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历史 | ![]() | ||||||
2004-2-29日(下):羌族洋芋糍粑店 ⊙雷康/编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在羌区,唯有一种小吃令我一想起就垂涎欲滴。从簇头寨坐面的返回县城后,肚子很饿,才发现还没有吃中午饭。走到威州中学前的三岔路口,见一牌子上印“洋芋糍粑店”,立时来了食欲。 洋芋实为土豆,因其生长在地下。如同洋葱、洋蜡、洋火、洋酒、洋妞等等泊来物一样,被排外的祖宗们加了一个“漂洋过海”的“洋”字。洋芋的学名叫马铃薯,原产南美洲的安第山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开始欧洲人认为它有毒,只作为奇花异草栽培观赏,而且还给它取了个使人闻而生畏的名字──“妖魔苹果”。后来欧洲发生饥荒,有一位名叫法尔孟切的法国药剂师,一方面自己亲自种植、食用土豆,还写文章给予介绍,邀请名人绅士他用土豆制作的佳肴宴会,土豆从此作为一种粮食而被欧洲人普遍接受。 土豆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优质纤维素,能抗衰老,能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对治疗胃溃疡、习惯性便秘等疾病有裨益,兼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当今,巴蜀各地都出产洋芋,看来并不稀奇,然而吃法并不一样,平坝地区多作为蔬菜食用,最常见的是炒土豆丝;羌族和嘉绒藏族地区既是蔬菜,又是主食,洋芋糍粑更是山里人非常喜爱的食品。 洋芋糍粑,据我考查,是岷江上游一带羌族对洋芋作为主食的一种讲究的吃法。制作时先将土豆煮熟,剥皮,然后放在石对窝里用力捶捣,舂成又粘又糯的粘稠糊状物,然后再打成糍巴,放在锅里面煮成半成品贮存。食用时切成块状煮入酸菜汤内,然后盛碗,各人吃时再根据各自口味放入精盐、红油辣椒或伴以蜂蜜、炒黄豆面等作料,入口爽滑,美味无比。 ![]() ![]() ![]() ![]() ![]() ![]() ![]() ![]() ![]() 洋芋越打越稠,其筋丝越来越长。如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不会相信平时一咬就散的洋芋会变成如麻糖般一样好的筋丝。渐渐,洋芋砕块变成了洋芋糍粑。随之,击打洋芋糍粑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因为洋芋糍粑将木盅棒和石对窝强力地粘合在了一起,要提起木盅棒变得越来越用力……最后,换上了老板亲自击打,高举重击……但见木盅棒举起时洋芋糍粑被扯起一尺多长,宛若一条白练 地点: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4-2-29 17:28:48 ![]() 望着端上桌的洋芋糍粑,想起了我曾听的一个羌族女子告诉我的羌族丈母娘选女婿的故事:羌族是个类似半母系社会的民族,结婚都是男到女家,妇女在家里具有很高的地位。准女婿到女家,首先就要过击打洋芋糍粑这道关,因为这是考验男人腰力的试金石,如不好,怎么做爱?怎么能子孙满堂喃 地点: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4-2-29 14:55:33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6-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