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河流  嘉陵江 2003-4-12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嘉陵江 Jialing River ⊙源自:刘海 颜庆


  “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现在要变了。嘉陵江,这个充满险滩、恶水、沉船、死亡、抗争的江河,一切由险峻雄奇而来的故事都将戛然而止,都将随着全江渠化,化为天水相接、烟波浩淼的一汪平静。
  千百年来,成千上万的纤夫在嘉陵江上搏险滩、斗急流,肩负着两岸黎民百姓生产、生活资料供给的重任。至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陆上交通的日趋发达,嘉陵江上的纤夫才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目前,国家交通部已将嘉陵江列为全国第一条全江渠化的内陆河道,嘉陵江广元市至重庆段将建成相互衔接的16个梯级航电枢纽(其中9个在南充市境内)。到2010年,这16个梯级航电枢纽工程全部建成后,千吨级船队可从广元市、南充市直航重庆、上海。曾与嘉陵江风雨相伴的纤夫将永远消失,成为历史。

绿色柔媚的丝带/阆中市/雷康 摄
嘉陵江像一条绿色柔媚的丝带缠绕着古城,令我的构图富有动感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翠屏山·阆中市·南充
时间2002-9-18 17:46:58

  嘉陵江上的纤夫最多的时候有将近4,000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希望,在历史的风雨中逆流而上……
  “脚蹬卵石手爬沙,弯腰驼背把船拉……”这首当年流传甚广的民谣就是嘉陵江上的纤夫的真实写照。
  嘉陵江起源于陕西,流经四川,在重庆汇入长江。由于地处山区,嘉陵江多数地段滩多水急。有着20多年“驾长”经历的余清泉告诉记者,仅广元市至重庆739km的主航道,就有各种险滩345个。“嘉陵江上滩连滩,滩滩都是鬼门关。半年走一转,十船九打烂”。由此可以想见嘉陵江纤夫生存的艰辛与悲壮。据余清泉老人回忆,1952年10月的一天,当时最出色的“驾长张三峰(音)驾船经最险的武胜县烈面镇河垭口滩时,下水遇暗礁,船被打烂,40多吨粮食全部覆没,船上3人无一幸存。谈及这次经历,与张三峰同为一个船队的余清泉至今仍心有余悸。
  曾为中共地下党员的纤夫袁荣昌说,纤夫最苦的日子有三:一是逆水上急滩遇风雨,一拉就是10多个小时不能休息。风雨迷失了双眼,浑身精疲力竭,但仍要坚持,直到险滩“漏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弄不好还可能船毁人亡。二是盛夏时节,河滩上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汗水像下雨一样,背上晒起泡、脚底烫起泡是常有的事,纤绳一搭在肩上,如刀割般钻心的痛,有时甚至拉得皮开肉绽。三是数九寒天遇船搁浅下水推船,冰冷的江水冷得牙齿咯咯直响,上岸几小时后还感觉到骨髓里都是冰冷的。
  “嘉陵江两岸本没有路,纤夫用自己的双脚踩出了一条路。”17岁开始拉纤的蒲炳成老人说,纤夫走的最好的路为沙坝路;其次是马连骨(鹅卵石)路,淤泥加卵石,走起来一步三滑;最难走的是岩弯路,实为鸟道,“逢岩跳岩,逢坎跳坎”是常事,一不留神脚下踩滑,“求个全尸就算幸运了”。
  “有人说挖煤的人是埋了没死,而纤夫们则是死了没埋。当纤夫苦啊!”回忆18年的拉纤经历,薛元忠老人感叹道。据老人介绍,1958年南充市成立水陆运输公司,船多达700余只,纤夫有近4,000人。每天进出南充市码头的船有80多只,实为川北的物资集散地。那时到重庆的船一般是运粮,返回时则载肥料、煤、盐等生产、生活用品;南充市至广元市大多是放空,返回时除日用百货外,大部分为石油、煤及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
  1969年,南充市造船厂造出第一条代号为“201”号的机动船后,纤夫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到1985年前后,广元市至重庆段航道的纤夫则很少见了。
  “船板当床,星夜作被。”古老的木船不仅是纤夫们劳动的工具,也是他们遮风挡雨的家。
  “船老板,你唱的什么歌?口海口海!你吃的啥子菜?咸菜!”这是纤夫当时苦难生活的真实纪录。
  谈及“为何要当纤夫”时,袁荣昌等老纤夫告之有三条理由:一是拉船今天到这,明天到那,有新奇感;二是当时想干个正当职业,靠劳力吃饭;三是过运河粮食紧缺,拉纤每月可以领到几十斤粮,可以保证自己生存,也是为了供养爹妈。13岁就下河的余清泉说,能学拉纤,是当时比较好的出路,每月不仅有23公斤的供应粮,还可挣20多元钱的工资,这对于60年代贫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但这在当时看来很不错的“待遇”,对于“天发白拉到黑”、从事极其繁重体力劳动的纤夫来说,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能勉强填饱肚子,往往要将米换成红苕之类的粗杂粮。“拉逆水一天至少吃6顿饭,下水至少4顿饭,1个月买上半斤肉解馋,不用3分钟就下肚了。”今年74岁的老纤夫唐照寿说。
  “船板当床,星夜作被。”船不仅是他们劳动的工具,也是他们遮风挡雨的家。“遇下雨时,把船板用拖把拖一下,铺下被子就睡,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掀开被盖,船板上能看到人形印子,所以大多数拉船的人都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张清山老人捶着腿说。张清山武胜县人,1927年生,他的舅舅是老纤夫。自小他就跟随舅舅在船上长大,并学会了驾船技术。1946年结婚后,他的妻子也一直同他在船上生活,一呆就是10多年。在船上,他们相继有了5个孩子,直到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才先后离船回老家上学读书。与张清山夫妇一样,余清泉夫妇也是以船为家,他的妻子为同船前驾长,他们在船上生活了近30年,5个孩子也是到了上学年龄才离船上岸的。

