为发展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城市向东向南发展规划的基础项目,现有成都力思特制药有限公司、达义集团、四川银海集团等近百户企业落户工业开发区。
  全省唯一的省级教育产业园区──四川成都教育产业园区位于成都未来10年重点开发的城市副中心,占地8km2,一期建设用地6,000余亩,依山傍水、浅丘迤俪,是高尚住宅、高新产业等高品位项目的首选之地。深圳万科集团已捷足先登开发“成都万科城市花园”,并取得成功。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热潮掀起和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区道路、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日臻完善,传统商贸区的升级和旧城改造的全面展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锦江区再一次站在了成都未来发展的潮头和高地上。面对新的机遇,锦江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艰苦奋斗十年,实现新的跨越,建成西部一流强区,200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不仅为锦江区的发展勾画了绚丽的蓝图,也为海内外投资者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42万锦江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开明的态度、开放的环境、良好的服务,期待各方有志之士走进锦江,共创辉煌!
  锦江区作为成都市第一的“老区”,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和城区面貌,大力对城区的道路、交通建设和旧城、低洼棚户及城区环境综合治理进行改造建设,在去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亿元中,城建改造的投入资金就过半。
  目前,锦江区已完成15万m2的低洼棚户改造,大观十组20多万m2的拆迁安置房已组织建设。区政府提出了将于2003年完成全区旧城区改造计划,届时,锦江区将展开一张“新城区地图”。
纪实
  1. 2008-02-26日(下):初识作家曾平
  2. 2008-02-26日(上):2008中国·罗江诗歌节新闻发布会
  3. 2006-11-29日:为刘子华来相聚
  4. 2006-01-17日:互联网之母逝世
  5. 2005-04-22日(上):天府文学奖颁奖
  6. 2004-07-18日:悦来茶馆郑光路
  7. 2004-06-24日:王治安作品研讨会
  8. 2004-05-12日(下):西南书城多美女
  9. 2003-03-20日(上):美对伊拉克开战
  10. 2003-02-05日:雕塑大家赵树同
  11. 2003-01-15日:怀念老街存古巷
  12. 2002-09-27日:民居专家季富政
  13. 2002-09-23日:第四届集邮展览
  14. 2002-09-10日(上):相识文人流沙河
  15. 2002-09-07日(上):孔子雕像进大学
  16. 2002-08-31日:商业与传统文化
  17. 2001-10-10日:成都东门古城墙
相关标签成都·旅游|成都·服务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