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成都市 Previous彭州市  彭州历史大事记 2006-5-24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彭州历史大事记 Chronology of Pengzhou ⊙雷康/编


  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彭人在境内定居立国。
  7世纪(商未周初)。
  约公元前7世纪杜宇战败鱼凫建奴隶制国家,并称望帝正式建部邮,后又移治程上。
  约公元前6世纪开明氏取代杜宇族的统治,建都广都。开明九世,始造成都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
  公元前285年秦在蜀建蜀郡,彭州境分属繁、郸、湔氏三县。
  公元前150年蜀郡太守文翁治湔江。湔江是彭州主要河流,是沱江上游的第二大支流,湔江从山谷经关口进入平原。形成的冲积扇,是成都平原的组成部分。湔江为典型的山区河流,易涨易落,推移质多,常致洪患。彭州历史治理湔江,不乏其人。如蜀郡太守文翁,在湔江上修堰“穿湔江口灌繁田干七百倾”,“县境水利以湔为最大”,广大衣民多益此堰。道光十一年,湔江堰初具规模。但山洪暴发,分水工程被冲毁,各沿河灾害频繁,群众深受其害。解放后,湔江旧貌换新貌,已建成灌溉防洪工程分设的闸坝综合枢纽工程。灌溉面积共16万亩以上,并建有众多小水电站60余座。
  公元142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在阳平山设道教中央教区阳平观
  公元303年李特战死彭州万年乡官仓村。
  公元304年李雄攻占成都,自立为王,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公元435年西晋流民在关口桥立南晋寿郡。
  公元的2年设置蒙州,州治在今天彭镇东南。
  公元671年设置彭州,辖九陇、蒙阳、唐昌和导江四县刘易从开凿官渠。
  公元686年初唐诗人·王勃到九陇。
  公元759年边塞诗人·高适任彭州刺史。
  约公元847年~860年建龙兴寺塔。
  公元892年王建攻占彭州。
  公元925年王衍游丹景山。
  公元965年全师雄占据彭州称王,同年起义失败。
  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
  公元1023~1026年在红岩乡建正觉寺塔。
  公元1054~1060年在关口建镇国寺塔。
  公元1178年陆游完成了名著(天彭牡丹谱)一卷。
  公元1377年降彭州为彭县。
  公元1641年彭县人王纲、王纪率众发起了“除五”斗争。
  公元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湖广填四川”。
  公元1756年彭门义学改为九峰书院。
  公元1813年编纂出(彭县志)。
  公元1859年10月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公元1861年朱■九起义。
  公元1878年重修(彭县志)。
  公元1901年彭县籍留日学生归国带回先进科技知识并改九峰书院为彭县经纬学堂。
  公元1905年红灯教在彭县活动失败。
  公元1905年“天汉大同军”起义。
  公元1911年彭县掀起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光绪31年9月,彭县杨白鹿与内江人余切联络彭县肖克前、刘子成,犍为汪泽和祟宁简化南等人聚会于双流簇桥,密谋彭县起义反清。11月,聚集队伍1,000人,组成“天汉大同军”,歃血誓师起义。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给外国银行,激起人民反对。彭县成立了保路同志分会,组织同志军,于初八凌晨发起暴动。两天后,赵尔丰总督衙门营务处巡防军开来彭县镇压。7月20日晚,保路同志军又聚集1,000人,里应外合,再次攻占县城,进驻县署,打开监狱,释放犯人,赵尔丰又派兵来彭镇压,同志军寡不敌众,死亡较大。但此时的驻彭清军,见大势已去,三天后被迫逃跑。11月1、2日,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并任命吴梓柏为民国彭县首任知事。
  公元1911年11月清王朝在彭县的统治结束。
  公元1912年~1936年彭县防区时代,军阀割据。
  公元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彭县建立地下小组,年底建立党支部。
  公元1925年“五卅惨案”中何秉彝壮烈牺牲。
  公元1927年中共党员杨达遇害牺牲。
  公元1930年中共党员杨石琴惨遭杀害。
  公元1938年~1944年彭县数万民工修机场。抗日战争暴发后,当年7月彭县各界热烈欢送驻彭将士奔赴抗日前线。并成立了“彭县抗敌后援委员会”,共产党员和彭县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在彭县、成都举办讲演会、故事会、出墙报、宣传抗日救亡。并举行反对日寇侵略的游行示威。欢送1430人出征抗日,在抗战中牺牲的达35()人之多。为了抗日,从彭县征调上万余人修建凤凰山、太平寺,新津、双流飞机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彭县人民热烈庆祝三天三夜。
  公元1943年3月致和乡书经台农民“暴动”。1943年3月,彭县发生了震动川西的万人围攻县城的“书经台农民暴动”。事变原因是县府派驻致和乡的警察中队乱派捐款,估拉壮丁,奸淫妇女,四处抢劫引起万人农民集结一起,手持刀、棍、锄头、火药枪,锋芒直指县政府,缴了九尺乡公所的枪支,砸了升平乡公所,包围了县城。历时6天的反暴政斗争,迫使县长辞职,警察中队长下台,打击了反动势力气焰。
  公元1945年3月西山“川西抗款民军”起义。1945年3月25日,彭县西山(即通济区七个乡)爆发了一场震撼全县的群众武装抗暴斗争。 事变原因:西山,地脊民穷,国民党政府拉丁派款;敲诈勒索。许多人被逼得家破人亡。通济乡西禅寺哥老会头领毛星武首先起来,积极活动,四处联络,并成立秘密组织“川西抗款民军”,号召民众抗丁抗捐。3月25日,1万多农民武装在西山起事。26日,各路民军与驻防关口的337团激战于湔江两岸;27日,县长冯均逸施诡计,表面言和民军谈判,而暗地对民军突然袭击,对西山人民进行疯狂镇压。次年国民党政府摄于群众威力,释放了毛星武,减免彭县人民兵役负担600多万元,缓丁10个月。
