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大学  四川大学 2001-7-6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四川大学 Sichuan University ⊙雷康/编



  四川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成都东郊风景秀丽的锦江侧畔。
  四川大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高等学校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现代中国的杰出人物朱德郭沫若巴金等都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学校创办于1905年,而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704年的锦江书院和创办于1875年的尊经书院。尤其是后者与四川大学更有直接的渊源关系。1905年创办之初,称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省通省师范学堂和五大专门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四川高等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和国学、法政、外国语、工业、农业专门学校。1926年前后演变为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1931年这3年大学合并,定名为国立四川大学,设文、理、法、教育4个学院,共11个系2个专修科。抗日战争时期于1939年迁往峨眉山麓,1943年迁至现址。90年代四川大学有经济、国民经济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工商管理、中文、新闻、历史、档案、哲学、外文、法律、图书情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工程、无线电、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20个系,40个本科专业。
  四川大学是国家第一批批准可授博士、硕士学位的院校之一。有57个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其中10个学科专业有权授博士学位,42个学科专业有权授硕士学位。有23个学科可招收外国留学生或接受外国学者进修和从事科研工作。学校在校学生9,8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900人,外国留学生50人。有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1,700余人,其中教授、副 教授500余人,讲师近800人。一批声誉卓著的学者是各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徐中舒教授在先秦史和古文字研究方面是国内权威;缪铖教授在文史两个领域内都造诣深博,论述精湛;杨明照教授的古典文论研究,特别是《文心雕龙》较注成果,见解独到;柯召教授在数论方面,蒲保明教授在拓朴学方面,方文培教授在植物分类方面造诣精深,他们的论著在某些学科领域内被列为经典文献;刘应明教授与蒲保明教授合作提出的“重新域概念”被国内外著名数学家誉为“奠定了不分明拓朴学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在社会科学方面出版专著3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14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在自然科学方面发表论文近3,000篇,取得成果300项,其中二分之一以上获奖。
  学校设有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南亚研究所、人口研究所、汉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另外各系还有一些独立的研究室。
  学校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博物馆收藏珍贵文物24大类共4万余件,其中以西南少数民族文物、[汉代]四川画像砖、石刻、历代名纸等最具特色,在全国高等学校博物馆中占有突出地位。动植物标本馆收藏植物标本45万份,动物标本8万多件。
  1993年,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2001年又合并“华西医科大学”。

勇立潮头 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
  学校之强,在于精神之立。四川大学是一所富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学校,师生们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熔铸在血液中,代代相传,体现出一种勇立潮头,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关注国家兴衰,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人民疾呼,敢为天下先。这个进取精神,随时代不断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川大学人,成为今日四川大学最为宝贵的特色。
  一个世纪以来,四川大学与国内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紧密相关。洋务运动勃兴,人们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在交通不便,风气闭塞的四川盆地,办起了领风气之先的尊经书院、四川中西学堂。辛亥革命中,该校成为同盟会在四川最重要的据点,四川不少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张培爵、张澜吴玉章蒲殿俊、罗纶,尹昌衡等,都是其校友.五四时代,川大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在四川的策源地,为大革命时期学校成为“西南地区播种革命种子的园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成为大后方抗日救亡的议论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学校获得“民主堡垒”之誉。近一个世纪中,已知有包括刘伯坚、江竹筠(江姐)为代表的50余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在全国高校中是极为罕见的。
  勇立潮头,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始终贯穿于四川大学的发展壮大之路,这种精神是数以万计的几代川大人为国强民富奋斗求索的最重要的结晶,同时,这种精神也激励着川大人不断开拓进取,使学校永葆青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勇立潮头、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展现出新的风采,特别是90年代初,原四川大学与原成都科技大学走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最前列,又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率先走出了一条中国高校的“强强合并”之路,为国家创建新型综合大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全国高教事业的改革发展。开创之功,人所共知,革世成就,举世关注。四川大学这种勇立潮头、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在新世纪必将推动师生员工创造更多的奇迹。

