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地理 | ![]() | ||||||
窑场乡 Yaochang Town ⊙源自:吴凤才 窑场乡位于南部县西南边陲,距县城约38公里,东南面与本区(东坝区)的平桥乡、东坝镇、大堰乡接壤,西北面与西充县的金源乡和南部县的流马乡、水音乡毗邻,全乡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0亩,辖龙楼庙、桐家沟、杨家嘴、石庙子、严家桥、王家坝、张家坪、大地坝、渭子溪、金陵坝、沈家坝、熊家坝12个行政村,96个社,总人口13800人,其中农业人口13000人,主要民族汉族。全乡国内生产总值30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总值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比2003年增加150元,增长6%。 调结构,抓增收 助农增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乡党委政府通过认真研究,结合乡情民意,制订出目标任务和奖惩办法,并逐一落实,确保了人均增加纯收入150元这一目标的实现。 培育农业支柱产业。通过宣传组织发动到参观学习栽植,从书记带头抓到全体干部、党员示范,带领全乡群众成片栽植龙竹650亩,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结合,并通过技术指导,精心管护,现今长势喜人。 发展短效经济项目。一方面通过认真分析,依托市场行情,引导全乡群众种植地膜花生2500亩,棉花1500亩,仅此两项全乡人平增收近200元;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帮扶,培育各类生猪12500头,牛、羊、兔等草食性牲畜4100头,鸡、鸭、鹅等小家禽35万余只,水产养殖总产达10吨以上。 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鼓励闲散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参加举办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激励他们树立“外出务工、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安排好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小孩的生产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全乡实现输出劳务4516人,收入达2000万元。并加大“回引企业”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回引,使大批有识之士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投资基础设施,改善家乡落后面貌。 引进资金,发展各类民营经济 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广泛吸引民间资金,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繁荣市场经济。2004年共引进4户私营企业到场镇新办农产品加工作坊,36户农民到场镇建房经商,27户农民在场镇务工经商落户。 基础设施建设 乡党政从多方多渠道筹资筹劳,改善全乡薄弱的基础设施,一是采取住户集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办法,硬化新老街650米,面积5700平方米;二是利用农网改造的有利时机,采取政府牵头,受益群众投资投劳等办法,架设了东坝至窑场7公里,10KV高压线路;三是采取向上级争取一点,受益群众集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办法,新建提灌站3处,装机80KW,整治村道公路30公里,病害渠道隧洞5000余米。 社会保障,安全及社会稳定工作 全乡有五保老人74人,年支出赡养费4万元;享受民政补助77人,年金额5万元;民政救济30户,40人,金额3万元;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2人,年金额1200元。 2004年,乡党委为抓好安全生产,成立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从农业中心抽调二名同志到乡安办工作,以加强安全督查力度,一是安办人员天天上路检查交通安全,查处违章车辆,定期举办安全责任人培训班,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不定期检查农村消防、建筑施工安全,严查隐患,及时整改,将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在萌芽之中;二是充分发挥乡、村两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积极主动调解各类纠纷、化解各类矛盾,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为全乡的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