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理 | ![]() |
安西 邓双 方兴 花桥 花源 金华 |
普兴 文井 五津 兴义 新平 永商 |
新津县
Xinjin County ⊙雷康/编 新津县辖安西镇、邓双镇、方兴镇、花桥镇、花源镇、金华镇、普兴镇、五津镇、兴义镇、新平镇、永商镇11个镇,文井乡等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五津镇,邮编:611430。行政区划代码:510132。境内“一水两丘七成坝”,以平原为主,兼有浅丘,五河汇流,水域辽阔,交通发达,是川西交通之枢纽,素有“成都南大门”之称。 饮茶文化始于中国。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而四川最早进行茶叶贸易的是成都市新津县。唐代、宋代时期,成都是全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和贸易集散中心。 历史 新津县古为蜀国域,秦为蜀郡地,西汉属犍为郡武阳县所辖,始建于北周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因[东汉]建安年间废古玉津,开设新渡而得名。1949年后沿用新津县名,1960-10月恢复新津县建制,1983-7月改属成都市辖县。 详见“新津历史大事记”。 习俗 农历正月初九日朝观音寺、二月十五日朝老君庙。猜灯迷(灯迷协会会长:蔡元俊)参见“新津县俗语”。 新津人爱在饭桌上比赛吃辣椒,常常争得面红耳赤,还要说:“没的事”。但一般在三日内拉肚子,呈水样,火燎火熛的痛。参见“吃辣椒比赛·九斗碗”。 地理 位置 新津县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部,为成都的近郊县。新津县距成都38km、西南航空港18km。 面积 新津县总面积330km2,耕地面积166.75km2,总人口287,000人,县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旅游 九莲胜景观音寺的明代壁画堪与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媲美;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忠孝儒林”纯阳观,殿宇巍峨,环境清幽;享有“稠梗出云”美称的老君庙孤峰卓立,古柏森森;堪称“东方明珠”的水上运动场占地千亩,是亚洲最大的有国际A级比赛水准的体育建筑;人工与天然妙合的宝山森林公园耸立于绝壁峭崖之上,苍劲巍峨,翠绿葱郁;回环曲折的喻槽水库,坝上风微雨细,湖面秋波涟漪。详见“新津县景区”。 人口、社会保障及人物 人口 总人口29万人(2003年)。 本土出生人物『以出生日期为序』 宋代官员·张唐英,宋代官员·张商英,·侯宝斋,厨师·王海泉,·刘绍禹,·谭绍文,·高思远,释·白光法师,平民·夏尚林,·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茶人·徐金华,作家·田闻一,作家·周明生,易学家·颜开明,平民·田玉文,平民·江志文,平民·罗树生,作家·唐树根,平民·徐长久,平民·董崇伦,·张崇明,·袁旭明,平民·周明才,平民·王世杰,平民·焦景青,平民·卢斌,平民·高勇。 客住人物『包括曾经生活过,以出生日期为序』 作家·章肇源,官员·陈光志。 领导人 县委书记孙建军,县长陈海元。 ![]() 文化、科技及卫生 美食和特产 详见“新津美食”。 经济及资源 新津县为四川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国家级星火计划密集区,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和四川省发展经济先抓“一条线”的22个重点县之一。在这里,走出了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新津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全县GDP(现价)达23.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3%,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1.66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85亿元,增长13.7%;人均GDP8,288元,增长9.31%;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8.1:48.9: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4亿元,增长15.5%;财政收入达12,053万元,增长1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20万元,增长15.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06%,增加0.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亿元,增长1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8,增加7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目标基本实现。进一步加快以“552”工程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体系。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了新的发展,蔬菜总产量达13.07万吨,增长11.8%;水产总产量达610万kg,增长37%;水果总产量达1.09万吨,增长10.1%;小畜禽出栏584万只,增长2.4%;制种面积及产量分别增长36.88%和31.72%。同时,农民增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仅从运输、建筑、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中就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20元,占增收总额的70%以上。在农产品市场不旺、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87元,增加152元,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支柱产业逐步形成。通过抓大扶优,我县工业经济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现价)8.96亿元,增长12.5%;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增长14%;实现利税总额1.1亿元,增长21.2%;总资产贡献率为9.2%。全县逐步形成了饲料、食品等支柱产业和建筑机械、电子、化工等主导产业,其增加值在全县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超过70%。希望饲料、美好食品、蓉新泡菜、新筑路桥产品、恒力磁性材料、世豪火花塞、金象元明粉等一批“新津造”拳头产品纷纷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顺利进行,1999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5.9亿元,增长20.3%;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29.4%;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增长24.5%;实现利税1.43亿元,增长21.5%,入库税金5,960万元,增长12.7%。 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突出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房地产、运输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新建3个市场,全县各类市场总数达36个。设立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0个。突出发展了以绿色水产品为主的地方饮食文化,取得了明显的品牌效应。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逐步提高,已达3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7%,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828元,增长1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29,945万元,贷款余额达106,945万元,分别增长11.9%和8.8%。光纤电视、电脑、小汽车等消费品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为民办实事目标全面完成,群众关心的住房、卫生、教育、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在小康水平基础上更加宽裕。 新津县的发展战略力“民营立县、开放强县、工业富县、人才兴县、依法治县。” 全县国有、集体经济基本实现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战略性调整。截止1999年底,全县224户国有、集体企业有210户进行了触及产权制度的改革,改革面达93%。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全县民营企业共计545家,注册资本金达8.1亿元,民营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65%以上,各列全省前矛,纳税占全县工商税收的63%,民营经济已成为新津发展的主体、改革的主体、开放的主体、投资的主体、财政收入的主体、就业的主体。 ![]() 在等到县城的中巴车的时候,我到处找寻可拍摄的场景,“热烈欢迎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庄启传莅临新津”的横幅收入了我的镜头。两天前(2002-1-20日),由生产“雕”牌日化产品出名的浙江纳爱斯集团投资2.5亿元打造的纳爱斯成都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新津县,预计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8亿元以上,并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庄启传表示,投资新津县,除了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吸引,更重要的是成都市各级政府工作务实、办事方便快捷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 地点:高速路出站口·邓双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1-22 13:56 2003-1-6日讯,“2003新津河鲜·梨花节”将从2003-3-8日在梨花溪开幕,内容包括河鲜名菜评比、新津风光摄影展、明星河鲜鱼馆及参观评定、精品文物展示会以及各种文艺演出等,整个河鲜节将于5月份才落下帷幕。据介绍,为了办好这次盛会,新津县和河鲜、梨花溪的经营者们已作好了充分准备。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县上专门修建了一条3.5km长的水泥路连接新蒲路和百年老梨树观赏区,预计2003-2-20日开通。 ![]() 地图·新津县『图中含有相关链接』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10-01-3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