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纪实 2003年 • 2003-10-5日:兴衰沧桑磁器口 | 历史 | |||||||
2003-10-5日:兴衰沧桑磁器口
⊙雷康/编 感谢“立邦漆”重庆公司总经理雷理热情接待。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昨天傍晚,在结束武隆县的采风后途经重庆市,我寄宿在朋友雷理位于龙湖花园的家中。今天一早起来,雨还在不停地下,待中午雨小些的时候,雷理驱车陪我前往慕名已久的磁器口采风。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城西的嘉陵江畔。自明代、清代以来磁器口古镇名扬巴蜀。昔日这里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为重庆市下游物资集散地。那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走出马路旁边的临时停车场,我便看到新修建的青石大牌坊。黑底书写的金色“磁器口”三个字,在乳白色的雾中,宛若仙境。站在磁器口,幽远的青石板路蜿蜒延伸视线,一溜溜古式建筑纳入眼里,心开始微澜,举足间竟变得轻柔,惟恐从梦中醒来…… 游走小巷中,残墙断壁扑面而来,“初一十五庙门开,烧香拜佛请进来”,昔日“九宫十八庙”已随着岁月流失在嘉陵江古老的传说里,而唯一幸存的“宝轮寺”依稀窥出当年香火旺盛、僧侣300多的恢宏气势。在这个唯一幸存的大雄宝殿里,用指尖触摸着一丝腾龙藏匿的气息,叹传说中的明代初年朱元璋之孙朱允炆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后削发为僧隐匿于此的宿命!恍惚,巷内书声四起,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吴宓高昂之声穿梭云际,古镇的神秘荡漾心底。 雾一点点淡下去,太阳一点点露出来,整个小镇也慢慢苏醒过来,游人也渐渐汇聚过来。看惯了都市里商业区的钢筋水泥割离的天空后,闲步古镇的泥墙青瓦间,竟别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有院落,水井,小径,果树,鸡鸭狗,还有浓浓的炊烟味。和煦的风从耳边吹过,心霎时如止水,一向忙碌纷乱的日子也就在风有意无意的抚摸中平静下来。在这里,原本浮躁的风,也随着青石板上的脚步变得静默。 闲坐在古镇的茶馆里,听年老的说唱大师乡音百里,想千年古镇昔日的茶馆,围鼓、清音、竹琴,俗人雅客共座一起,看水手、袍哥大摆龙门阵,见徐悲鸿、丰子恺、丁肇中等人谈美究学,添雅俗共赏的逸趣。 站在嘉陵江边,耳边似飘进“船公的号子”,旧时的繁荣,呈现在眼前。古镇磁器口有12条街巷,街道大多是明清建筑风格,街道由青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当年,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在此集散中转,重庆城的一些大商客在码头设店收购。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古镇的各条街巷成了各类交易物品的场所,因而街巷的名称直白醒目,如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猪市、米市、盐市等等不以枚数,从这些街名中就可以窥见昔日古镇作为大码头的繁荣。一位老人告诉我,在重庆作为陪都时期,码头上从早到晚,水陆两路,商旅川流不息,装卸搬运,络绎不绝。行商坐商,批零量购,货畅其流的热闹场景,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老重庆”的记忆里。当年留传这样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简直就是一个“小重庆”的缩写。 “人事有兴衰,山川有沧桑”,青石板铺就一世的繁荣和千年的回忆。同行的朋友买了一袋油炸的“麻花鱼”吃起来,我仿佛咀嚼古老和现代的美食,如今的古镇,风筝在天边飞舞,影动嘉陵江水;孤高的画者继续着悲鸿的梦想,固守古镇的清寂;心高的女孩在窗棱里挂满自己的刺绣,惊艳古街巷景;吊脚楼间“毛血旺”,用世俗的美味诱惑行客;古惑仔精心雕树刻根,让梦在时尚和古老中唯美。小镇熏香的古风散发独特的韵味,使你沧沧然、欣欣然、悠悠然地踱步于城中的美景! 我已走出古镇,我能走出回忆吗? 《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与川东地下党接头的店铺鑫记杂货店,看过著名《红岩》小说的都知道,这是华子良同地下共产党接头处。店铺门口有华子良的铜像,据书中讲,华子良因为装疯获得了监狱警察的信任,因此可以在特务的监管下到镇上买菜,担盐巴,挑酱油,利用这个机会与川东地下党接头,提供情报 地点:磁器口·沙坪坝区·重庆市 时间:2003-10-05 12:35:06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