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理 | ![]() | ||||||
民国·泸州历史大事记 Chronology ⊙雷康/编 民国元年『1912年』 1月16日,滇军李鸿祥第二梯团进驻泸州。 1月21日,李部设伏袭击自合江返泸的川南军,掠夺上解盐税库银,杀害黄方一行118人。 2月初,川南军政府改组为重庆蜀军政府泸州地方总司令署。但懋辛来泸任总司令,旋又离去。陈道循、胡易为正副司令。 4月,总司令署撤销。 4月2日,泸城大火,东门至会津门一带成为焦土。 本月,同盟会泸州分会成立。8月改组为国民党泸州交通部。 秋,温翰桢、陈铸、金丽秋集银2000两创办女学会,开办女子高、初级小学。次年,发展为川南女子师范讲习所。1945年改称育群女子中学。 12月,温翰桢被选为国民政府国会众议院第一届议员。 本年,裁撤下川南道,泸州直属四川省军政府。 泸州农会成立。 兴办利济火柴厂。 匪风甚炽,大小匪棚遍布。 民国2年『1913年』 3月29日,恢复下川南道,各府、州、厅均改县。设泸县知事公署,下川南道治所亦设泸县。 4月18日,下川南道观察使裴纲到职。 8月4日,熊克武、杨庶堪在重庆兴师讨袁,兵分三路,奔袭泸县。驻泸川军周骏师迎战,经多次激战,讨袁军败走。 9月6日,周骏奉命杀害同盟会会员蒋轩臣、席乾生,会员被迫离泸。 本年,英国太古公司“蜀通”轮,航行渝、泸、叙。 县人袁哲明于三牌坊开办鸿文印书局,使用石印机。31年改为铅印。 民国3年『1914年』 2月2日,曾昭琪被任命为下川南道观察使兼泸县知事。任职期间,借清乡惨杀无辜。群众呼为“曾屠夫”、“曾疯儿”。 6月2日,袁政府公布四川县、道区域,改下川南为永宁道,辖25县。 7月,泸城设盐务稽核所川南分所,负责盐税征收、振解。 冬,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任川南清乡总司令,驻军泸城。第一师熊祥生旅二师雷炎凡旅分别驻防泸县、纳溪。 本年,泸县警察事务所改名警察厅,次年改称警察局。 民国4年『1915年』 4月8日,股匪在马岭场外劫走叙永永边公司解缴盐税、盐本银3.9万两,护送官兵被打死10多人。 10月27日,孙中山委任韩傧为川南区司令官。 12月23日,刘存厚以“清乡治匪”有功『实为滥杀无辜』,被袁世凯册封为二等男爵。 本年,泸城酿酒业兴盛。有温永盛、天成生、爱人堂、裕厚祥、陈兴盛多家酒坊,窖池80个,年产酒800吨。泸州老窖大曲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 设立烟酒分栈。8年改为烟酒公卖局,24年改设印花烟酒税局。 英国太古公司在泸成立办事处。 在泸县设立四川省第三高等法院,办理8县司法事宜。 民国5年『1916年』 1月1日,云南护国军在昆明誓师讨袁,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部向川南挺进。 1月27日,北洋军先头部队抵泸。 1月31日,刘存厚在纳溪反戈讨袁,参加护国军。 2月5日,刘部陈礼门团配合护国滇军一个支队进攻泸县,占领蓝田等地。8日,袁军反攻。10日,护国军败走,15日,袁军攻纳溪。17日,朱德率滇军投入纳溪保卫战,激战棉花坡。22日,蔡锷到纳溪前线视察。 3月6日,护国军全线战略转移,退守叙蓬溪『今属护国镇』一带。 3月17日,护国军全线反攻,节节胜利,进逼泸州。 3月31日,双方协定,停战谈判。 4月5日,四川督军陈宦派代表与护国军谈判,继续停战。 6月6日,袁世凯死。11日,北洋系军撤走。15日,滇军入城。梯团长赵又新被委任署理川南。 7月2日,在大洲驿永宁河畔,为蔡锷题写的“护国岩”三字和《护国岩铭》刻石留念。 7月14日,黎元洪总统任命赵又新为永宁道尹。 秋,朱德任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 ![]() 民国6年『1917年』 3月23日,赵又新辞道尹职。10月6日,吴莲炬接任。 7月,万国红十字会泸县分会成立。设附属医院『今属市人民医院』。 7月21日,洪水入城。洪峰水位21.1米。难民遍野。