  公元1947年湔江先后发生三次洪灾。
  公元1949年12月9月刘、邓。潘三将军起义。l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和党的起义政策的感召下,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将军于12月9日在彭县城北龙兴寺致电毛主席、朱总司令宣布起义。刘、邓、潘并劝令彭县地方政绅带领各界人士共同起义。县长刘度、参议长罗雨苍领衔签名,宣布彭县正式起义。彭县军政起义后,暂时处于三面受敌情况;“彭县解放工作服务团”加强宣传,局势始趋平静。1950年1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代表贾嗥率领16人接管彭县政权。1月22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川西区临时军政委员会批准,成立彭县人民政府,赵斌任县长。
  公元1949年12月12日国民党彭县县长刘度、参议长罗雨苍领衔起义。
  公元1950年3月4日解放军军代表贾钢等16人来彭接管政权。
  公元1950年1月22日彭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0年,国民党残余匪特,在国民党中央溃逃时的统一部署下,在川西,把反动军队、特务和反动会道门结合在—起,发动叛乱。为打倒地主威风,摧毁地主经济,使农民在政治上抬头,经济上翻身,决定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工作。县委县府派出工作队,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四大运动”。1950年12月,开展了减租退押工作。到1951年4月底,全县减租折米4402.7万斤,收押金折米282.73万斤。农民分得了斗争果实,购置耕牛、农具,发展生产。
  1950年6月25日,美帝发动侵朝战争。27日,又出兵台湾,并对我国东北边境村庄狂轰滥炸,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年底,建立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帝侵略委员会彭县支委和抗美援朝分会,广泛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意义,揭露美帝滔天罪行。发动群众游行示威,和平签名运动,捐献武器,参军参战,拥军优属,搞好生产等活动。县捐飞机一架,高射炮l门,折金额23亿元的决定。实际捐款超计划61620万元。从1950年至1953年三年时间共应征入伍l099人,报名人数达7576人,有196人在抗美援朝中献出保贵生命。
  公元1951年1月28日彭县禁烟禁毒运动开始。
  1951年6月成立了川西土地改革工作团彭县分团,贾嗥任团长,中央土改工作团派教授、专家亲临彭县指导。7月1日正式开始土改。整个土改分三期进行,至1952年4月25日完成,1953年春,经复查后胜利结束。整个土改工作,由中共彭县委统一部署,各级农民协会具体领导。参加土改的工作人员共1830人(次)。经过土改全县有65989户,272527人分得了没收征收的土地42021亩。
  公元1952年12月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公元1953年五月25日官渠堰(人民渠)首期工程在境内开工,5月7日竣工,干渠全长19公里,当年15万亩。1953年1月25日,人民渠(俗官渠堰)首期工程在彭县境内开工,5月7日竣工。干渠全长19公里。当年受益15万亩。此后又经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干渠延至什邡县境之石亭江,全长55.4公里。彭县18个乡受益,5万亩旱地变成水田,改变“干彭县”面貌。1956年2月7日,人民渠工程委员会在彭县谭家场举行盛大通水典礼暨劳模大会。四川副省长邓锡侯等出席大会并剪彩。
  公元954年1月1日彭县开始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公元1956年1月对城镇工商户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公元1957年3月1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彭县铜矿、石棉矿等。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8月,彭县委成立了整风运动领导小组,开展了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内容。 在鸣放告一段落后开展了反右斗争。全县有181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其中县级机关66人。最后对181名被划“右派分子”的人分别给予各种处分。1959年后,陆续摘掉一批“右派分子”帽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错划的右派全部落实了政策。
  公元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23个。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即又发动了“大跃进”。继之,“瞎指挥”、“浮夸风”也泛滥起来。虚报浮夸带来了高征购,严重影响了社员口粮,农村出现了非正常死亡。瞎指挥,1962年,县属全民工业总产值仅519万元,比57年下降66.7%。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公元1959年4月彭(县)白(水河)小铁路开始动工兴建。
  公元1959年10月成(都)汉(川)铁路动工修建,穿越全县9个公社,1960年11月5日成都至灌县通车。
  公元1962年2月总结纠正“大跃进”中存在的问题。