渡船/南部县/雷康 摄
不一会,渡船开过来了
地点盘龙镇·南部县·南充
时间2002-9-19 8:45:34

  纤夫也有清闲的时候,那就是船靠码头等待卸、装货物的日子。这几天时间,喝酒、打牌、逛街、看戏便成了他们最好的消遣方式。码头附近茶馆、酒馆众多,重庆的得月楼茶馆、川心酒楼等地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船靠码头上岸时,纤夫们大多头包白帕,身穿长衫,腰捆白布带,脚穿圆口布鞋。他们选定一家茶(酒)馆坐定,便“你哥子,我兄弟,你不喝我怄气”这样吆喝着,一杯杯相互劝起酒来。当地人或店老板一看到这身打扮的人,就知道是纤夫,大多数人均称他们为“船蛮子”,有一种小看人的意思。
  粗犷的船工号子有着“嘉陵江文化活化石”之称。但是,随着那些会唱船工号子的纤夫的老去,原汁原味的嘉陵江船工号子已走向消失的边缘。
  嘉陵江上滩连滩,岩对岩来山连山。
  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
  每天下午,南充市工人文化宫里都会传出一阵阵一引众和、粗犷嘹亮、似吼似唱、激昂而高亢的歌声。
  这便是嘉陵江船工号子。在南充市滨江大道上,也能不时看到、听到一群老人唱着这被称之为“嘉陵江文化活化石”的嘉陵江船工号子。领唱的老人名叫龙太和,今年已85岁高龄,涪陵石家沱人。龙太和16岁开始当船工,一干就是40年,如今住在南充市的金泉街原南充市水陆运输公司(原航二处)职工宿舍楼里。老人告诉记者嘉陵江船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是嘉陵江上的船工长期在斗险滩搏急流的劳动和生活中,自己创造并形成的一种既有助于劳动,又有助于减轻劳动者疲劳、抒发劳动者情怀的船工号子,因产生于嘉陵江,故名嘉陵江船工号子。同时,它犹如冲锋号,指挥着船工们密切配合,统一步调,均匀使力,用人力推拉船只行进。
  龙太和说,船工们在驾船与激流搏击中,不同的情况要喊不同的号子。嘉陵江船工号子大致可分平水号子、抓抓号子、搂搂号子、橹板号子4种。平水号子即风平浪静时的号子,节奏轻快、悠然,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抓抓号子又名投水号子,指船只开始启程;搂搂号子最为危险,最需齐心协力、竭尽全力的时候所用;橹板号子即遇急流险滩、“抛河”(把船从此岸摇到彼岸)时的号子。四种号子中,尤以搂搂号子、橹板号子最为高亢、激昂,力度和节奏感极强。“100多吨的橹船过险滩时,20多人一齐喊唱,激烈紧张,吼声震天,节奏渐吼渐快,让人透不过气来……”谈至此,老人十分激动,仿佛又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拼搏。
  在嘉陵江上当了近20年纤夫的李重义老人向记者讲起船过著名险滩毛背砣喊号子的情景,毛背砣滩位于嘉陵江流出合川区至北碚的“小三峡”不远处,那里群山环抱,水流湍急,滩头乱石成堆,河道三弯九道拐,上、下行船要过此滩,可谓危之又危、险之又险,稍不小心,则船毁人亡。因此船队路过此滩前,必将船靠在下游,待有经验的驾长们到滩头仔细察看水位后,研究过滩方案,然后众纤夫一齐上阵,将货船一艘艘地拉上滩去。此时,只听见一片昂扬的“搂搂号子”声此起彼伏,纤夫们竭尽全力,趴在地上,使劲抱住岸边乱石,边吼号子边用力蹬呀蹬,但见货船慢吞吞地往上挪……当时一个有名的号子组长姓向(曾经唱过川戏),他吼的号子有徐有疾,有板有眼,清脆响亮,抑扬顿挫,很好听。船到了毛背砣,在向组长的带领下,船工们雄浑的号子声,响彻江边,吸引了北碚街头的过往行人驻足观看,有的情不自禁,用手搭在纤藤上替船工们攒一把劲,加一把油。老向的号子当时在北碚传为佳话。