红十字会街头施粥,并收容难民1800人。 8月,白喉流行。 9月,川军刘存厚部攻泸,在小市与驻泸滇军激战。 11月,川军、滇军在泸再次激战。滇军败走,后经谈判,川军撤让,滇军复进泸城。 本年,赵又新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泸县分堂,朱德任堂长。 民国7年『1918年』 2月,李得邨匪部攻泸城,被朱德旅击退。朱兼任川南清乡司令,率部在南溪、江安、纳溪和泸县等地剿匪至年底。 7月,泸城霍乱、痢疾流行,死者甚多。 7月21日,大火。纽子街、三牌坊、白塔街一带烧毁民户千余家。 9月,纳溪丰乐乡群众为朱德竖“救民水火”碑。12月4日,况场乡群众又为他建“除暴安良”碑。今皆尚存。 10月24日,朱德与艾承庥、熊仿文等人游云锦山建“振华诗社”。在此之前,在朱家山组建“东华诗社”。 本年,赖光华在泸城创办西药房。 叙永人张颐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又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民国8年『1919年』 1月,为纪念护国战役死难烈士,在大较场建慰忠亭,后又在亭侧建纪念碑,今皆无存。白屋诗人吴芳吉在泸写出《护国岩词》。 3月,在泸县举行首次川南联合运动会。 3月27日,成立泸县实业所。10年改为川南道蚕桑实业所。 4月,国民党在泸成立国民社。 朱德任永宁道道尹。 秋,川军与滇军先后在玉蟾山、薄刀岭激战。 本年,川南学生联合会成立,宣传、提倡新文化,抵制日货。 泸城开设药品交易市场,有“利川”、“复兴裕”等药材行栈,成为云、贵、川边境药材集散地。 民国9年『1920年』 春,红十字医院成立,附设西医讲习所。 4月17日,驻泸赵又新部团长杨森率部脱离滇军,加入川军,任第二师第一混成旅旅长。 7月,泸城霍乱、痢疾再次流行,为时两月,军民死亡甚多。 10月8日,杨森率部攻破泸州,守城滇军败退。军长赵又新阵亡。 12月30日,北京政府任命杨森为泸永镇守使兼永宁道道尹。 本年,城区学校国文课改教语体文。 傅忠等6名叙永青年赴法勤工俭学。 民国10年『1921年』 春,道尹公署创办《新川南报》。 县立中学校长颜保真,锐意改革,设二部师范班,增设班级任教师。 9月,杨森通令女子放脚,女子12岁以下缠脚者处以罚金。缠脚陋习从此逐渐革除。 10月30日,恽代英来泸,任川南联立师范教务主任。他聘请穆济波、李求实、萧楚女来校任教,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本年,新建图书馆。两年后成立泸县图书馆。 县城首次放映黑白无声影片《卓别林滑稽剧》。 城内街道始设清道夫。 民国11年『1922年』 1月,恽代英率学生巡回讲演团,到川南各地宣传新思想。又组话剧团,开社会新风。 杨森组织军民在忠山广植樟、楠,恽代英也率学生植树,至今樟林犹旺。 3月,举办川南联合运动会。驻军和学校师生以及川南8县共1,300多名运动员与会。女师等校首次派女学生表演舞蹈。运动会期间,男子剪辫,女子放脚。 4月,恽代英接任川师校长,提出12条教改措施。 5月5日,恽代英在校内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 7月2日,川军内讧。第一、三两军联合进攻驻泸第二军。26日,邓锡侯等部占领泸县,杨森败走宜昌。 8月20日,北京政府令张英旅驻防泸城,张兼任永宁道道尹。 9月,张英委派罗毓华为川师校长。罗解聘进步教师,激起学潮。10月中旬,张扣押恽代英,开除学生,学生罢课抗议。11月8日,释放恽代英,另委校长,学潮才平息。次年1月,恽离泸。 12月,股匪洗劫古蔺县城。 本年,泸县地方法院成立,设审判厅。 悍匪占据叙永县城长达四个月。 县人周挺生联合各行帮会,组成泸县工会。 民国12年『1923年』 3月25日,匪众2000多人夜袭泸县,守军败走。匪首陈荣武自封“永宁道尹”兼“城防司令”,盘踞城20天,被川军汤子模旅赶走。 5月13日,川军内讧。杨春芳师攻占泸城。6月6日,汤旅重占泸城。 7月3日,杨森率3个师攻占泸城。援汤部队与杨部在小市激战后退走。杨师留泸城。 