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纪实 2007年 • 2007-4-18日:庆祝《星星》创刊50周年 | 历史 | |||||||
2007-4-18日(上):庆祝《星星》创刊50周年 ⊙雷康/编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今天,是《星星》的生日。上午,四川省作家协会在省作协八楼会议室举行《星星》诗刊创刊50周年纪念座谈会。 创刊于1957年1月的《星星》诗刊,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歌刊物,50年来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据悉,《星星》诗刊被评为“国家级文学类核心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并荣获“国家期刊奖”、“国家重点社科期刊奖”。 四川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诗人·曹纪祖,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何开四,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新上任的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勾春平已进入会场,等待庆祝《星星》创刊50周年座谈会的举行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9:36:22 《星星》诗刊原美术编辑、版画家·甘庭俭,何开四,四川省作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刘鹏,诗人·叶延滨互致问候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9:40:41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的意西泽仁按时来到会场就座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9:42:20 今天的来宾中有位重要人物,他就是《星星》诗刊的四个创始人之一的石天河,此时,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尹世全正向他问候。前排左起:石天河、尹世全、白航、木斧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9:46:36 叶延滨与过去的老同事们愉悦交谈。左起:叶延滨、曹纪祖、陈之光、赵智、罗勇、钟庆成、巴金文学院创作室主任马平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9:49:18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金文学院副院长傅恒等领导主席台落座,座谈会即将召开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10:03:19 背起《星星》去乐山 ⊙蓝疆/文 《星星》这个闪光的名字,在它被淹没了19个年头之后,终于在1979-10-1日这个金色的日子──祖国建国三十周年大喜大庆的日子,“老树逢春花再发”,正式复刊了。 当我手捧这本复刊号《星星》,见它封面:繁星满天,光彩依旧;封里:诗家云集,群星璀璨。真乃我国文坛、诗坛一大幸事,一大盛事也!怎不令人心喜欲狂,敞怀高歌呢! 《星星》复刊号是印出来了,可是它的发行渠道,并未通畅。万事开头难,这是难中之难。以前,《星星》的发行,是成都市邮局。这时,他们还没接手。陈犀同志和我,都去跑过、谈过,都没结果。初印二万册,怎么发送出去?难题!后经四川文联领导同意,找来一位在文联机关做行政工作的小吴,“自办发行”。刊物一摞一摞的包、封、捆、写、付邮,完全的手工操作,慢、费事,还不一定能完全送到渴望者的手中。烦人,急人哪! 时在乐山任《沫水》文学杂志主编的诗人周纲(诗人是最为尊贵的称呼了,所以,在诗人二字之前,没有另加“著名”之类的美誉,所有的诗人我都一体对待。望海涵),他心热。听说《星星》发行的难题,便主动要求在乐山出售《星星》复刊号数百本。时间在1979年10月上旬。 按照周诗人的要求,《星星》的“负责人”白航,即派曾参明同志和我,捆扎,运送400册去成都市新南门汽车客运站,托运给他。 