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纪实 2003年 • 2003-11-6日:火井老宅打铁匠 | 历史 | |||||||
2003-11-6日(下):火井老宅打铁匠 ⊙雷康/编 首先感谢作家韩蓁老师和市风景旅游局的刘世祥主任与我同游平乐镇,并致谢邛崃市风景旅游局为这次采风所提供的大力支持。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位于成都市西南100km的邛崃市(古称临邛县)火井镇一带,蕴世藏着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中叶,这里的人们就开掘了世界上第一口天然气井,利用长竹引气煮卤水,制造井盐。这种操作简易,产量高,成本低的生产工艺,即是我国许多古代文献中屡书不绝,交口赞誉的“临邛火井”。它比西方最早使用天然气的英国要早1,800年,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古代的临邛,是巴蜀井盐生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战国末期,秦蜀郡守李冰“穿广都(今双流县东南)盐井诸陂地”(《华阳国志·蜀志》)后,井盐生产日见繁荣。所谓“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左思《蜀都赋》)即是当时及其后蜀地发达兴盛的井盐业最生动情景的描绘。临邛的井盐产量极高,生产技术先进,[西汉]时就在这里设置盐官进行管理。临邛火井的发现是与井盐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为人类伟大的创举都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完成的。当人们在天然气蕴藏丰富的火井江(古称布濮水)畔挖掘深井时,往往会发现井中冒烟冒火,于是就引取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卤水,临邛因之而成为世界上首次使用天然气的地方而闻名中外。《初学记》卷七引《异苑》说:“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盛则赫炽,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盛。”[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是对临邛火井的最早记载,他描绘当时临邛“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气象十分壮观。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更具体地记载“临邛县……有布濮水来合文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利用天然气煮制井盐,不仅省用燃料,而且产量较高,在古代手工业制盐史上不能不说是一次革命。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许多学者都已经认识到了。《蜀都赋》刘逵注释中就曾记载道:“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即柴炭火)煮之,不过二、三斗耳。”《华阳国志》亦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 临邛火井的盐业生产一直延续到南宋。天然气的长期旺盛,给产地的经济带来了繁荣。历史上,除在汉时就置有盐铁官监护盐业,督课纳税外,其后又在此建置火井镇。[隋代]至宋还建置了火井县。大约南宋时因天然气用尽,盐井已封,产量大减,临邛火井方成为历史的陈迹。 离开李家大院后,天色已晚,但我的兴致还没有减,于是在返回邛崃市的路上,我们在火井镇稍作停留。市风景旅游局的刘世祥主任带韩蓁老师和我到位于河北街10号的镇卫生院采风,镇卫生院原是邱宅“海屋”,建于1934年4月,座北向南。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平面呈二进“日”字行四合院,整体采用悬山式砖木结构。门楼为民国初年典型牌坊式建筑,中堂与前厅对称,一进为一楼一底,后院(二进)单层小青瓦木结构,前后院皆有天井。建筑供型西式花窗,枕头、窗楣泥作装饰均仿西式,是典型的中西式结合民居。 小沟边的吊脚楼。从卫生院出来后,韩蓁老师、刘世祥主任在车上等我,我则沿着河北街采风。古镇现存有清末民初的一条古街河北街,长约1500米,街上一半以上古屋保存完好,重要老建筑除了刚看过的镇卫生院外,还有陈氏旧居(现火井镇政府)、女子学校遗址(建于1913年,是邛崃乡间第一所女子学校)、金台山、九龙桥、腾龙桥、回龙桥、文武桥遗址、老县衙遗址、清代乾隆戏台遗址、火神庙遗址等和见证火井古镇的古榕树。因已近黄昏,且还要赶路,只有等以后再来细查了 地点:火井镇·邛崃市·成都市 时间:2003-11-06 16:45:50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