8月,匪势猖獗,泸县等5县民团联合进剿。 9月17日,熊克武部攻占泸城。杨部先降后叛,继驻泸城。 民国13年『1924年』 3月,陈荣武匪部归降杨师,进驻泸城。 4月15日,川军李树勋师进驻泸城。 夏,社会主义青年团泸县地方委员会成立。有团员30多人,刘元任委员长。 8月,杨春芳预征民国14、15年田赋,开田赋预征先例。 冬,四川平民学社泸县分社成立。组织学生、工人、店员进行反帝反封建活动。 12月,驻军清剿泸、纳、合、永一带土匪。 本年,冬旱延至次年6月。 恒一火柴厂建成投产。 泸城设禁烟查缉局。 民国14年『1925年』 1月,县政府创办《泸县民报》。 2月,由川籍留德生税西恒筹建的全川第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泸县城郊洞窝头电站投产发电。 2月25日,国民党『左派』成立泸县县党部。党员120多人。主任梅啸东。 春,奉驻军令,成立泸县官户清理处,挂牌拍卖、公产和庙产,充做军饷。 3月25日,县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孙中山逝世大会。 4月,黔军入川,进逼泸县,被驻泸川军击退。 6月,“五卅”惨案消息传来,各界成立“外交后援会”,游行抗议。 秋,川南地区25个中学在川师成立川南学生联合会。泸县成立工商学联合会。掀起反帝爱国斗争。 10月,泸县、合江、纳溪、富顺、隆昌、江津、永川、巴县、綦江、南川10县团练代表,在泸县五通场成立10县联团,协同治匪。 中旬,泸城驻军换防。接防的李章甫旅,处决了归降的匪首陈荣武。 12月22日,川南学生联合会500多学生,在河坝焚烧英商煤油2400桶,次年3月21日,再次焚烧英商煤油6400桶。 民国15年『1926年』 春,曾润白『中共党员』,金奚生在小市织袜厂办工人夜校,发展工人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团小组。 4月,川军联合刘湘、杨森等部驱逐黔军,双方战斗月余,5月23日黔军回黔。 6月上旬 中共党员童庸生来泸,将团员刘元等转为党员,创建中共泸县支部。 中旬,朱德留苏返川至泸,写诗抒怀:“中山主义非无补,卡尔思潮集大成。从此天涯寻正道,他年另换旧旗旌。” 7月,吴玉章、刘伯承等到泸策动驻军袁品文部起义。泸县党支部派刘元参与工作。 9月5日,英舰炮轰万县的“九·五”惨案发生。事后,泸县各界人士成立“万县惨案泸县国民雪耻会”,2万多人在小较场参加大会。 12月1日,泸『县』顺『南充』起义爆发。在刘伯承指挥下,驻泸川军袁品文、陈兰亭率部起义,处决旅长李章甫,攻占城区。7日,6万多军民集会庆祝胜利。 12月6日,陈毅到泸州,劝说袁品文、陈兰亭、皮光泽将起义部队向顺庆『南充』靠拢。12月26日去合川区。 本年,县丝绸业“少成美”百货商号开业。 泸县、纳溪佛教会成立。云峰寺香火鼎盛,年耗油上万斤。 中孚公司“中孚轮”载银8万两在小米滩触礁沉没。 民国16年『1927年』 1月,泸顺起义军发布《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布告》。 △国民党县党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支持泸顺起义。 4月13日,起义军指挥部召开万人大会,声讨刘湘在重庆制造的“三·三一”惨案和蒋介石在上海制造的“四·一二”大屠杀。 5月11日,川黔联军围攻泸州起义部队。起义军浴血奋战,寡不敌众,于23日兵败。刘文辉部冷寅东师驻泸。 冬,中共川南特委成立。书记刘远翔。 本年,成立市政公所,拆旧街,修马路,新建城中公园、轮船码头等。 民国17年『1928年』 1月,特委在富顺三多寨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开展川南武装暴动和自贡工人大罢工的决议。 4月,特委派刘竹贤来泸,正式成立中共泸县委,书记刘力生。 4月8日,特委领导的南溪县农民暴动在牟坪爆发。 30日,泸县、纳溪地震约十分钟,城乡房屋损坏甚多。 7月,郑晓莉接任中共泸县委书记。9月,李西汉接任书记职务。 9月,邮电局开办泸县至成都长途电话。 