过了几天,周诗人来电话,说400册不够,还要增加300册。还说他已在乐山城区贴出特大海报,作了宣传,又已预告出售日期,要我们快速送去300册,必须在出售日期之前送到,不能失信于读者,等等。他说的这个出售日期,大概在一个星期天。这时离这个星期天,只有两天了。时不待人。曾参明和我又要求亲自送去刊物的任务。便又捆扎妥当,各人背上150册。赶火车(省钱)转汽车,去乐山。那时,曾参明大姐,已经50开外,夙有腿疾;我已50虚岁,体质素差。150册,约重30斤(我们称过,100册约20斤),背在背上,虽不说重负,但也不是像拿几根灯草那样轻巧。何况,那个时代的交通,道路,服务,都差。上车,下车,转车,哪像现在这样方便。记得转车途中,一道土坎横在我们面前,约二尺高,我走前面,上去了,可是曾却上不去,见她把一只膝盖跪在土坎边上,两只手扒在坎上,蹭了几次,脸都蹭红了都上不去。见她这等狼狈,我返回几步,将她背上的《星星》用力提起,她才跨上了这道难跨的坎。这时,我们都已汗涔涔的了,但,笑,仍然挂在我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的怨言。《星星》再度创业,人少,只有五六双手;事多,事杂,事无大小,都得我们几双手完成。多干活,不讲价钱,一切为了《星星》,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没有上级下级之分,都是如此。我们途中的这点辛劳,算得了什么! 就这样,周诗人需要的《星星》复刊号700册(包括托运的400册),在他预定的出售日期之前,全部送到他的手中。 周诗人有号召力,他早已邀约好一些文朋诗友,组成售书“志愿军”,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即在海报上预告的那个星期天,便在乐山公园门口的街心花园,摆上几张长条木桌,半圆形,《星星》复刊号便摆在乐山读者面前了。周诗人心细,安排曾参明和我去喝茶、休息。他就和他的售书“志愿军”上阵,去当完完全全的义务售书员了。据他后来告诉我们:购买的人如潮水般涌来,仅上午两个多小时,700册《星星》复刊号便全部售完,一本不剩。最有趣的是,最拥挤的时候,差点把围成半圆的木桌都挤倒了…… 可惜,当时没有现在这样的录像设备,没能录下当时当刻的“抢购”盛况,没法使我们再次回味、咀嚼这一现场景观,好生遗憾。但,乐山人对诗的热,对《星星》复刊的爱,周纲诗人和他的文朋诗友对《星星》的情,虽时光已经流逝过去了27个寒暑,至今,我的心上,仍保留着他们留给我的余温,余爱,余情!乐山,郭沫若先生的故乡,那块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从此,我对她,又多了一份留恋的情怀。 2006-8-10 《星星》诗刊创刊50周年纪念座谈会开始,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执行主编、诗人·梁平主持,主席台左起就座的有:梁平,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魏善和,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主编、诗人·叶延滨,四川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秘书长朱丹枫,吕汝伦,傅恒,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勾春平,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尹世全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10:04:41 会场一角,台下第一排左起:郎酒集团副总经理、诗人·李明政,四川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诗人·曹纪祖,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敦贤『缺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的意西泽仁,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徐康,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何开四,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陈之光『在后排就座』,XXX,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王骏飞,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平志英『缺席』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10:12:56 星星点灯照我今生今世 ⊙鄢家发/文 一 《星星》诗刊创刊五十年。 