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地理 Previous资阳市  资阳人地理Null
Previous上一篇
资阳人雷康/编


复原“资阳人
  享誉中外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出土半个多世纪了,在历史教科书和大小百科全书上,仅有文字记载,没有像“北京人”、“山顶洞人”那样的概念性形象,这无疑是一大缺陷和遗憾。所幸的是在四川资阳这片土地上就珍藏着比黄金更为珍贵的人类始祖信息。不少有识之士正根据这些信息探究揣测──
  1953年3月,春寒未消,在修建成渝铁路资阳九曲河一号桥墩右侧的泥坑里,当重庆大学张圣奘教授从刺骨的泥浆里捧出那具远古人类头骨化石之时,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就此展开,蜀人祖先之谜有了答案。时任西南军政委的邓小平、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极为重视,明示头骨化石送北京,由北京人的发现者,著名专家斐文中吴汝康等教授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于1957年出版了专著《资阳人》,为资阳人定了性,引起了全世界关注。
  半个世纪过去了,“资阳人”在人类史学上的价值没有改变,关心和研究它的人更是层出不穷。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的孟基林和民间泥塑师廖飞平就是其中的中坚分子,他们要为蜀人祖先造像!廖飞平是重庆云阳某公司的下岗职工,从小喜欢画画,酷爱玩泥巴,也没经过正规院校学习,但他自学成才搞泥塑,小有成就,后在资阳发展。
  一次闲谈中,他们随手翻阅一本画册,当那张有着35,000年历史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图片出现在眼前时,那张曾看过无数遍的图片从未像现在那样对他们产生刺激和震动,于是一个念头油然而生:复原“资阳人”!心意已决,他们一人负责资料搜集,一人负责塑材准备。为了对“资阳人”头骨有直观的感受,廖飞平找来女儿的历史书反复观看。雁江区文管所支持他们,拿出馆藏文物“资阳人”头骨化石复制件(全国仅存三件,分别在省博,重庆博物馆),让他们进行触摸和全方位拍照,测量数据。
  经过几天的图文资料研究分析,画草图,“资阳人”复原工作正式开始:一切都在夜晚进行,夜深人静,通宵达旦,渴了喝杯矿泉水,饿了到街口吃碗羊肉汤……现存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只有眉骨以上的上脑部分。资料显示,“资阳人”为50岁左右的女性,在“资阳人”发掘地现场,有大量的东方剑啮象、犀牛、箭猪、水马、鱼等化石,此人有可能是被猛兽吃掉,也有可能老死、病死,以仅存一颗牙判断,此人犯有严重牙病。
  “资阳人”应该复原成什么样的形象?是病中的老太太,还是弱不禁风的娇女?是年富力强之身,还是孩童之躯?
  孟基林廖飞平参考了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复原像,他更具有古猿特征,也参考了距今1.8万年的“山顶洞人”复原像,他完全具有现代人特征。“资阳人”介于两者之间,她更倾向于现代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新人。个体特征是顶结带、额结节突出,眉显脊显且相连,前额狭窄,鼻根部高而狭窄,是典型的南方人特征,无疑是蜀人祖先。
  一个人类祖先复原像的形成,除了忠实于他的个体特征外,更应该考虑他的环境特征,区位特征和精神风貌。严格说来,人类始祖复原像应该是一种概念性形象,他应该展示这类人的精神风貌、人文特征、社会学和美学意义。
  综上所析,孟基林廖飞平在复原蜀人祖先“资阳人”时,突出了以下特征:一、男性化特征。在当时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男女体型特征应当是很小的。二、刚毅的特征。要同猛兽和大自然作斗争,没有刚毅的性格,仅存纤柔之躯绝不行。三、王者风范。可以设想,50岁的她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面对猛兽或异族的侵袭,她显得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四、年富力强。哪怕她就是病死的、饿死的、老死的,要展示的都该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年富力强的“资阳人”形象。五、母亲形象。50岁的远古女性,她应该像罗中立的《父亲》一样,是南方人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的母亲。六、美感特征。刚毅、王者风范、年富力强且饱经沧桑,和她在古人类史上仅有的女性特征,最终体现在一个美字上,美是沟通世界的桥梁。
  孟基林廖飞平对照图片,研究资料,通过十几个昼夜的十数次修改,终于完成了“资阳人”的复原胸像。
  “资阳人”复原像泥塑小样完成后,首先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资阳市文化局局长吴秀英表示,“资阳人”的复原,是一件好事,应当以此为突破口,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从复原雕像入手,完成群雕、组雕和资阳历史名人系列雕塑,作为博物馆、文化广场、“资阳人”主题公园的主体形象,力争三到五年时间打造出资阳文化品牌。

给“资阳人”建个家
  我国出土的第一块最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资阳人”头骨化石,在出土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可望有一个安稳的“”。
  资阳市政府经过充分论证,同意将“资阳人”博物馆建设纳入资阳市“十五”规划。
  1951年3月,正在成渝铁路建设中进行文物勘探的著名考古学家·张圣奘,在资阳县城西九曲河畔偶然发现了一颗人类头骨化石,同时发掘出土了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大量乌木化石和一颗骨针。经权威鉴定,这颗头骨化石是我国出土的第一块最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女性,年龄50岁以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人类型,即所谓的“真人”,比中国山顶洞人更原始,比广汉三星堆文物更久远。由此被国务院正式定名为“资阳人”。这一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中外,“资阳人”从此声名远播。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作为资阳和四川的著名文化品牌,“资阳人”的保护、研究、开发几乎是一个空白,“资阳人”出土遗址已经荡然无存。
  建设“资阳人”博物馆,是资阳人民多年的愿望,许多有识之士不停奔走、呼吁。在去年4月召开的资阳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由熊大礼代表领衔、19名代表联合提出议案,要求把“资阳人”博物馆建设列入资阳市“十五”规划,引起高度重视,大会主席团决定将此作为唯一一件议案交办处理。资阳市政府雷厉风行,责成有关部门专题研究,“资阳人”博物馆被正式编入市“十五”规划,市建环局落实选址问题,市文化局专门向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作了汇报,得到肯定。拟议中的“资阳人”博物馆,将集中收藏、整理、研究和展出以“资阳人”头骨化石等远古人类化石为代表的馆藏文物,全面反映资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资阳建设和发展的新成就、新形象,成为新资阳标志性工程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相关标签资阳·旅游
回目录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9-09-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