10月,中共叙永县特支成立,负责刘竹贤。 本年,驻军『二十四军』推行地方自治,泸县属十大乡定为区,设区长与团务办事办理地方事宜。 重建钟鼓楼,楼顶安装四面型大钟一口,每时报点,声闻十里。 民国18年『1929年』 1月初,陈泽煌接任川南特委书记。2月又由张春帆接任。 1月,二十四军三师师长唐英『号迎晖』,用地方经费改修街道、轮船码头,设无线电台,颇受县人称道,改三牌坊街为“迎晖路”以作纪念。 4月,合江先市共产党员发动“兜米事件”。 8月,川南特委改为泸县中心县委,领导江安、纳溪、合江、古宋、赤水等县工作。书记黄汝念。年底被捕,何作舟继任。 10月28日,取消道制。县知事公署改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 本年,泸县修整市街,拓宽马路。 △泸县政府发布男子禁蓄发辫,女子禁止缠脚的禁令若干条。 △泸县李琴鹤等人创办女子职业工厂,附设学校,开设织布、缝纫、毛巾、刺绣科。 △何作舟在泸组建“反帝联盟”。 △古蔺二郎滩仁寿酒厂所产郎酒,销售云、贵、川三省。23年,远销国外。 △泸县酒业兴盛,有酒坊503家,酒桶1487个,年产酒1400万斤。 民国19年『1930年』 2月,二十四军向泸、纳、合、叙永、古宋、古蔺等县预征粮田赋至22年,次年再预征到26年。 6月,刘文辉下令拍卖川南各县公产、庙产。 △泸县航运局在江边弥陀岩前设导航标杆。 10月,二十四军禁烟督察总署令川南各县随粮派征烟苗罚款10元。设“官膏店”出售鸦片,并向瘾民勒索捐款。12月,驻泸杨尚周旅令农民广种鸦片,每窝收税3分,不种则收懒捐1角。 △中共西南行动委员会派人来泸,贯彻立三路线,合并党团组织,成立行动委员会,准备大暴动。在城内书写标语,散发传单,导致当局大搜捕。冬,开始纠正,中心县委着手组织游击队。 秋,中心县委组织发动石龙、宋观、得胜等乡农民进行抗租斗争,遭驻军镇压。 本年,宝元通百货公司在泸开业。 △泸县商会主席梁云程创办“中山商业职业学校”。 民国20年『1931年』 3月8日,女师学生上街讲演,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内战,遭军警镇压。 9月,“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学生组织抗日青年团,声援东北义军。 民国21年『1932年』 3月18日,各校学生组成抗日宣传队,出校宣传日军侵华罪行,要求川军出川抗战。工商界开展抵制日货运动。 5月,古蔺各界人士为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骆健郎烈士举行追悼会,张治中送挽联,蒋介石题词。 6月,春旱,斗米售钱3000文。 9月,中共中心县委派驻二十四军的闵用生、杨明清,因叛徒出卖被害。 10月5日,刘文辉勒派国防捐,城乡民众无一幸免。时有民谣:“兵如梳,匪如篦,国防更如刀子剃”。 28日,“二刘『刘文辉、刘湘』大战”在泸县展开。刘湘出动水、陆、空三军围攻泸城,民众死伤枕藉,财产损失严重。 11月23日,刘文辉请求停战,接受编遣。 26日,刘湘进驻泸城。 本年,泸县人士刘光策在小市开办江阳初中。 △李琴鹤在蓝田首建碾米厂。 △城内霍乱、天花流行,死亡甚多。 民国22年『1933年』 2月初,泸县清共委员会成立。 2月19日,刘湘部在县城搜捕何作舟等10多人。查封进步组织“西南学社”。 4月6日,禁用银锭,改用银币交易。 5月至7月,川南各县改区团制为乡镇制,设乡、镇公所,乡以下设闾、邻。 7月,中共叙永、古蔺、古宋支部成立。书记李祝秋发动苗民,筹组武装。 10月5日,县政府布告,本年田赋附加剿赤费,1斗加1元,1石加16元。 11月,中共四川省委派邹凤平到泸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农村。 △中共合江特支在先市、新店、尧坝建立6个农协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税,分粮吃大户的斗争。 12月2日,驻军进行全城大搜捕,抓捕万余人。 本年,成立救济院,下设育婴、养老和贫儿习术三所。 