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理 | ![]() | ||||||
长宁县 Changning County ⊙雷康/编 长宁县辖长宁镇、梅硐镇、双河镇、硐底镇、花滩镇、竹海镇、老翁镇、古河镇、下场镇、龙头镇等10个镇,铜锣乡、桃坪乡、铜鼓乡、井江乡、三元乡、开佛乡、富兴乡、梅白乡等8个乡,66个村。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竹都大道一段166号,距宜宾市政府驻地57千米,邮编:644300。代码:511524。 历史 。 习俗 。 地理 位置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邻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县交界,北与南溪县、宜宾市相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的腹心地带。 面积 幅员面积999.6km2。 气候 南北两端小,中腹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主要河流有长宁河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350天。年均气温18.2oC,年降雨量1,150mm。 旅游 二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的“蜀南竹海”方圆120km2,是国内唯一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的原始"绿竹公园"。是四川省竹类生态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人口、社会保障及人物 文化、科技及卫生 。 美食和特产 。 经济及资源 基础建设 长宁地处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宜宾市腹心地带,是蜀南竹海的所在地,是宜宾通往滇黔的必经之地,县城是蜀南竹海的门户和后勤保障基地、是宜宾市的卫星城市,区位优势明显。长宁生态旅游县城形象已初步显现,是四川省级卫生县城。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全县进出干线公路和县境内纵横干道公路全部是水泥路,北上成都、东去重庆都只需3小时左右。通讯网络健全,移动通讯、传呼覆盖全县各乡镇,城乡一体化电力网络已形成。邮政网络直达村级用户。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九九八年 实现了“普九”,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贡献率已达48%以上,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光纤有线电视开通到乡镇,电视覆盖率达100%。全县社会政治稳定,是宜宾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 一是竹类资源优势突出,拥有竹林面积30.5万亩,享有“竹的海洋,竹的王国”之美誉。森林覆盖率达36.8%,林副产品极为丰富。竹海竹荪以产量高、质量好、醇香爽口而闻名中外,赢得了“中国竹荪在长宁”的美誉。 农业 三是农业资源尤其是果品极其丰富,拥有以6万亩优质脐橙、2万亩优质梨、2万亩板粟为主的1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 矿产资源 四是矿产资源富集。县内已探明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达18种,其中有被誉为“盐都之二”的高品位岩盐100亿多吨,白云石储量100亿吨,天然气储量100亿多m3,高品质的石灰石难以计量。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