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纪实 2006年 • 2006-6-27日:孙静轩骨灰安放 | 历史 | |||||||
2006-6-27日(上):孙静轩骨灰安放 ⊙雷康/编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昨夜接到消息,说今天要安放孙静轩先生的骨灰盒,8点钟在四川省作家协会大院上车。昨夜有饭局,近凌晨2点才回家,又上网到3点过才睡,怕醒不过来,我把手机闹到7:20分。 清晨被闹铃叫醒后,我提前一点来到省作家协会,上了作家协会的奔驰小面包车,因车上放了许多花篮,只坐了我们6个乘客。 孙静轩的陵墓占地约40平方米,碑石为一方巨型红色花岗石,象征诗歌生命生生不息,墓志铭为孙静轩自撰的生平自述。碑石一侧立有一尊银色大理石火炬手柄,其上为孙静轩头部青铜雕像。火炬手柄上镂有已故作家黄化石为孙静轩写下的一行诗句──“半生烈火半生狂”而改的“一生烈火一生狂”。 2006-6-30日是孙静轩逝世三周年的日子,为何提前了喃,我当时问了孙静轩的夫人李平老师,原来这是风水先生定的日子,今天适宜落土为安。 载着大部队的大巴车到了,孙静轩的夫人李平正摆弄着一个胶片相机,右侧的鄢家发正在指导怎样使用。一看到我,李平立时说到:“小雷来了,有你就行了”,以后就再没有看到这个相机露面,我也是今天来宾中唯一的摄影者。左边的是诗人·嘉嘉 地点:孙静轩墓·长松寺·龙泉驿区·成都市 时间:2006-6-27 9:06:32 在今天盖棺论定的日子,孙静轩一生的评价将会怎样?左起:XXX、谢庄、徐康、周锡光、杨远宏、XXX、宋玉鹏、XXX、XXX、XXX、钟祥荣、李自国、孙建军 地点:孙静轩墓·长松寺·龙泉驿区·成都市 时间:2006-6-27 9:08:46 生平自述 孙静轩/文 上帝降我于人世是一个错误。他让我诞生于一个不幸的时代和一个不幸的家庭。因此,命运注定我要受苦,背着十字架走向地狱。 我的童年在饥寒中度过。八岁开始流亡,备受战乱之苦。十三岁当兵,经历了两次战争,战争中杀过人,至今仍忏悔。 十九岁时,时运转机,先作记者,后任编辑,兼事文学。一九五三年,入中央文学研究所深造,受教于艾青门下。业满后任职于重庆作家协会。陆续出版了几本诗集,渐有名气,被誉为“海洋诗人”,活跃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诗坛。此乃一生中的“黄金时期”。 一九五八年,时年二十八,运交华盖,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押送农村劳改。历时四载,烧过窑、打过鱼、当过伐木工和炊事员,几次大难不死。一九六二年归来,已是妻离家散,一贫如洗。幸而本性未改,诗心不死。 炼狱二十年,重返诗坛。虽是天命之年,但才华依然,锐气不减,遂有大量诗作问世,世人认为是最活跃的诗人之一。所著《黄河的儿子》、《七十二天》、《母亲的河流》、《抒情诗一百首》、《孙静轩抒情诗集》颇受读者赞誉。无奈本性率直,不达时务,拙作《一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游荡》一经发表,立即受到严厉地批判。遂又一度沉默。 自省写诗四十年,难悟诗之真谛。近年始得诗家之道,所著《黄土地》、《黑色》、《这里没有女人》,自觉已达新境奇界,八七年访欧时,备受好评。 数十年坎坷,深知世道不公,诗界不公,固而甘于孤寂,独自向隅,自成一体,自称一家,傲然于一切。 天命之年早过,却不知天命,常以“侠气、豪气、仙气、匪气集于一身”而自豪,遂常获罪于人。知我者均叹曰:天性难改,悲剧也!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