民国23年『1934年』 2月8日,中共泸县中心县委迁叙永。19至28日在黄坭嘴、两河口发动、组织群众吃大户,提出“破仓分粮”的口号。 6月,大旱。泸、纳、叙、古粮食欠收,乡民挖食白泥。古蔺饿死3000多人。 15日,中国工程师学会四川考察团矿冶、水利电力、电力电讯等组来泸、合考察。麻疹、烂痘、霍乱同时流行。 8月,中心县委在黄坭嘴成立叙永特区游击队,队长王逸涛。年底,有队员60多人。 9月,重庆民生公司民宁轮,航行于泸县至富顺邓关,每2日往返1次。 10月,成立民团总指挥部,编成“剿赤”义勇队。 下旬,马岭等地农民建立农会,提出“打土豪,破仓分粮”口号。 月底,少共组织委员周芳耀被捕叛变,与叛徒王安儒领路在各县搜捕党团员。12月中旬,梁自铭等12名党员在合江被捕。 冬,中共古宋、兴文特支开会,决定以“红军之友社”为骨干,成立“南六游击队”,队长郭安平,政委刘复初。 城区大雪,平地积雪5寸多。 本年,川南各县田赋一年九征。 西门外设泸县农林场,地6000多亩,植树40多万株。后更名为泸县造林场。 民国24年『1935年』 1月,红军长征逼进川南,中共地下党组织加紧组织武装。 刘湘来泸向驻军民团训话,部署兵力防共。 县政府成立防共宣传队。 红军进入古蔺县境。 1月24日,中共合江县委书记梁自铭和7名党员遇害。 2月1日,红军在叙永三岔河击溃民团。 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古蔺石厢子度过除夕夜。 9日,成立中共川南特区委员会,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后川滇游击队,南六游击队均合编于此。王逸涛任司令,徐策任政委。 16、18日,红军开仓分粮分盐,救济百姓。 19至21日,红军各军团分别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河二渡赤水,回师黔北。 本月,泸县开办县立农业职业学校,设园艺、棉织二科。校长阴懋德。 3月10日,川南特委领导合江石顶山农民武装起义。逮捕乡长,枪毙恶霸,收缴枪支,成立川滇黔边区工农游击大队。杨其生任队长,李亚群任政委。4月,部队被包围,队长牺牲,队伍失散。 17日,红军三渡赤水,再入古蔺。 22日,红军四渡赤水,复回黔北。 4月,泸县中心县委秘书陈继光被捕叛变。5月,王逸涛叛变,致使郭介清、卢泽民、黄汝怀、杨湘林一批党组织领导成员被捕、牺牲。 6月,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泸县为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驻地,辖8县。国民政府任命裴纲为首任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泸县县长。区署与县府合并办公。 泸城商业萧条,义和祥、品香斋、利用恒、锦和祥等商号纷纷倒闭。 7月,实行保甲制。编查保甲户口,设保、甲长。 8月3日,裴纲召开修筑泸隆公路筹备会。两年后开工修筑。次年竣工通车。 9月16日,川南游击纵队政委余泽鸿率部进入纳溪县境。后转移到泸县境内,遭保安队阻击,再转移去江安。 10月4日,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废除银本位制,禁止银元流通。本地开始使用中国、中央、交通、农业四大银行发行的法『纸』币。 本月,区署奉令发起“鸦片禁政”。 全区开展“新生活运动”。 民国25年『1936年』 1月3日,中央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进入黔北。驻泸川军开赴叙永防堵,随后,七区保安队也开去。 4月2日,裴纲调离。李芳接任专员。 13日,省美丰银行泸县办事处开业。 7月,成立泸县民众教育馆。 开办学警训练班。 8月3日,江水涨至三牌坊,洪峰水位21.4米。 11月27日,闵文濂接任专员兼泸县县长。 12月9日,川南游击纵队司令兼政委刘复被俘在泸城关押。经营救,次年11月24日出狱。 本年,兵工署应用化学研究所内迁泸城,更名“洽泸”。 