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宜宾市  屏山县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屏山县 Pingshan County ⊙雷康/编


  屏山县辖新发镇、锦屏镇、新市镇、中都镇、龙华镇、大乘镇、福延镇、富荣镇、新安镇等9个镇,楼东乡、鸭池乡、龙溪乡、太平乡、夏溪乡等5个乡,屏边彝族乡、清平彝族乡等2个民族乡,254村。县人民政府驻新发镇,邮编:645350。代码:511529。


历史

  自古以来,屏山即有人类居住繁衍,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分属蜀国和古僰侯领地。汉代属犍为郡道,朱提县。三国置安上、马湖县。唐宋属马湖羁糜洲,元置马湖府。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置屏山县,曾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拥有全市70%的国省级文物古迹,独具魅力的船工“金江号子”被欧美主流媒体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瑰宝”。屏山,三国文化、彝汉文化、金江文化交相辉映。
  地方史志:屏山修志始于元代,距今约七百余年。当时所修《马湖志》传 世达200余年。现存的四部志书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马湖府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屏山县志》、清嘉庆五年(1800年)《续编屏山县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屏山县志续志》。首届新县志的编纂始于1982年。1998年10月第一部新编《屏山县志》由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采用“中编”设志方式,以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五部分组成,共6篇142章478条,下限为1985年。2000年8月荣获四川省第九次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地方志类一等奖。
  1999年12月,屏山县首部地方性综合年鉴《屏山年鉴》(1999)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向国内公开发行。该书基本按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进行梯级设置,共30个类目199个分目757个条目,约40万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1998年度屏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2000年8月荣获四川省第九次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2000年11月,《屏山年鉴》(2000)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向国内公开发行。共29个类目205个分目876个条目,约40万字。图文并茂,突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郁地方特色。
  详见“屏山历史大事记”。


习俗

  屏山地处彝汉杂居、川滇交汇结合部,特殊的地域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经文化部门收集编印成册的各类歌谣、谚语、民风民俗、民间故事有二千余件30余万字。颇具地域特色的龙灯、牛灯、狮灯、秧歌、书画及婚俗、丧俗等民风民俗文化得到发掘和提高,城乡文化活跃。
  民族风情:屏山历史上是多民族杂散居住地区,现有彝、苗、回、白、泰、黎、独龙、朝鲜等8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屏边、清平两个彝族乡和4个散居乡镇,共1100多户、7000余人,其中彝族人口有5900人。他们主要居住在海拨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以放牧为生。这些少数民族都保留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彝族的服饰美丽大方,独具风格,富有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彝族人十分好酒,招待客人以酒为上品,他们一般都饮自制泡水酒;彝族人房屋建筑独具风格,多为土墙瓦房;彝族婚俗原则上实行“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婚”,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之日,必须由男方亲戚去女方背,不管路途远近,如果女方自走,由男方支付价钱;在丧葬上实行火葬,骨灰用白布包好放在祖先灵牌山洞中。彝族每年有两个大节日,每年农业十月为过年节,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彝族的宗教信仰为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彝族有很多禁忌,如“同类不相食”的原则,凡彝族人不能食猫、狗、马、猴、蛇、蛙等;亲属间有“”的风俗,如儿媳和公公、弟媳和大伯子均相避,儿媳不能进公公的住宿处等。
  宗教信仰:全县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有少量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信徒,主要分布在与宜宾县接壤的大乘镇)。目前,全县有开放的宗教场所一处,为屏山县清凉寺,有佛教教职人员1名(聘四川成都文殊院堂主上如下空为清凉寺主持),有佛教场所管理人员3名,均为居士。全县现有佛教居士、信众1万余人,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其中屏山镇居士、信众占总人数的60%,女居士、信众居多,年龄大多在40~70岁之间。
  佛教佛事活动主要以每年三次的观音会为主,其余是举办各种庙会。每年农历2月19日、7月19日、9月19日三天,前来清凉寺参加佛事活动高达上万人。全县正在筹备和即将批准开放的宗教场所有老君山老君庙及龙华八仙山大佛、中都楞梁寺。
  文化艺术:屏山地处彝汉杂居、川滇交汇结合部,特殊的地域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经文化部门收集编印成册的各类歌谣、谚语、民风民俗、民间故事有二千余件30余万字。颇具地域特色的龙灯、牛灯、狮灯、秧歌、书画及婚俗、丧俗等民风民俗文化得到发掘和提高,城乡文化活跃。近年来,一批歌舞小品节目获省、市调演二、三等奖。
  屏山文物资源丰富,全县已查明的上点文物57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馆藏300余件,尤以明清古建筑、摩崖造像、古城、古镇、古街、古民居最为珍贵。保存完好的有明代建筑万寿寺、禹帝宫、万寿观、清凉寺、楞严寺。另有龙华古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明清古街、马湖古城、岩门龙氏山庄、八仙山大佛(世界第一立佛)及各类石雕、石刻艺术。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据彝文古籍记载,彝族曾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每月从鼠日起头,十二属相循环三周,以猪日终尾。一年360天,剩下5至6天为过年日,不计入10个内。过年分大年小年,大年在10月末夏至日,小年在冬至。但现在的元阳彝族过年逐步汉化,与汉族同过春节。

