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地理 | ![]() | ||||||
郫县历史大事记 Chronology of Pi ⊙雷康/编 在距今二千七、八百年以前的望帝杜宇时期,郫县即为古蜀国都邑。秦灭蜀国初期(公元前314~前311年),郫县开始建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县历史。县城所在地郫筒镇,秦汉以来即为县治,因历史上盛产郫筒酒而得名。 作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郫县境内出土文物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全县,是成都市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据《蜀王本记》、《华阳国志》所载:在蜀立国先后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其间杜宇移治郫邑。迄今已发现的古蜀文化遗存主要有:'96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镇境内的商周遗址。而望丛祠、子云坟、何武墓、郫筒井、君平墓等胜迹保存完好。解放后出土的重要文物有:战国铜戈、战国铜矛、蜀汉铜弩机、东汉画像石棺、东汉陶说唱俑等。同时,由于蜀文化的长期积淀,郫县境内遗留的西蜀民风民俗十分浓郁,民间歌舞、民间工艺品类较多。郫县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一年一度的“望丛歌会”更是誉满中外。 秦置郫县。因境内郫江(今都江堰内江)而得名。一说因位岷山之阳曰郫,郫即卑,有低下之意。 1999年,郫县辖郫筒镇、安靖镇、红光镇、合作镇、唐昌镇、安德镇、团结镇、犀浦镇、花园镇、德源镇、新胜镇、新民场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唐元乡、古城乡、清河乡、友爱乡、红兴乡。 2000年,郫县辖19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031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郫筒镇:84277、团结镇:26009、犀浦镇:50329、花园镇:20634、唐昌镇:36683、安德镇:17205、三道堰镇:17912、安靖镇:22805、红光镇:24168、合作镇:23656、新民场镇:15727、两路口镇:18861、德源镇:20351、新胜镇:14385、清河镇:21987、友爱镇:18391、红兴镇:19282、古城镇:15049、唐元镇:22603。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2号)同意郫县撤销红兴、新胜、两河口、清河4个镇。将原红兴镇的长乐、石佛、濂溪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郫筒镇;郫筒镇人民政府驻南大街。将原红兴镇的白云、长生、汉姜、护国、济阳、寇家坝、宋家林、渔塘坎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红光镇;红光镇人民政府驻成灌路。将原新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唐昌镇;唐昌镇人民政府驻南二环路。将原两路口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德镇;安德镇人民政府驻望乐村。将原清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友爱镇;友爱镇人民政府驻政通巷。将合作镇的回龙、青龙、胜利3个村及新华村的3、4、6社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德源镇;德源镇人民政府驻禹庙街。将红光、犀浦、郫筒、德源4个镇的部分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合作镇;合作镇人民政府驻安阜村。 2004年,郫县辖15个镇(郫筒、唐昌、犀浦、安德、安靖、红光、友爱、唐元、古城合作、新民场、德源、团结、花园、三道堰),36个社区委员会、261个村委会;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112人/平方千米。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