  1963年到1966年12月,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全县范围内以阶级教育、阶级斗争为纲,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全县31个公社有24143人参加了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由各级干部和学生组成的工作人员达4962名之多。把矛盾指向广大的基层干部,排队划类,斗四批三,“洗手洗澡”,人人过关,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严重的挫伤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公元1964年6月11日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492256人。
  公元1965年春季开始引进杂交玉米种,亩产■斤,增产近一倍。逐步取代了常规种。
  公元1966年6月5日彭县揭开“文化大革命”序幕。1966年6月5日,县上召开万人大会,动员揭发“三家村”,揭开彭县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到1976年l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才结束。
  公元1967年1月23回驻彭解放军开始“三支两军”。
  公元1967年7月3日彭件公路上的人民大桥竣工,8月1日举行通车典礼。
  公元1977年1月全县揭批“四人帮”罪行。
  公元1981年春彭县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lop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县推广。
  公元1981年12月邑人李一氓赠书彭县图书馆,此后几年内共赠1200多册私人珍藏图书。
  公元1982年7月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692337人。是年工交企业普遍推行“责、权、利”结合的经济责任。
  公元l983年8月12~14日彭县召开“专业户”、“重点户”代表表彰会议。
  公元1984年彭县开始在丹景山。人民公园、机关、厂矿、学校和农村广种牡丹。
  公元1985年3月18日牡丹被确定为县花(今为市花),4月10日、举办首届天彭牡丹花会。
  公元1993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彭县撤县设为彭州市。追本溯源,彭县曾是古蜀国定居立业之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鱼田于湔山,杜字教民务农”,这里便得开发,成为蜀中“膏腴之地”。隋唐的照州、彭州,治所均在今天彭镇。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废州为县。始名彭县。至今已有621年历史。1993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审批彭州撤县设市,从此掀开了彭州历史新篇章。
  1999年,彭州市辖天彭镇、通济镇、九陇镇、隆丰镇、敖平镇、磁峰镇、桂花镇、楠杨镇、军乐镇、三界镇、大宝镇、新兴镇、丽春镇、九尺镇、濛阳镇、三邑镇;白鹿乡、庆兴乡、万年乡、红岩乡、利安乡、西郊乡、致和乡、大清乡、升平乡、竹瓦乡、小渔洞乡、北君平乡。
  2000年,彭州市辖16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7074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天彭镇:81468、大宝镇:14066、新兴镇:15842、丽春镇:31175、九尺镇:30305、蒙阳镇:25939、通济镇:30810、九陇镇:34865、隆丰镇:45348、敖平镇:29462、磁峰镇:20381、桂花镇:28947、楠杨镇:21531、军乐镇:26865、三界镇:32803、三邑镇:18613、小渔洞乡:16406、白鹿乡:10197、庆兴乡:17923、北君平乡:19530、万年乡:14735、红岩乡:16355、利安乡:27717、西郊乡:32725、太清乡:24741、致和乡:47253、升平乡:30884、竹瓦乡:23863。
  2003年11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8号)批复:彭州市蒙阳镇人民政府驻地由蒙阳镇北街20号迁至外南蒙江路,天彭镇人民政府驻地由北大街中段迁至东郊村杨叉路。11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9号)批复:彭州市九陇镇更名为丹景山镇。  
  2004年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4]39号)同意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天彭镇政府街迁至天彭镇金彭东路8号。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9号)同意彭州市撤销西郊、利安、北君平、庆兴、竹瓦、三邑、太清、楠杨8个镇。将原西郊、利安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天彭镇;天彭镇人民政府驻东胡路。将原北君平、庆兴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丽春镇;丽春镇人民政府驻花街子。将原竹瓦、三邑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濛阳镇;濛阳镇人民政府驻濛阳新城。将原太清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致和镇;致和镇人民政府驻北京堂。将原楠杨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葛仙山镇;葛仙山镇人民政府驻万年场。
  2004年底,彭州市辖20个镇(天彭、隆丰、敖平、九尺、濛阳、新兴、通济、丽春、磁峰、桂花、军乐、三界、升平、红岩、致和、白鹿、龙门山、丹景山、小鱼洞、葛仙山),54个社区委员会、435个村委会;面积14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48人/平方千米。
  2006年1月6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6号)批准,同意彭州市将丹景山镇万安村划归隆丰镇管辖。

相关标签成都·旅游|成都·服务|年代简表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