曲指一算,我在《星星》做编辑工作已二十六年了。 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星星》复刊。我来到《星星》这个诗歌家庭,共同经历了新时期中国新诗发展的全部过程。 近三十年来,来来去去。《星星》几经沧桑与变迁,但我仍做我的诗歌编辑,而且一做就是近三十年。我是幸运的,我想这是我与《星星》的缘份。 月亮走,我也走,我为星星提笆篓。我仍诵咏着我儿时的民谣。星星点灯。可烛照我的今生今世了。 二 去年冬天。 北京《诗刊》的林莽先生打来电话,约我为改刊的《诗探索》写一篇关于我自己写诗的文章。几次催稿,后来写了一篇《阅读敬畏与快乐》。 林莽是我结识近三十年的朋友,诗歌编辑同行。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从北京来成都看我(奔《星星》而来)。在大慈寺路30号省文联低矮狭窄的宿舍里,正直暑夏,天气闷热,有朋友自远方来,我仅用两个西瓜招待他们(好像还有牛波、石光华等),谈诗说文,彻夜灯明。 今年他伴老诗人牛汉来四川罗江诗歌节(由《星星》联合举办)。二十多年后,才得一见,双鬓白了,人也老了,但还在为春天的一缕诗奔忙。 三 掏句心底话,我对诗歌这种文本的阅读,总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在我多年的诗歌阅读及诗歌练习中,这种情结一直跟随着我,伴我而行。 我出生在长江边的一个河湾上,后来听外婆讲:生我的那天晚上,江里的月亮出奇的圆、出奇的亮、出奇的安静、一阵狗叫后,我来到这个世界。 小时候,我在我家的宅院阁楼里读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对诗、月光与江水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我的家乡,多大山,多云雨,又多激流险滩,巫山十二峰,夔门天下雄,依斗门望白帝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杜翁有一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让我幼小的心灵对诗歌最初的敬畏。 四 新诗百年(新诗不满百岁)。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新诗是年轻的,充满着活力和朝气。 《星星》五十岁,见证着新诗的来路和发展。她是新中国建国后的(创刊最早)第一本诗刊。 我念小学的地方是古万州西山太白书院的旧址,而念中学是太白岩下(万县三中原民国的女子中学)。太白岩曾是李白流放夜郎路径的寓所。李白、杜甫、刘禹锡、黄庭坚等留在石壁的墨迹。千年故地依旧。 诗人·何其芳的《预言》《画梦录》,是我在太白岩下,中学语文教师那儿得到的(她是何其芳的家人,给我讲了许多诗人的往事)。 尔后读郭沫若的《女神》,胡适先生的《尝试集》,读徐志摩、戴望舒、李金发、闻一多及艾青等诗人的作品。 先读古诗后看新诗,在这座多风雨的小城,寂寞年少,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诗意,《预言》里的跫音,伴随着我走过寂寞青春少年时代。 脆弱而忧伤、寂寞而美丽。我的新诗的临摹及练习。是从那时开始的。 习诗作文已快五十年了,在《星星》做文学诗歌编辑工作也近三十年。我对诗歌的阅读是沧桑敬畏而又愉悦的。但是,我想我对诗歌不缺乏敬重和真诚。阅读是快乐的,写作也是快乐的。 五 1969年,我的一首诗在报纸上公丌发表,当拿到变成铅字的文字,我从朋友那儿借来一辆破旧的轱辘小车,从城市的东门骑到西门,又从西门骑到北门南门的城垣。整整一个下午及黄昏,用轱辘车和风来消解我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此情景,仍记忆犹新。 后来,我将这诗悄悄读给我一位爱好文学的同学游洪厚。在成都一号桥小关庙石油招待所里(那里我们正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接受教育受训),让他分享我的快乐。