闳博精深 求是创新的育人传统
  闳博精深,乃是中国的优秀治学传统和教育传统,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巴蜀文化中最优秀的特色,“蜀人精神形态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特点”。以“文章冠天下”的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杨升庵李调元郭沫若等,均体现了这一文化特点。而巴蜀文化,即“是以蜀地域文化体系为主体,又兼容南北文化的综合性的流通型文化。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兼容性很强;二是再生力很强”。先秦到魏晋六朝,蜀文化兼容了荆楚文化、秦陇文化、中原文化三种因素而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明清之际“湖广滇四川”是上述三地区文化在巴蜀的又一次大汇合。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南北文化在成都还来了一次互相融会和渗透,相互补充和引发,从而构成巴蜀文化特有的风貌。四川大学闳博精深的办学特色正是在对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和对西方优秀文化的借鉴中发展起来的。早在尊经书院时期,张之洞即制定了“操约而施博”的教育方针,而维新派先锋宋育仁院长后,即在尊经书院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主张“以经训为主,与祖尚西人专门西学者有别;至格物穷理,无分中外,各求折衷至当,不得是彼非此”;“发扬圣道,讲求实学”,“约分伦理、政事、格致为三大类:伦理以明伦为主;政事首重群经,参合历代制度,各省政俗利弊,外国史学、公法、律例、水陆军学、政教农桑各务;格致古今中外语言文学、天文地生、化重光声、电气力、水火气、地质、全体动植、算医、测量、牧畜、机器制造、营建、矿学。”这一章实际上是宋育仁的教育方针,可见当时其融古今中外、社会自然为一炉的宏大气魄。在高等学堂时期,胡峻制定了“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础。俾学生心术壹归于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的教学方针。国立四川大学成立后,任鸿隽的校政改革,着眼于“自动和优良学风之养成”,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长期在四川大学辛勤耕耘的魏时珍提出了至今仍堪借鉴的独特的办学主张:大学专业设置不宜过细,不宜忽视一些边缘学科;文理科亦当相互渗透,应当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全面加强其基础理论修养,给学生以“复合维生素”,以利于日后更好的发展。他早在1930年代初期任四川大学理学院院长时,即建议该院各系均开设文、史课程。文、法学院各系亦应设置自然科学课程。1937年任文学院兼英语系主任的朱光潜对四川大学的教育方式和学风,亦提出过很好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育之对象有二:一为文化学术;二为治文化学术之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播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他主张学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治学方面,主张精深与博大相结合,学生应以“博学”为基,以“守义”为础,在精研某一学问时,一定要以其他学问为基础或辅助,认为“不能‘杂’即决不能‘专’,不能‘专’即决不能‘精’”。这些见解既是对我国长期教育传统的继承,实际上也是对四川大学教育经验的总结。
  四川大学闳博精深的育人传统,在历史上首先体现在培养造就了大批求是创新的“国士”与“通才”。
  “国士”者,一国杰出之人物也。近、现代四川,风云际会,人文蔚起,大量涌现的“国士”足堪与湖湘媲美,他们大多与四川大学结有不解之缘。仅现代而论,即有名列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文化巨人郭沫若,文坛泰斗巴金,曾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等等。
  “通才”者,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也。“通才”的特征既是博学又专精,而其精神实质仍是勇于创新与开拓。四川大学的“通才”,不胜枚举。郭沫若的同班同学中,公认是通才的除郭本人外,即有王光祈、周太玄、蒙文通、魏时珍、李劭人等人。近年出版的《四川通史》在“近代四川文化”一章中,列举了八位堪称“通才”的“著名学者”:经学大师廖平、“新学巨子宋育仁、诗史并茂的杨锐、诗文兼优的刘光第、写《革命军》的邹容、史学专家张森楷、著《寿栎庐丛书》的吴之英、爱国文士赵熙。其中廖平宋育仁杨锐刘光第、张森楷、吴之英六人即出自四川大学。此外,四川清代惟一的状元骆成骧、一代才人谢无量、以《厚黑学》著称于世的李宗吾等,也出自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闳博精深的育人传统还体现在要求学生知行并重,学用结合。四川大学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吴玉章率先在这里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张澜在这里创下的“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的业绩,乃至任鸿隽等的办学思想,都推动并丰富了这一办学传统。吴玉章任校长时,在军阀割据、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两次成功地组织师生“赴日本及长江各地考察教育”,增长了毕业学生的实践知识。30年代,毕业生赴省内外有关地方调查、考察已形成制度。任鸿隽曾说:“如学政法的,我们可以使他们去研究地方政治,或县政实施;学经济的,可以叫他们去调查商业状况和农村经济;学农的可以叫他们去改良农作种籽;学物理化学的,可以叫他们调查及改良土壤工业之类。”学用结合,使四川大学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而倍受各方好评,同时,在校时亦显示出了良好的素质。
  “巴蜀文章冠天下”,四川大学闳博精深的育人传统从无数风流人物激扬文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四川大学历史上,不仅文科学生以文字、文学、历史功底深厚盛名于世,而且非文科学生由于受良好人文环境陶冶能写出一笔漂亮文章者,比比皆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并校改革后,四川大学继承原川大和原成都科技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发挥多学科协调优势,提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致力于培养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造性、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汇纳百川 “高大全新”的综合优势
  从根本上说,“大学”(University)的本义,即源于其多学科、包罗广,带有“综合”的意义。它致力于培养的,不是“工匠”,而是高素质创造性高级人才,而且应当出一批“大师”级人物。学固有专长,但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应当是真正全面发展的,单有狭隘的专业知识和兴趣显然是不能成为大师的,这也即是专科学校(或学院College)与“大学”培养目标的不同之处。同时,“大学”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而且更应当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生长的园地。建国前的四川大学文、法、理、工、农、师范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为学校带来了持久的辉煌。90年代并校改革又使新的四川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先把深厚的文理基础和新兴的综合工科实力结合起来,产生了文、理、工协调发展的新的“综合优势”。这种优势突出体现在办学层次高、学校规模大、学科门类全、发展模式新,从根本上讲,这种优势则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理工各学科“结合”、“渗透”而形成的“新型综合大学”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出现,使四川大学如海纳百川,不仅确立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先驱的地位,而且为在新世纪铸造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校合并后的学科专业门类更为齐全,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大的学科门类,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中的主要领域,学科专业的互补性很强。这些学科中既有势力雄厚的基础学科,又有生机勃勃的应用学科和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一批文、理、工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部分研究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为充分体现文、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综合大学特色,学校组建了22个学院。将学科相近、或有互补交叉、渗透关系的系科组合在相关学院中,形成了学科专业整体优化的格局。
  通过学院的组建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文、史、经、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能源、化工、材料、轻纺为主体组成了四川大学的优势学科集群,既满足国家需要,又适应西南地区的发展,使学校能在国家,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建设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按学院或跨院系开始形成了一些学科集群,从而不仅增加了原有学科的整体实力,扩展了学科研究的领域,改善了科学研究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的实验条件,而且产生了一些颇有发展前景的学科生长点,为高新技术学科的培肓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学术风范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巴蜀大地的丰硕遗产,世界范围的优秀文化哺育了川大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使学校成为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之地。长期的努力积淀,艰苦探索,使川大在教育、学术、科技等方面形成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不拘一格,独领风骚的学术风范。
  四川大学学术风范首先体现在学术中心的形成。四川大学一直有重视科学研究的传统,创造的不朽成果不仅永载中华文明史册,许多还光耀世界文明宝库。其中不少独特的权威理论的成果,贴近巴蜀、面向全国的学说,各具特色,为四川大学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赢得了良好的的声望,使学校享有“桃李满天下,巴蜀半门生”之誉。在学校发展中培育了许多有抱负有才智的学者、名家。他们通过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代表有廖平宋育仁吴虞李劼人、向楚、朱光潜、张颐、林思进赵少咸谢无量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张怡荪、彭迪先、张铨、何玉昆、裘千昌、魏时珍、任鸿隽、周太玄、钱崇澍、鲍文奎、张文裕、吴大猷、张鼎铭、蒲保明、刘为涛、方文培、侯光炯、张洪沅、何玉昆、张文德、徐日新、曾宏、谢秉仁、李季伟、梁锡璜、王景贤、彭荣阁、隐秉良、饶国璋等。他们在学术上十分活跃,加上学校致力倡导,使四川大学始终成为巴蜀地区的学术中心之一,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是执牛耳者。这些学者代表了川大的水平和特色,体现了川大的学术地位和教育质量。
  四川大学活跃的学术风范还表现在信息中心的形成上。学校一直是四川地区的信息中心,大量出版学术刊物的历史,自经书院起历百年而衰。现代许多新思潮、新知识在四川和西南地区的传播,都经过了四川大学的扩展。在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学校的各种学术团体亦蓬勃发展、生机盎然。
  今日的新川大在学术发展了出现了蓬勃向上的新势态。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经过若干代人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汉语史、宗教学、中国文学批语史、中国古代史、考古学、中国地方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文史哲基础学科和传统文化领域,拥有一批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实力雄厚,特色鲜明,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部门和地区的重大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国内一流,并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国家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世界上收录楷书汉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全国最大的断代文章总集《全宋文》、世界上第一部正规的、具有科学和先进体例的《甲骨文字典》等享有世界声誉的学术成果即由该校教师主编完成。该校人员对敦煌学的研究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状况,对西藏的考古学的研究,使达赖喇嘛亦不得不承认川大是为数不多的藏学中心之一,对巴蜀文明的研究、对道教的研究、对《文心雕龙》的研究等都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学校在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在西南地区的经济、人口、民族、城市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及周边国家关系等应用性研究领域,已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形成了新的优势和特色。
  在自然科学方面,学校在发挥基础学科优势、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颇具优势和特色,不少领域不少学科的学术成就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数学领域的数论、拓扑学、泛函分析研究成就举世公认;物理学领域在原子分子物理,辐射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独具特色;生物学领域在植物育种、大熊猫生殖理论、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填补了若干项国内外空白。
  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高分子材料、皮革、水利、化工等学科专业建立时间较长、基础较好,在本科教育、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而且充分适应四川、西南地区建设的需要,至今学校已有高分子材料、水力学、制革及鞣料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成型加工等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立了高分子材料工程、高速水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皮革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及生物力学工程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现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他们中既有一批国际知名的老科学家,也有近十多年来涌现出的大批中青年新秀。1999年,学校开始实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为学校在学术上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条件。