区署举办全区小学教育人员训练班。受训后分派任校长、教师。 泸县邮电局在城内首建电话网。 泸县度量衡检定分所成立。 民国26年『1937年』 1月,三县联防办事处和民团清乡,川南游击纵队领导龙厚生、曾春鉴、李青云等被杀害,纵队解体。 4月9日,省农业改进稻麦改良场泸县分场在蓝田成立。28年试种双季稻。后加推广,31年双季稻增至10万亩。 是年 大旱。川南为重灾区,4月29日,省府派员视察,放赈。 5月,中共四川省委派万敬修来泸县重建党组织。12日,建立川南临时工作委员会,万任书记。 7月1日,肖则可创办联一锅厂股份有限公司。 下旬 “七·七事变”消息传来,各界民众激愤。川师宣传队深入各乡镇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历时1月。 8月,二十军驻泸办事处组建42人的泸县服务人员训练班,名战地服务团,10月10日开赴前线。 9月2日,泸城成立防空组织。 10月11日,省保安司令部责成七区保安队,限期肃清股匪。 11月,全区开始征兵。 本年,各县成立国民兵团,县长兼团长。 民生公司驻泸办事处成立,设趸船。 泸县城烟、赌、娼三馆林立。 天花流行,患者发热异常,一日即死。使儿童日有死亡。 民国27年『1938年』 3月,国民政府军委会兵工署河南巩县兵工厂迁来泸县高坝,改名23兵工厂『今属泸州化工厂』,占地1682亩。 10日,川滇公路『隆昌至昆明』开工。次年12月通车。 4月11日,泸县政府引进脱脂棉种1万余斤,发给农户种植。 省工委书记罗世文来泸,劝说驻军彭斌旅抗日,部署23兵工厂工运。 7月,省工委派李亚群来泸成立中共泸县委,李任书记。领导泸、纳、合、叙、古蔺、古宋、赤水、隆昌、江安九县中共地下党的工作。 8月,中共泸县委在中小学学生中组织“抗日晨呼队”,队员200多人。 本月,水稻良种竹丫黄在泸县试种,亩产861.5斤。比本地水稻增产115.8斤。 9月初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泸县分会成立。主任李琴鹤,总干事高仰慈『共产党员』。 29日,巨匪杨海清抢劫纳溪县,破监纵囚,抢去税款。 10月,23兵工厂中共党支部开办俱乐部,到城区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教唱《大刀进行曲》等歌曲。 23日,泸县保安七大队开始清剿股匪。 11月2日,七区属县送壮丁10240人。 12月,民国版《泸县志》刊讫。 民国28年『1939年』 1月1日,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成立,书记李亚群。 11日,日机3架,首次轰炸泸州。 2月14日,中共中心县委在城区开设泸县沱江女子商店、泸县书店,作党的联络点。县府决定,为避免日机轰炸,将中学学校、法院、商号疏散到乡镇。 3月,23兵工厂研制氯钾成功并投产。 6月,专员兼保安司令张清源召集泸、富、隆三县县长、区长会议,商议清剿沿江股匪。 7月1日,开始剿匪。相继击溃周树荣等股匪。周树荣、王银之等匪首被击毙或投降。 川南师管区司令部成立。 9月11日,日机36架轰炸泸县。死1160人,伤1445人。毁住房7000多户。10月2日,日机18架再次袭泸。 20日,加拿大友人文幼章来泸抢救伤员。 10月19日,省府规定泸县为四川桐油输出口岸之一。 12月,纳溪在乡军人段君实组织自愿军一个连参加抗日。 本年,私立中学兴起。建有峨嵋、桐荫、励英、力行、三楚、衣锦等校。 民国29年『1940年』 3月1日,实施新县制。改革县政,改组区署。 月初 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来泸。 18日,六区、七区专员召开泸县、富顺、纳溪、江安、南溪清乡剿匪会议。决定挨户清查匪踪。 5月1日,七区开办为期两月的乡镇长训练班,培训乡长、中心校长、民兵队长等。 泸县银行成立。 6月,中共中心县委举办党员培养班,进行党的基本知识、革命气节教育。书记陈野苹主讲。 泸县政府推行战时民众教育,全县附设民校139所。 7月18日,七区开办为期两月的地方干部训练所,培训保长800人,教师450人。 