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地理 | ![]() | ||||||
梓潼历史大事记 Chronology of Zitong ⊙雷康/编 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梓潼人民勤劳俭朴的美德,艰苦奋斗的精神史书也有定评;尤其值得自豪的是梓潼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1930年代,以杨国杰、裴紫玖为代表的革命青年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梓潼又是众多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1935年在梓潼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83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军区认定梓潼为老革命根据地。省市赴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给梓潼赠送的锦旗上写道:“发扬革命传统,为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自民国建立以来,四川军阀连年内战,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拉丁拉夫,派粮派款,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饥饿线上。1932年红军入川,在通、南、巴建立了川陕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当家作主。消息不断传到梓潼,穷苦人民都翘首以待,盼望红军早日到来。当时在城乡悄悄流传的“要得日子甜,去找徐向前”的民谣,充分表现了梓潼广大劳动人民心向红军、向往革命的迫切愿望。 四川军阀邓锡侯、田颂尧、杨森等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蒋介石的策动下,纠集一百十多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向川陕苏区发动所谓“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红军粉碎敌人多次围攻之后,为迎接、配合中央红军长征,于1935-3-29日,突破号称天险的敌人嘉陵江防线,3月31日占领剑阁县,4月3日分兵六路进入梓潼的演武、百顷(许州)、马迎、马鸣、石牛等地区,敌人溃不成军,望风而逃;只有邓锡侯的二十八军黄鳌旅的两个团困守梓潼县城,一个团守魏城。红军在扫清七曲山、凤凰山、长卿山敌人外围据点后,于4月18日攻占梓潼县城。梓潼人民第一次获得了解放。 红军进占梓潼后,采取了各种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充分发动群众,投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扩大红军的斗争。“共产党是穷人救星”、“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等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也逐渐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即着手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当时梓潼城乡流传着“穷人想发财,指望红军来;要得不受苦,参加苏维埃”的歌谣,反映了劳动大众迫切要求建立工农政权的愿望。红军先后在百顷、县城两处建立了县苏维埃,在全县境内建立区苏维埃5处,乡苏维埃17处,村苏维埃139处。由红军提名或群众民主选举了各级苏维埃领导人698人,其中县苏维埃12人,区苏维埃13人,乡苏维埃98人,村苏维埃573人。各级苏维埃设主席、土地、游击队长、代表等职务。在红军和各级苏维埃的领导之下,梓潼人民革命热情异常高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浮财、查田地(为分土地作准备)等革命斗争,在短短的二十多天中就有一千多名革命群众参加了红军。在长征中英勇战斗,大部壮烈牺牲或失踪。由于当时战斗惨烈、环境险恶、部队流动性大,许多烈士的姓名至今无考,载入《四川省梓潼县烈士英名录》的仅359人,据1984年的不完全统计,梓潼县在外地和本县离休定居的老红军只有36人。 红军于1935-4-29日撤离梓潼后,劳苦大众又陷入苦难的深渊,保安团、清乡团、还乡团屠刀飞舞,弹雨横飞,许多红军战士、革命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被国民党保安团、清乡团杀害的红军干部、战士46人,各级苏维埃干部95人,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157人,共298人。 红军4月3日进入梓潼县境,到4月29日撤离,时间近一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打碎了反动的统治机器,打垮了封建势力,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扩大了红军。给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梓潼人民对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尽管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革命的火种并未熄灭,红军走了,梓潼人民却心向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未停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三台中心县委领导下的国立六中地下党组织,由绵阳市、江油市地下党领导的梓潼地下党组织都积极开展革命斗争,为迎接梓潼的解放作出巨大的贡献。 2000年,梓潼县辖11个镇、2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2,71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文昌镇:55,763、长卿镇:15,195、许州镇:24,636、黎雅镇:15,998、白云镇:9,490、卧龙镇:12,449、观义镇:11,160、玛瑙镇:9,553、石牛镇:18,436、自强镇:5,913、仁和镇:10,682、东石乡:7,660、三泉乡:5,805、宏仁乡:8,474、小垭乡:5,757、演武乡:5,698、仙峰乡:8,811、双板乡:12,337、豢龙乡:6,252、双峰乡:7,234、交泰乡:6,293、金龙场乡:12,541、石台乡:9,934、仙鹅乡:9,450、马鸣乡:11,540、马迎乡:6,118、二洞乡:4,403、建兴乡:5,672、宝石乡:9,480、定远乡:8,810、大新乡:11,121、文兴乡:10,047。 2004年,梓潼县辖11个镇(文昌、许州、长卿、黎雅、白云、卧龙、观义、玛瑙、石牛、自强、仁和)、21个乡(小垭、演武、仙峰、双板、文兴、石台、马鸣、建兴、双峰、仙鹅、二洞、豢龙、宝石、定远、大新、东石、三泉、宏仁、马迎、交泰、金龙场)。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