钟灵毓秀 与日俱新的校园氛围
  地处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的有利条件,加上百余年、数代人的艰苦努力,使四川大学有了独具特色的优越办学氛围。
  四川大学位居中国历史文化化名城成都的“首胜之区”。学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临风光秀丽的府南河和望楼公园,西接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成都市著名的“科技一条街”,南北靠近成都市承北启南、贯通东西的一、二环路。校园面积265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0,000m2,校园环境优雅古朴,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现有仪器设备近3万台(件),价值近2亿元。一些设施颇具特色。川大图书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方出版物收藏中心和国家教育部设立的文科献信息中心,有两个科技咨询与查新中心,学校藏书近400万册,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博物馆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内高校仅有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藏文物4万余号,其中不乏珍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参观该馆后题字中说,它在“世界上大学博物馆中排名在前十名之风”。动植物标本馆收藏动物标本8万余件,植物标本50余万份,其馆藏之富在全国屈指可数。原子核科学研究所建有5台低能加速器,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的二级轻气炮最大压力可达500万个大气压,世界上拥有这种动高压设备的大学也为数不多。高速水力学国家验室的激光洞仪和高速摄影仪等配置在全国高校中也很少。两个分析测试中心均属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
  学校具有文、理、工综合优势和多学科交融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形成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可以更好地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扶持、造就大批新型人才。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学校育人观念和方式实施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一是从专业教育为主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二是从传授专业技术的“授技型”向全面发展的“育才型”转变;三是从单纯的知识灌输向以全面开发智能培养为主的转变,初步树立了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
  为了充分发挥文、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优势,让广大学生真正尝到建立新型综合大学的“甜头”,学生可以跨文、理、工大类,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学校开出了会计、法学、广告学、英语、国际贸易、无线电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等若干个辅修专业,文理工各专业都有大量学生参加辅修。同时,在学生“双休日系列活动”中,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校讲座和系列活动,拓宽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渠道。
  四川大学百余年的历史铸就了“求是创新”的校训,培育了优良的校风学风,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更为开放的办学氛围。并校后的学校实力更加强大,学术地位更为提高,与30多个国家的上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大批名牌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合作交流关系,合作交流的地区,遍及世界各大洲,交流的范围广及理、工、文、史、哲、经、法、宗教等域,到川大留学的境外、国外学生亦日益增多。留学层次涵盖进修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这种中外交流的开放环境,对培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博采各国之长,提高综合素质十分有利。