西南联大在叙永设立分校。 8月2日,日机34架袭泸。死伤军民670人,毁房1000余间。12日、16日,日机再次袭泸。 9月14日,区署和驻军发起募捐4000多元,做收容500名战区流入儿童的保育费。 23兵工厂研制烟雾剂六氯乙烷成功。 10月,中国保险公司泸县经理处成立。 12月,七区保安队击毙匪徒多人。 本年,泸县推广竹谷、筠连粘、保育再生稻共700多亩,脱脂棉5000亩,官山造林万余株。开办民生工厂、妇女难民工厂、恢复女子职业工厂。 改架长沱两江过江线,修整县城至隆、合、纳、叙等地电线。 民国30年『1941年』 1月,泸县国民兵团首次普训5万多人。 2月,中共中心县委印发揭露“皖南事变”传单,军警加紧防范。3月,县委书记郭福玉被捕,县委活动暂停,党员疏散。 5月1日,泸县织布厂工人罢工4天。 8月7日,匪众400多人袭击合江国民教师讲习所。绑架人员,劫走财物3万多元。 9月1日,七区各县相继成立田粮管理处。 11月23日,泸县石洞乡发生打死下乡估买柴菜的师管区官兵11人,沉尸深潭的事件。 本年,第五荣誉军人教养院在泸成立。 泸县文书会计学校开办。 民国31年『1942年』 春 泸县参议员郭文彬创办《民意报》。 建生农场开办,引进西红柿,白菜、洋葱等良种。 2月6日,在石棚修建火力发电厂,33年10月10日投产发电。 3月,23兵工厂200多工人包围征兵处,迫使其放出被抓壮丁的几十名工人。 5月1日,区署与保安司令部合并,各县国民兵团隶属县政府。 6月15日,小校场改为公共体育场,成立国民体育委员会。 7月15日,泸县教育局创办《国民教育》半月刊。 同月,保安七总队在古蔺、古宋击毙或活捉匪首多人。 8月9日,泸县水上警察分局成立。 9月1日,合江菜坝机场动工修建。占地近700亩,征集民工6500人,于次年6月竣工。 本年,泸县外销桂园250万斤,桔柑350万斤,曲酒50万斤,桐油25万斤。 泸城花伞产量大增,畅销国内,外销越南、老挝、缅甸等国。 民国32年『1943年』 4月26日,泸县国民兵团在城区估拉壮丁,工商界停业、罢市抗议。 27日,省慰劳抗日战士委员会会长来泸慰劳并募捐,至9月募捐7万多元。 5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何应钦来23兵工厂视察。 7月6日,中共川东特委特派员欧志仁在泸被捕,10月遇害。 秋 中共南方局派余时亮来泸,重建党组织。 冬 七十六军进驻泸城。 12月,泸县青年451人参加远征军。 本年,国民政府军统局在泸设泸县稽查处。 民国33年『1944年』 1月,青年军203师在泸成立。 3月,肖尔诚书“还我河山”,刻于城郊月亮岩。 3月4日,冯玉祥到泸,宣传抗日,发动“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泸县先后募捐金戒指127枚,款5200多万元,省主席致电嘉奖。 4月,在沱江捕获中华鲟一尾,重700多斤。 秋 中共南方局开办泸南中学,为川南党员的隐蔽基地。 10月,金鸡渡裕民米厂首先使用机器打米。 本年,引进南瑞苕,每亩增产76.13%。 民国34年『1945年』 2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修筑泸县蓝田机场。3月10日开工,6月1日竣工。 7月23日,联一公司铸锅厂在茜草坝新建厂房『今属长液厂址』。 9月3日,泸城鞭炮齐鸣,欢呼日本无条件投降。庆祝8年抗战胜利。 10月,继宏文银行停业,信友银行倒闭,金融市场紊乱。 14日,七区各县参议会相继成立。 16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来泸检阅青年军。 11月28日,各县选出省参议员。 本年,市面行使关金券『全称“海关金单位兑换券” 』,一关金折合法币二十元。 民国35年『1946年』 1月,中共川南地方工作委员会在赤水成立,书记廖林生。夏末,迁泸。 3月,县立男子中学、女子中学校舍在瓦窑坝动工兴建,次年秋建成『今属市一中』。 《正义报》创刊发行,直至解放。 4月,大旱。米价暴涨至每石2.5万元。街头乞食、卖儿卖女者众。 