他是《星星》的忠实读者,此后我们曾同窗共烛、抵足相眠,成了一生的文友。他一直关注《星星》。我在《星星》工作近三十年间,一些文学诗歌活动,如星星月月游及各地诗人朋友来蓉,他无偿地提供不少车辆食宿方便。那时候,写诗的人一般都较清苦。 六 回想那些年月,一个文学的追随者,发表点文学作品是极其困难的,在既无稿费,还要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我出身不好,因解放前夕家里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工厂,后来叫民族工商业,千不该万不该,父亲还买了十几亩土地)。还好,那些作品是我化名“春华”发表的。我暗暗不敢声张。 1967年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成都一家工厂工作。初涉一些文学活动,是从新诗开始的。那时我从成都市西城区图书馆里(开后门)廉价的购得了两套1957年创刊的《星星》诗刊(当时被列为毒草禁书)。 在徘徊迷惘的文化大革命时代,我逍遥运动之外,而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那时我躲在工厂的角落里,悄悄地一遍又一遍读完了整套《星星》(记得是四十六本《星星》,从57年创刊号到停刊号)如痴如醉,创刊封面上的李白举杯邀明月画象,诗情画意,唤醒我萌动的青春,生活的向往与梦想。后来,我到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里学习做编辑工作,编辑成都市《工人诗选》:筹办“浣花”文学小报。当时文化宫的喻维良老先生,是我文学最初的引领人。 七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作品被选载、获奖、还参加文学活动,被誉称“诗坛新星”“青年诗人”尔后到《星星》诗刊做编辑,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其间的酸甜苦辣,无奈与尴尬,沧桑人世,我都默默的分享承受,有怨而不悔了。 八 诗,也许就是一种宿命。 《星星》诗刊是当时四川文学界乃至全国文学界的一份传奇而又独特的诗歌杂志。《星星》亭刊已多年了,大家都很怀念。 1972年前后,复刊不久的《四川文艺》上刊发了几首我写石油的诗后,意外被通知到成都布后街二号文联。在古老院落的一间低矮的木板平房,我第一次见到诗人傅仇(曾做星星诗刊编辑;还有高缨、安旗等先生),我惶惶不知所措,他弯下腰为我冲上一杯热茶,他身材高瘦,戴着两个很深的白色镜,天下起了雨,他执意要借我一把雨伞,我很感动。十多年后,这位一生谨慎勤奋的森林诗人躺在病床上,停止了呼吸。那天正巧傅天琳到成都,我们一起去告别。我将他瘦长干枯的身体抱下床,此刻身上还带着微微祥馨的体温。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那把黑色雨伞。 打倒“四人帮”后,四川省文联筹出一期诗歌专号(诗传单),沈重和蓝疆先生专程骑着自行车到城外东郊的八里庄,向我组稿。当时我上完深夜班,昏天黑地地在宿合里酣睡,他们留下约稿信,带来了诗歌文学的春讯。 陈犀先生离世时,只留下一句话:告诉写诗的朋友们,我再也不能给他们写信了。他去世前半年的一次聚会上,我给他斟酒,他遗憾地对我说:再也不能喝酒了。蓦地,我感到一阵心凉。先生一生好酒好烟好诗,与酒诀别是一种痛苦,在与他交往的二十年中,他是一位敬业的好编辑。对作者热情诚恳,对诗对酒执着追求和爱好。1979年前的几年里,他时常叫上我:走,去喝上一杯,街头巷尾。那时文学与诗已呈现依稀曙光。《星星》复刊,我作为后学者来到编辑部,文学初见繁荣、诗友文朋聚会渐多,记得1980至1981年间诗人王燕生、周纲来蓉,先生拉上我一起喝夜酒,寒冷的冬天,没有寒冷的感觉。大家都已醉意,周纲掏出一叠叠《大渡河情思》的诗稿,而陈犀更是醉意朦胧激扬文字…… 还有一身正气的游藜先生,五十年代初,已是沙汀文学作品的评论,研究者,西南地区资深评论家。虽多经磨难,仍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人品如酒,仍洋溢正气和豪情。记得,我和他一起骑着自行车下印刷工厂的日日夜夜、冬去春来,为刚复刊不久《星星》的按时出版,总是熬到深夜。疲惫与寒风。回来后就在路边的小酒馆里喝上两杯,吃上两碗小面,心旷神怡(那时,他已是五十多岁了,还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病)。