祭倮
  祭倮选在农历二月,属牛、属牛、属羊日都可举行。如果当月寨里死了人,则视为不吉利,推行到下一个月举行。
  祭倮活动共三天。第一天全村男女老幼一早打扫家庭和街道卫生,修理村道,中午由毕摩念经文,驱鬼除邪,祈求全村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第二天在村外倮树林里杀猪祭神话中的英雄阿倮,从事各种祭祀活动;第三天,每户人家办一桌丰盛的酒席,端到街心相互请客。不论认识不认识,只要跨进村子的人,就被热情邀请入席。

端阳节
  彝族过端阳节的形式,与汉族大同小异。但其节日含义却不同。汉族为纪念屈原,彝族却为纪念为民除害的天皇──妮吉筛。
  节日休息二至三天。村民们杀猪、杀鸡外,还要包粽子,祭祀天皇妮吉筛。
  彝族端阳节不忌日。孩童们尽情嬉戏,男女青年则串山对歌、跳乐,是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


地理

位置
  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宜宾地区西端、金沙江下游北岸,大凉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东界宜宾县,西邻雷波县、马边县,北连沐川县,南与云南省绥江县隔江相望。位于国家大型水电项目——向家坝水电站的主库区和溪洛渡水电站的结合部,属长江上游重点生态保护区的咽喉。地理坐标为东经102o36'~104o23',北纬28o28'~28o51'之间。

面积
  总面积1,531平方千米。

地貌
  县境属山区,县境东临川南丘陵,西北接川西南山地,南连滇东高原。小凉山支脉五指山系由西向北向东南延伸,贯通全境。境内山脉纵横,沟谷交错,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大部分海拔为300米~1,400米。山地集中在中西部,占幅员面积95%,最高的老君山主峰,海拔2,008.7米,为宜宾地区最高点。丘陵分布在东北部,仅占9.2%。地质构造体系为冒水背斜、五指山复背斜、天宫堂背斜及期间中都向斜组成。带有明显的南亚热带气候属性。年平均气温15Co,高低山之间相差6~8Co,垂直气温分异明显。年均降水量1,066毫米。

河流
  金沙江从西部冒水乡入境,至东部楼东乡糖坊湾出境,流程93.5千米。岷江从西北部新发乡永康村入境,至东南部新发乡石盘村出境,流程9.5千米。另有较大河(溪)流23条,总长301.42千米,长年流水河14条,长247.5千米,时令河9条,长53.92千米。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西宁河1条,境内流程28.3千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中都河、龙溪河、富荣河3条,共长89千米;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的有鸭池河、聚福河、清平河、岩门河、李家坝河、福延溪、越溪河等7条,共长109.78千米。

土壤
  土壤以山地黄棕壤土为主,其余为少量潮土、黄壤土、红沙土、褐色沙壤土、叶岩土、冲积黄土夹卵石、灰棕紫色土。


旅游

  全县已查明的上点文物57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馆藏300余件,尤以明清古建筑、摩崖造像、古城、古镇、古街、古民居最为珍贵。保存完好的有明代建筑万寿寺、禹帝宫、万寿观、清凉寺、楞严寺。另有龙华古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明清古街、马湖古城、岩门龙氏山庄、八仙山大佛(世界第一立佛)及各类石雕、石刻艺术。