5月5日,国民政府发布《还都令》,驻泸机关、团体和旅居者陆续离泸。 10月1日,国防部预备干部管理处在泸开办青年职业训练班,学员2298人。 11月10日,七十六军军长兼叙、泸警备司令方靖召开叙、泸警备会,部署接防川南,剿匪肃奸,防止暴乱事宜。 本年,“足球大王”李惠堂来泸表演球艺。 县人税西恒当选“九三学社”副主席。 民国36年『1947年』 1月5日,省水利局派员来泸办理泸县、隆昌、荣昌濑溪河灌溉工程事宜。 泸县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开学。 春 在叙永试种天麻成功。 4至7月,泸县福集、中兴、纳溪安富、合江城区和白鹿乡,先后发生饥民抢米事件。 5月,23兵工厂改制迫击炮药12种,火箭药6种成功。 7月,中国泸州白屋农场建立,引进蔬菜、瓜果等良种多获成功。 9月,小市100多码头工人罢工5天。 16日,七区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会选举事务所成立。各竞选人在城乡广泛宣传,请客送礼,争拉选票。11月,选举结果,罗国熙、彭赞当选国大代表。衷石麟当选候补代表,刘航琛当选立法委员。 10月1日,泸县商会庆祝首届商人节。 20日,蓝田第四汽车运输队340多名工人,举行反解雇斗争。 11月,泸县商校毕业生陈继光考取留英公费生。 冬,古蔺1000多师生罢课3天。泸县中学师生到县府请愿,反饥饿,争温饱。川师学生赶走扣发教师薪金的校长。 本年,泸县商会办《商务周报》,半年后停刊。 民国37年『1948年』 1月,泸县教育局查封一批私塾。 3月,民社党泸县党部成立。 29日,佘英、黄方烈士纪念碑落成。 5月,中共川南工委在合江大井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抗丁、抗粮、抗税、抗债和武装斗争口号。叙永、古蔺等地成立武工队。 法币贬值,物价暴涨。1日,米1斗6万元,一个月后竟涨至136万元。 7月,全区宣布“二五”减租。但未实行。 16至21日,两江洪水暴涨入城,南门正街交通断绝。 23兵工厂试制催泪抛射弹、黄磷抛射弹成功并投产。 8月25日,市面流通金元券。停止使用法币。法币300万元折合金元券1元。政府定价:米每石金元券4.68元,菜油每斤0.17元。 9月,各县民众自卫总队相继成立。县警察中队归其指挥,区、乡均设自卫组织。 泸县县府追悼抗战中在江西武宁县牺牲的泸县舒汉璧烈士。 泸县县府建立防谍组,布置谍报人员侦察、监视机关、学校共产党的活动。 本年,桂圆丰收,全县年产400多万斤。 民国38年『1949年』 1月,各县奉令开办“自卫组训练班”,设修械所,赶造枪械。2月9日,又奉令成立乡、镇义务警察队。 3月,金元券不断贬值,至下旬,银元1元可换金元券2.5亿元。 26日,第三监狱犯人暴动,被狱警开枪打死9人。 31日,泸县男中、女中、简易师范校、农职校教师代表向县府请愿,要求按省规定标准发薪。 二十二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郭汝瑰奉命率部驻防泸县、宜宾、自贡地区。 4月11日,泸县高级工业职业校学生罢课10天,提出要求成立自治会等条件,斗争胜利。 5月16日,罗国熙接任专员、保安司令并兼军统泸县组长,加紧征兵征粮,营造游击根据地。 泸县、合江、叙永、古蔺、赤水等县联防办事处成立。 7月2日,政府发行银元券。城乡人民拒用,实行以物易物,以大米为中介换盐换布。 25日,罗国熙召开扩大行政会,加紧军事部署,以求“应变”。 8月6日,七区各县民众自卫大队模范队员集训队成立,罗国熙任总队长。 同月,军统西南特区在泸设办事处。 秋 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成立,书记王新民。 21日,保安司令部配合西南长官公署抓捕中共党员、进步人士张忠等10余人,群众2,000多人。 月底,罗国熙集训各县模范中队队员,每期3,000人。学习游击战和“反共公约”。强迫队员参加“川南人民反共自卫救国会”。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