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 达州市 宣汉县 • 罗家坝:巴人遗迹上的文化节 2003-9-11 | 地理 | |||||||
罗家坝:巴人遗迹上的文化节 ⊙源自:耕者 李春刚 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是四川省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先秦文化遗址,总面积达50万m2,已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地处秦、楚、巴、蜀交界地,对于研究巴文化、蜀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该遗址的发现和进一步发掘,对研究巴人文化具有特殊和重要价值。因有这层深厚的历史渊源,也为了打好这张历史赋予的文化牌,宣汉县委、县政府决定依托罗家坝这一让世人关注的历史遗址举办“四川·达州·宣汉首届罗家坝巴人文化节”,通过一年多的筹备后,文化节将于本月18日至20日在宣汉县启幕。文化节期间将围绕巴人文化做文章,“巴人文化研讨会”是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国内明星参加的大型文艺演出、江口湖龙舟赛和百里峡漂流以及商贸展销、项目推荐、招商签约等活动也是重要的看点。 历史的光辉 宣汉历史悠久,置县有1900多年的历史。数千年来,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光罗家坝先秦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当年,汉高祖刘邦派大将樊哙在这里囤兵秣粮,挥师北上,攻城略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宣汉创建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独立组建了川东游击军和红三十三军,有340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孕育了无数英雄和新中国10余位将军,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卓著功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将军从这里踏上了革命道路,毛泽东曾亲笔题词高度赞誉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20世纪80年代,宣汉人民创造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樊哙精神”享誉全川。 文明的碎片──罗家坝 宣汉越来越被世人关注,是因为有罗家坝。罗家坝遗址距宣汉县城35km,该遗址曾为东乡县县城,在此建县兴废长达728年(公元555年~1283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挖泥烧砖时曾挖到过青铜剑、青铜罐等,省、市文物专家前往考察,采集标本,认定为战国土坑墓群和汉代遗址。1996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发掘罗家坝战国墓群。1999年9月至11月,省考古队对罗家坝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共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2000多件珍贵文物,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时期文物,历史年代久远,文化积淀深厚。初步估计,罗家坝文化遗址距今有3000~4700年。该遗址考古工作被评为“1999年四川省十大文物工作成果”。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进驻罗家坝进行第二批发掘。5月5日,由于发生盗墓案,考古队随即对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又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大批文物,加上公安机关追回的7件被盗文物,共约160余件,在全国已发现的所有巴人文化遗址中规格最高。经专家推测,该墓可能是巴国王侯之墓。省考古队在第二期发掘的400m2内,共出土器物530余件,再次印证了该遗址是研究巴人文化最重要的基地。 经各级专家初步评估,该遗址对研究川东北地区原始文化和巴人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遗址的发现和进一步发掘,给研究巴人文化与周边诸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学术价值的佐证。同时,作为川东北首次发现的这样年代久远的大型人类聚落遗址,其文化的内涵丰富、时段长、规模大、堆积厚、保存好,它的发现对了解川东北夏商周时期部落形态、房屋结构、生活方式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省考古研究所拟定了规划好、保护好、发掘好、研究好、利用好的“五好”工作目标,正在积极申报评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列入全省重点向国家申报的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规划。 遗风犹存 神秘古老的“巴人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人的语言、文字、风俗和信仰等都与中原华夏族不同,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据宣汉普光镇罗家坝遗址发掘出土文物的文物考证,宣汉是巴族生息繁衍的地方。从农牧、手工业、民风民俗等方面都可看出与其中原文化有许多的不同。 农牧业方面:远古的山区巴人耕作技术落后,普遍刀耕火种,该县樊哙山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是这样。随着农业的发展,巴人有了剩余谷物,于是酿酒业也发展起来。当时,巴乡村酿造的“巴乡清”名酒,醇香浓郁,是当时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 手工业方面:从罗家坝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以考证,战国时代巴人对青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有很高的造诣。 民风民俗方面:古巴国民风淳朴,巴女明艳,能歌善舞。特别是闻名全国的“巴渝舞”,更是巴人作战勇猛顽强,被称为“神兵”的精神体现。汉高祖刘邦为汉中王时,派樊哙到四川宣汉一带征募巴人定秦,看见巴人队伍冲锋陷阵的军舞,令宫中“乐人习学之”,成为宫廷乐舞之一,并命名为“巴渝舞”。 军事方面:从罗家坝出土的大量兵器和巴人遗骨分析,这里曾经是一个古战场,发生过多次激烈的战争,可能为揭开巴人神秘消亡之谜提供了重要依据。 宣汉土家族是巴族的后裔。从现存的各种民间文学研究和民俗考察来看,秦灭巴后,巴族便散居各地。宣汉樊哙百里峡一带的土家族,约10,000人,应是巴人后裔。土家族好歌善对,每年农历4月27日晚举行篝火晚会,4月28日为传统的“对歌节”。土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唱和山歌。其他地方的土家族是农历4月8日过节,宣汉土家族为了纪念西汉将军樊哙,则改为4月28日。土家族最流行的“薅草锣鼓”里面就有“巴渝舞”的影子。土家族人去世后实行土葬,用凄惨、忧伤的唱腔吟诵祭文,唱孝歌,与巴人祭祀和丧葬相通。 背景 巴国巴人巴文化 据考古发掘,川东地区史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其代表性古人类是“巫山人”。结束于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末叶,其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 约4000多年前,巴人先民就世世代代在川东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巴人文化。 巴国 巴国的形成大约在商周之际。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 川东地区在夏朝(距今4100年前~3600年前)称“巴方”,在商朝(公元前16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中)称为“巴奠(甸)”。巴奠(甸)向商朝年年纳贡,岁岁服役。后来巴人不甘商朝的压迫,于公元前11世纪,参与周武王伐纣,由于巴人英勇善战,迫使纣王军队阵前倒戈,终于打败商纣王,西周建立。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中~公元前771年)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巴子,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战国初期迫于楚的势力,巴国举国南迁至长江干流,先后在清江、川峡之间至川东立国。 巴人 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 板楯蛮古时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北及汉中东部,东及长江三峡,遍及整个川东地区,是川东巴国各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古代巴人不但作战勇猛顽强,以致被称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世代繁衍。他们斩蛇蟒、射虎豹、猎牧捕鱼、垦荒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建设。这对川东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一带(包括宣汉)经济文化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至清朝,川东地区历史上曾有五次移民迁入。这五次移民迁入,既促进了川东地区土著居民与大汉民族的同化,同时又加快了川东地区的开发步伐。 巴文化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 巴文化的主要代表: “巴渝舞”──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地。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巴渝舞特点: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汉初,巴渝舞被刘邦移入宫中,成为宫廷乐舞,也是王朝祭祀乐舞。那时巴渝舞几乎成了国家乐舞。唐以后,巴渝舞从宫廷乐舞中消失。尽管如此,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存,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乡清”──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巴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巴人神话──巴人自然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等。巴人英雄神话有“廪君传奇”等。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等。 根据考古发掘,巴文化代表还包含巴人诗作、巴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内容。由于秦朝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加之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久远等,其史料逐渐绝迹,巴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对巴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有待依赖考古新发现。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