  “清早起来把门开,一股凉风吹进来……龙太和老人说,除上述4种号子外,还有一种号子是船工应景而唱、自娱自乐的号子,用于抒发内心的感受,有时也根据曲调,自编唱词,与岸边的人开玩笑。
  据龙太和老人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一批音乐人被这些高亢、朴实的嘉陵江号子深深吸引,多次到他所在的船队搜集整理嘉陵江船工号子的曲调及唱词,获取第一手创作资料,谱成了《嘉陵江号子》,后经南充市籍歌王范裕伦以其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加以演绎,倾倒了国内外无数观众。
  嘉陵江船工号子蕴藏着深厚的水文化,按道理说,理当把它作为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挖掘出来并使之发扬光大。但是,“那些当年在嘉陵江上拉过船并且会唱船工号子的纤夫如今已经不多了,范裕伦当年唱红了《嘉陵江号子》现在也听不到了。”说到此处,龙太和李重义等一批老纤夫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运,一条江有一条江的命运。在漫长的岁月里,嘉陵江上的纤夫用他们的不屈和坚强打通了南充市对外交流的通道。今天,那些粗犷、雄浑的船工号子,消失在嘉陵江梯级开发的号角声里。待到2010年嘉陵江江上的16个梯级航电枢纽工程全部建成后,游弋在嘉陵江上的将是千吨级的船队。
  嘉陵江上的纤夫是一道古朴的风景,它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那幅古朴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但是这道古朴风景的消失,何尝不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记得一位作家就说过这样的话──在江河上拉纤的确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但是如果我们的老父亲也走在拉纤的行列中,你还有心思去欣赏这道人文景观而不接受游轮或大型轮船吗?

嘉陵江/顺庆区/雷康 摄
我来到殿旁,嘉陵江尽收眼底,奔腾不息,有两首船逆流而行,远处是采沙船及其运输船
地点清泉寺·舞凤镇·顺庆区·南充
时间2002-9-20 14:13:32

相关链接 田野/文
  嘉陵江将建“水上高速
  嘉陵江渠化工程中的第七个梯级枢纽──新政航电枢纽已于日前动工。该航电枢纽将为我省在2010年实现嘉陵江渠化打下坚实基础。届时四川不仅将拥有一条可以通航千吨巨轮的“水上高速”,也将实现“再造”一条“川江”的梦想。
  投资200余亿元实施的嘉陵江渠化工程,将在嘉陵江广元市至重庆段建设16个梯级水坝,抬高水位,形成600km余四级航道标准的江面,总装机容量达到210万千瓦,实现年均发电95亿千瓦时的能力。那时,1,000吨级轮船可直通广元市,从广元市下水到重庆仅需8小时,仅发电一项就可为沿线9个城市增加4亿余元税收。
  目前,嘉陵江渠化工程16个梯级枢纽中位于我省境内的14个梯级枢纽已建成3个,开工建设4个,余下的7个梯级枢纽的前期工作也在抓紧进行。全面完成全江渠化后,嘉陵江将成为全国首条渠化河流。
纪实
  1. 2002-9-20日(中):嘉陵江畔清泉寺
  2. 2002-9-19日(上):贫穷回忆变了样
  3. 2002-9-18日(下):高处指点古阆中
相关标签综合·旅游|支流:涪江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