中国一流生态校园
  据悉,到2005年底,该校将在双流县建成一个“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的具有21世纪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新校园。双流新校区学生总数规划为3.5万人,用地规模约3,000亩,总投资达20.63亿元,总建筑面积961,000m2
  新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的白家镇和文星镇之间,距望江校区约15km,机场路、成新大件路、外环高速、成雅高速4条主干道路紧依而过;江安河由北向南横穿校区。川大将在校区内建设一个约300亩的活水水面,体现湖光水色的自然景观。新校区一期工程教学科研区总投资约4亿元,为体现信息化、景观化、人文化的校园特色,川大还聘请了加拿大籍著名建筑大师Amanat先生主持新校区图书馆初步设计工作。绿化地占校区总面积60%以上,吴玉章巴金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以及学校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等等不同风格的雕塑点缀其间。届时,一座中西合璧的崭新建筑将屹立在美丽的江安河畔。

贷款14亿建设新校区
  对于新校区的建设,银行将贷款14亿元,川大自筹18,800万元,申请教育部补助4.25亿元,双流县捐赠5,000万元,共同打造川大新校区。建筑工期分五期进行建设,全部工程将在2005年底建成并交付使用。


人物


四川大学的华西医学中心/武侯区/雷康 摄
已被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地点四川大学·武侯区·成都
时间2002-3-23 12:15

华西医科大学/武侯区/雷康 摄
原“华西医科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
地点四川大学·武侯区·成都
时间2000-10-9 15:12

纪实
  1. 2008-03-26日(下):“纪念海子”诗歌朗诵会
  2. 2004-05-19日:阿来在川大演讲
  3. 2002-09-07日(上):孔子雕像进大学
  4. 2002-09-05日:钟楼荷花亭亭立
相关标签四川大学1896~2002学校历史沿革图图片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10-02-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