人口、社会保障及人物

人口
  总人口29万人(2004年)。

本土出生人物『以出生日期为序』
  军人·覃筱楼作家·张三才

客住人物『包括曾经生活过,以出生日期为序』
  。

领导人
  。


文化、科技及卫生

  屏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屏山即有人类居住繁衍,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分属蜀国和古僰侯领地。汉代属犍为郡道,朱提县。三国置安上、马湖县。唐宋属马湖羁糜洲,元置马湖府。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置屏山县,曾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拥有全市70%的国省级文物古迹,独具魅力的船工“金江号子”被欧美主流媒体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瑰宝”。屏山,三国文化、彝汉文化、金江文化交相辉映。
  文物资源丰富:全县已查明的上点文物57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馆藏300余件,尤以明清古建筑、摩崖造像、古城、古镇、古街、古民居最为珍贵。保存完好的有明代建筑万寿寺、禹帝宫、万寿观、清凉寺、楞严寺。另有龙华古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明清古街、马湖古城、岩门龙氏山庄、八仙山大佛(世界第一立佛)及各类石雕、石刻艺术。
  文化艺术:屏山地处彝汉杂居、川滇交汇结合部,特殊的地域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经文化部门收集编印成册的各类歌谣、谚语、民风民俗、民间故事有二千余件30余万字。颇具地域特色的龙灯、牛灯、狮灯、秧歌、书画及婚俗、丧俗等民风民俗文化得到发掘和提高,城乡文化活跃。
  四川省屏山县中学校:全县最高学府。1931年12月在沐川县成立,前身为屏山县三年制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迁至屏山县城,1984年更名为四川省屏山县中学校。学校位于县城东正街,占地面积2557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34平方米。1999年,有教职工88人,教学班20个,在校初、高中学生933人。学校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四川省屏山县新市中学校:1958年8月成立。学校位于屏山县新市镇场镇,占地面积15094平方米,建筑面积6180平方米。1999年,学校有教职工73人,教学班18个,在校初、高中学生777人。
  屏山县教师进修校:1956年成立,前身为屏山县初级师范函授学校,1980年更名为屏山县教师进修校。学校位于县城五桂街,占地面积3380平方米,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1999年学校有教学班三个,教职工20人,在校学生121人,主要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短期培训和学生的中师(广播)函授教学任务。
  四川省屏山县富荣职业中学校:学校前身为屏山县富荣初级中学校,1985年更名为屏山县富荣职业中学校。学校位于屏山县富荣镇场镇,占地面积25334平方米,建筑面积9130平方米。学校设有园艺、农业经营管理、农学等专业。1999年,学校有教职工56人,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38人。
  中共屏山县委党校:1979年恢复建校,位于县城东正街,占地面积4.68亩,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校内设常务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99年学校有教职工8人,主要承担县内各级各类党政干部的短期培训任务。
  中小学数量及在校人数:1999年,全县有小学校点239个,在校小学生24259人;有初、高中校点11个,其中单设初中8所,高完中2所,职业中学1所,在校初中学生8779人,在校高中学生774人。


美食和特产

  。


经济及资源

  2004年,全县GDP实现10.9亿元,总体上欠发达,但极具后发优势。

交通
  金沙江岷江黄金水道境内通航里程108.2公里,码头48个,千吨级货轮可直达上海;境内公路以国道213线和省道307线为主干,与县道及乡村道衔接形成路网,100%乡镇和80%的村通公路。
  县城从金沙江畔迁往岷江之滨后,以新县城为中心,将形成新的交通网络构架。新县城至宜宾空港、火车站仅半小时车程,并以约10公里的高速公路连接线与宜(宾)乐(山)高速公路对接,成为宜宾距乐山、成都最近的县城,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土地资源
  全县可使用土地面积 12.9万公顷,规划工业用地0.02万公顷,商业用地0.01万公顷,住宅用地0.15万公顷,农业用耕地3.0万公顷,林业、畜牧等其他用地9.72万公顷。

