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历史 | ![]() | ||||||
2002-3-27日(下):名相故里观音寺 ⊙雷康/编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午饭离开“新津汤锅店”后,我决定骑自行车去观音寺采风。 我独自沿着新津县到蒲江县的公路“新蒲公路”前行,公路一边是南河,另一边是天社山、九莲山,一路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我边拍边行,一会下车拍山、一会下车拍水,悠哉游哉。在明媚的春光里,身入画中、眼入画中,心也随之入画中。 ![]() ![]() 在一块空地上,放蜂之家吸引了我,以远景中的老君庙为背景,拍摄了一组养蜂照片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2048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4:00:42 ![]() 南河望娘滩上的一渡船。这一带河面宽阔,水流平缓,风光秀丽,是连接几个主要景点的纽带和黄金水道,这是川西坝子有名的南河风光带。流传甚广的《聂龙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1940-12-22日,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顾颉刚先生就曾泛舟河上朝拜观音寺,被这里的山光水色,竹林农舍,平畴沃野,田园风光所陶醉 地点:南河·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4:32:22 荡舟捕鱼,渔歌悠扬,令人心旷神怡。如今,两岸的茶馆、河鲜美食独具特色,别具风味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南河·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4:39:50 ![]() 到了余渡渡口后,就看见路的左边有一“莲华接翠”牌坊,属九莲村,由此前行约1.5公里即到观音寺。此地的九莲山亦名平盖山,海拔高度500米左右,前临南河,山势起伏环卫,形如九朵莲花。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之地的鹤鸣山创立道教后,为方便教化共设立二十四治(教区),中品第八平盖治便是这九莲山。据宋代·张君房所著《云笈七签》的『卷二十八』所载:“第八平盖治,山在蜀州新津县,去成都八十里……”自汉晋以来,佛教由中原传入巴蜀,使开端于本土的道教日渐式微 地点: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4:45:56 ![]() 山门,上有一匾,上书“九莲胜景”。到了宋代仁宗庆历四年(1043),这个风水极佳的小山村诞生了一位宋代宰相──张商英(1043~1121),张号无尽居士,为临济正宗黄龙禅系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真觉禅师(1044~1091)法嗣,主张释道儒三教合一。其后人舍宅为寺,在张圆寂60年后的宋代淳熙八年(1181年),终建成现今的观音寺 地点: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4:55:42 ![]() ![]() ![]() 摸“福”。观音寺元末毁于兵火。明代景泰年间,僧人碧峰、福宾等发起在旧址上重修殿宇,初具规模。成化年间,明代宪宗朱见深曾派御用监扩建,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完工,共建殿宇12重。明末清初,寺庙又遭兵火,仅存观音、毗卢、天王三殿;清代康熙、乾隆、道光时期又进行过几次培修。咸丰年间,寺庙又遭毁损,仅存一二。同治、光绪年间,道秋和尚来此,又恢复殿宇10重,始称“十方丛林”,仍红墙碧瓦、古柏参天,十分壮观。解放后,该寺于1956年被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十年浩劫中又遭到严重破坏 地点:观音寺·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5:13:00 ![]() 毗卢殿又称壁画殿,以该殿两廊近90平方米的壁画艺术而闻名于世,为观音寺的镇寺之宝。殿内两侧壁画为十二圆觉,后壁为“香山全堂”,绘于明代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两侧壁画共6铺12幅,每幅高约3米,宽2米,全是工笔重彩,以生漆、石膏、朱砂、珍珠粉为基调,同时使用了沥粉贴金,整个画面显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地点:观音寺·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5:13:08 ![]() 在毗卢殿呆了近二十分钟,里面光线太暗,无法很好欣赏,更无法拍摄。出得殿时,一老尼XX法师步履蹒跚地拄着拐杖过来,见我手里提着相机,还唠叨着:“不能照相……”我所知,观音寺自民国就是由女尼掌管,现任当家也是隆莲法师的弟子 地点:观音寺·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5:31:40 ![]() 观音殿最里一幅长联为隆莲法师撰写。殿内的大型泥塑、壁塑均系明代成化年间的作品。大殿正中的普贤、观音、文殊三大士塑像,高约5米,神态端庄肃穆。两侧木龛内有高约2米的46尊罗汉塑像,其造型多姿,或托腮沉思,或喜形于色,皆尽神态各异之妙。两厢罗汉背后有群塑五百罗汉,更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殿内抱柱上共有飞童24个,个个塑得眉清目秀、天真活泼,极富稚童神韵。三大士座前还有三座高约3米的五台叠石及刻着各种神像、云纹和卷草的镂空石香炉。另有两个石刻昙花宝瓶也是明代嘉靖年间留下的文物 地点:观音寺·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5:32:12 ![]() ![]() ![]() ![]() ![]() 永兴场口,这是永商镇的前身乡政府的所在地。从观音寺出现后,我的游兴未减,继续向前骑行。记得儿时,约1970年前后,我曾跟外婆坐船来过一次,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查县志,永兴场距县城12公里,临南河。清代三乡十支时,属太平乡场镇;民国区段制时,为上南四区、第五区区所驻地,保甲制时属永商联保、第三区区所驻地。场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因有伏虎寺,名猫猫场,后改名永兴场,取“永远兴旺”之意。集市沿山麓修建,成磨盘状,人口近三千。新(津)蒲(江)公路穿场而过。邻县彭山、邛崃、蒲江之农副产品在此集散,是县境西南部的重要农贸中心市场。解放前以木柴、竹、木制品交易为大宗,由南河水运至县城,再转销成都。后因山林破坏,木柴、竹、木制品大减。附近生产红萝卜,运销重庆,场口建有水电站,供灌溉和民用 地点:永商镇·新津县·成都市 时间:2002-3-27 16:30:54 ![]() ![]() ![]() ![]() 晚上,我依旧住在毛根儿朋友·卢斌的别墅里。 算来,今天是我第三次来到观音寺。第二次是在2001-5-29日,中午毛根儿朋友·焦景青请我到龙王渡的桥边吃资格的黄辣丁;下午,焦景青开车陪同我到观音寺拜访了新津县文管所驻寺的颜开明先生,受益颇多。第一次是在1974年(大约)的春节期间,毛根儿朋友·卢斌及其父母、我及父母等人骑自行车一同到观音寺参观,卢斌还带了一只打鸟的气枪,记得当时寺庙一片荒芜,有些地方房顶无瓦,我们是从寺庙两侧围墙的破墙洞钻进钻出的,因大殿被锁,并没有看到壁画。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