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历史 | ![]() | ||||||
2006-7-2日(上):学者研讨羌文化 ⊙雷康/编 祝贺首届“中国汶川古羌文化节”圆满成功!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今天是“羌文化研讨会”,我这次吼着闹着要来汶川县,多半也是冲着“羌文化”而来,并非图昨日的闹热。一心想成为民俗专家的我,怎么能失去向专家学者们学习取经的机会喃?一个自学的人,想看看真正的系统全面研究学问的人是怎样在做学问的,是用怎样一种心态来做的…… “文化”是一个用烂了但近年又开始时髦的词,近来,我接触的用“文化”冠名的活动有“佛教文化节”、“道教文化节”。按我的理解,这些活动用“文化”,是为了避忌宗教色彩太浓,而想突出其扩散的、融入民间的世俗文化,这有点舍“皮”谈“毛”的无奈。而羌族加“文化”却不同于宗教加“文化”,因为羌族现今就几乎没有“文化”,还是让我枚举几个现象吧!一是羌族作家少,所出的有影响的作品少。前两天在网上我谈到了两个羌族作家是顶尖的,就反馈回信息说我的不是,但我还是认为,他们的作品也许有不足之处,但他们确实是顶尖的,因为除了谷运龙、雷子外,我就没有接触到更多的羌族作家。二是音乐作品很少,原本想为我前期的纪实找首羌族歌曲,用“羌族”搜索音乐只有这四首“羌笛悠悠”、“白羊绕山岗”、“酒歌”和“羌族”MP3。三是书法绘画我只知道一个蓝寿云,而当一个藏族人写了个蓝寿云的宣传文章后,却有羌族人不满,说写的不够全面,哪你们为何不写喃。四是羌族妇女的教育程度较低……我还能例举出很多,但我现在都有些诚惶诚恐,生怕我犯了国家的民族政策错误!其实,我很想找个羌族老婆,做羌族人的女婿,今天晚上在迎宾馆的餐厅里喝酒时,众人作证,我还请杨国庆帮我找羌族老婆哩。 今天的“羌文化研讨会”由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民族研究会、汶川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羌文化研讨会”分成五场,上午两场,下午三场,前四场每场5个人发言,分别由一个学者来担当主持人。 ![]() ![]() ![]() 从二楼大会议厅的窗户望出,楼外是一片岷江边的风水宝地,一个小小的营造舒适的、有健身器材的庭院。本应供民众休闲的公众地带,却有围墙阻隔,只有一个老人孤寡在景中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8:25:08 ![]() “羌文化研讨会”开幕,汶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廖敏致词。开幕式由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四川省民族研究会会长袁晓文主持,左起:高志明、廖敏、杨吉生、蔡世勤、肖晓军、潘玉成、王蕾、袁晓文;附:主席台左边还有一位没有拍摄到,她是蒲进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8:37:26 ![]() ![]() “羌文化研讨会”会场一角,此时听众还不多,慢慢陆续增加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2048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8:51:22 参会代表合影,第一排左起:蒲进、罗雄岩、高志明、林向、杨嘉铭、侯光、廖敏、蔡世勤、肖晓军、潘玉成、杨吉生、李绍明、袁晓文、王蕾、刘辉强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024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9:00:40 ![]() 袁晓文、蔡世勤和李锦合影。蔡世勤是四川省民委副主任、著名的“新羌王”。袁晓文和李锦是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正副所长,是“羌文化研讨会”的负责人。合影后,袁晓文因明日要去美国做“羌文化”的研究,今天必须赶到北京而提前返回成都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9:04:06 ![]() 林向,是冯汉骥的唯一研究生,三星堆的主要发掘者之一。这是我十分尊敬的教授,认识他是在2002-12-27日,当我向林向教授介绍了自己后,请他移步过来照相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9:09:56 ![]() ![]() ![]() ![]() ![]() ![]() ![]() 两场之间有个10分钟的休息时间,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法国教师、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吴天德、李绍明正在交谈。据说这个法国人为了研究羌族,申请到阿师专任教,以便研究。又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文化事业当作她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其间,我接到龚学敏的电话,说中午请我吃饭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10:39:48 ![]()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石硕教授讲话,标题是《关于青衣羌南下的时间问题》。研讨会第二场开始,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副院长王川教授主持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10:41:12 ![]() ![]() ![]() ![]() 涂雅丽、梅雯欣、王宇、罗晓庆合影。龚学敏又打电话来,说吃饭地点已定,请梦非、杨国庆和我赶紧过去。出来接龚学敏的电话时,又看到了三位志愿者和县团委的王宇先生,昨天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出于敬意,请他们一起照了这张合影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11:19:20 ![]() 阿坝州文管所所长陈学志讲话。随后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显丹研究员讲话,标题是《岷江上游考古》。2005年3月,陈显丹等七位考古学家经过对汶川县的萝卜寨进行考察论证后确定“萝卜寨在四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生活,两千年以前萝卜寨就是一个以羌民族为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中心。”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11:19:20 ![]() 杨国庆和美女记者碰杯,这位美女就是昨晚我拍摄的。都在研讨会上的梦非、杨国庆和我一起打的来到岷江对岸的红军桥大酒店的一个包间,龚学敏解释因大包间都被提前包了,只有大家挤一下了 地点:红军桥大酒店·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12:37:46 ![]() 在杨国庆和另一女记者干杯时,梦非拿出本是准备送给龚学敏的、他的新书《人文羌地》送给在座的美女记者们。席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热情的汶川县委宣传部部长杨朝宇过来敬大家的酒,并说今天他做东。在研讨会的主席台上,有“杨朝宇”的座位牌,原来他在这里陪媒体记者们。希望哪天,他到成都时,我来请杨部长 地点:红军桥大酒店·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12:38:28 ![]() ![]() 合影。左起:XXX、香港大公报实习记者彭庆华、龚学敏、《四川日报》『旅游天地』栏目主编刘理科、《四川日报》驻阿坝记者站记者松涛、梦非、杨国庆。合影后记者们返回成都,龚学敏等返回马尔康 地点:红军桥大酒店·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7-2 12:42:12 大禹故里、熊猫家园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7-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