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有石灰石、煤、硅石、铜、砂金。石灰石和白云岩分布在龙桥乡附近,厚约 20~40米,总蕴藏量约1亿吨;煤矿分布于龙桥、冒水、新市一带,其中无烟煤储藏量约3亿吨、烟煤蕴藏量2200万吨;硅石主要分布于楼东乡、屏边乡,蕴藏量2000万吨以上;铜矿主要分布于龙桥乡,为辉铜矿和氧化的孔雀石、兰铜矿等,其品位为1.53%,厚度0.4~1.2米,储量为1700万吨;沿金沙江岩河交汇处均有零星沙金矿。

畜牧业
  畜牧业是全县重要的经济支柱,其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0%,是川南主要的产牛县。茶叶、柑桔、桐籽、杂竹的产量也很大。已完成世界银行贷款的造林项目。

工业
  工业以电力、采矿、酿酒、水泥、食品等为主。与上海联合化工厂、上海农药厂联合经营的县化工厂,年产黄磷近500吨。

农业结构调整
  着力培育茶叶、水果、魔芋、林业、畜牧五大支柱。茶叶面积达到6万亩,产量1,700吨,产值1,300万元;魔芋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芋角产量800吨,产值1,600万元;水果产量1,750吨,产值800万元;完成各类成片造竹面积9,800公顷;出栏生猪15.1万头、山羊5.8万只。

财政税收
  县委、县政府把财政税收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培植财源,依法强化征收管理,采取定期交帐,严格督查等措施。全年县财政总收入比1996年净增717万元。

林业资源
  屏山县是四川省重点林业县,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森林面积 50万亩,其中原始森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6.5%,境内有大量乔木林、竹林、经济林和中药材等。乔林:蓄积量149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117万立方,占78.5%;防护林25.5万立方米,占17.2%。竹林:有各类立竹21016万株,蓄积量23.84万吨。经济林:共计587.97万株,有乌桕、油桐、板栗、水果、桑树、棕桐、漆树、黄樟、白腊、女贞等林种。中药材:有169种,名贵药材有天麻、菌灵芝、麝香、熊胆等;大宗药材有陈皮、青皮、川子、金钱草、鱼腥草、夏枯草、官桂、五倍子等。

水力资源
  水能资源是屏山的一大优势,其蕴藏量达128万千瓦。全县的中小型水电站遍布各地。

资讯
  2007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1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46万元,自然增长4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17%。招商引资4.01亿元,同比增长6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61亿元,同比增长21.2%。外贸出口45万美元,同比增长143.8%。符合政策生育率 88.01%,人口自然增长率5.89‰。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345元,达到2,67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843元,达到5,683元。

  2002-5-25日晚,当上海的几名专家将初步方案“抖出”后,屏山县的决策者们一时茅塞顿开,该县县长周朝康当场拍板:“屏山旅游开发就按专家说的干!”根据专家们的初步规划方案和建议,屏山县近期旅游开发以休闲观光为主;下步规划将对位于境内高32m的“八仙山大佛”、建于明清的龙华古镇、细沙溪景区、打鱼村景区、清水溪景区等进行包装;令人看好的是,在征得省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将投资修建从屏山县城到龙华古镇并连接沐川、乐山的高等级公路,形成川南旅游大环线,使成渝等地游客在游毕峨眉山、乐山大佛后,取道屏山游览灵山秀水,风流古镇,并顺道前往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洞乡等处,再经自贡市、内江返回成渝等地。
纪实
  1. 2009-09-06日:渡江拍摄锦屏镇←论坛版
  2. 2009-09-05日(下):暮色人稀锦屏镇←论坛版
  3. 2009-09-05日(中):大小龙溪汇古镇──龙华镇←论坛版
  4. 2009-09-05日(上):世界第一高立佛──八仙山大佛←论坛版
  5. 2009-09-04日(下):即将淹没的古场──楼东场←论坛版
  6. 2009-09-04日(中):黄桷树下清凉寺←论坛版
  7. 2009-09-04日(上):万里长江第一镇──新市镇←论坛版
相关标签宜宾·旅游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9-09-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