而与他共患难几十年的曾参明大姐是《星星》清苦清廉的管家,对作者善良热情,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曾婆婆。 九 诗是温暖快活的家。 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历经沧桑坎坷的白航、流沙河、孙静轩、陈犀、雁翼等相继返回《星星》诗刊。1979年后的七、八年间,无疑是新诗繁荣的黄金时期。在成都布后街2号的古院里,两棵铁树青翠葱郁,古径深许,一间木板大平房里的《星星》诗刊编辑部,接待了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家如严辰、公刘、邹狄帆、牛汉、陈敬容、唐浞、唐祈、邵燕祥、梁南、黎焕颐、叶文福、王燕生、韩作荣、陈永春、北岛、杨炼、舒婷、顾城、杨牧、老乡、林染、李琦、晓雪等及海外诗人作家。诗歌是温暖的家。《星星》以他独特形式为中国新时期新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主编白航严谨、宽容、大度、坚持诗歌创作的“百花齐放”,诗应该是诗,在诗歌面前人人平等。记得他曾为一句:新诗应离政治口号远一点,离生活近一点。而遭到不公正的误解和责难(不知谁打的小报告?)在“清理精神污染”时没完没了地检查,一夜间白发两鬓,双眼充满血丝血斑,差点失明,而那时我帮着他抄写检查,从这些文字透出正气与无奈。 白航今已八十高龄,腰板仍挺直,还时时关心着《星星》。前几年在送我的诗集上写道:“常忆同室编稿时”。那些难忘《星星》岁月,使我们难以忘怀。流沙河先生蒙难多年,那时刚从流落的乡间平反归来,住在一间编辑、写作兼卧室的简易平房里。一张破旧的竹藤长椅,蜂窝煤土炉上总是沸腾一壶水,桌上一杯很酽的茶,就在这室里,创作出新时期诗歌的重要作品和文章。为《星星》撰写了“台湾诗人十二家”“十二象”和“隔海说诗”等专栏。开海峡两岸文学诗歌交流之先河。那间小屋是我朝夕常去的地方,如《老人与海》《故园九咏》《太阳》等引起诗坛巨大反响的作品,是先生读给我们和讲给我们的。一些诗篇我应是第一个读者,从而受到很大鼓舞和启迪。 尔后,星星的那间小屋里,是诗人和青年作者常去聚集的地方,如贺星寒、傅天琳、叶延滨、李钢、骆耕野、袁永庆、培贵、柴与言、谭楷,以及吉荻马加、廖亦武、梁平、余以建、魏志远、杨然、周伦佑、石光华、张建华、李自国、雨田等一批更年轻诗作者。依稀记得杨然的一首长诗《一座铜象的诞生》是经先生之手修改而面世。而多年后,先生不再写诗,他把他多年收集台湾出版的书约数百册送给杨然,杨然获得这批诗歌珍本,暗暗自喜。先生看出我的心事,从中拿出几本给我,一本是台湾出版的《当代十大诗人选集》,是先生最早介绍海峡那边诗人所最早读到的诗选本。而后写出《台湾诗人十二家》载《星星》,1982全年12期上。“四人帮”受到审判。先生写了一首《北京正义路一号》的诗,伸张天地之正义。他还给我和骆耕野出题写作,那些诗歌的练习,让我受益而又难以忘怀。同室编辑,平等和睦,不分地位高低,同喜乐,共患难,大家一个心地扑在《星星》一个团结的集体,诗歌温暖的家。 十 《星星》创刊已五十年,已是知天命之年。 1957年为《星星》诗刊而蒙难近五十年的石天河、白峡等同志,以后再也没有回到《星星》,白峡已仙逝。 有一年,石天河老人用颤栗的手握着我:家发,《星星》的那些历史,清楚的人不多了。你要记下。我听后,心情沉重。 我想,诗歌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二十多年过去,《星星》老一代的编辑相继离去(有许多已去世了),我作为当时的一员,和他们一起走过那些难忘的诗歌岁月,至今让我时常怀想而又感到寂寞和孤独。 《星星》以后的变迁,随着时间推移,我想要回溯到诗歌黄金年代,似乎是不能,好景或不复存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星星仍在,火种不灭。 老一代星星人为星星做出了无私奉献与牺牲,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我想作为一名星星的人应该是多一些无私奉献,少一些索取。 一代一代的星星人的勤奋工作与新一代星星人继承和开拓,这正是星星希望所在。 十一 业守勤劬友交厚重 诗抒痛苦文写沧桑 前几年,沙河先生为我写下的两句话,一幅中堂的墨迹,我珍藏着并时时鞭策警示着我。 十二 六十年光阴一瞬间。 二十年前,我到《星星》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蝴蝶帆》到这本二十年后我在《星星》出版的《雪蝴蝶》这对蝴蝶的巧遇巧合我想也有她内在的无形的相联。 雪花如蝶,飞蝶如雪,冰雪如梦,蝶羽飞翔的梦是多么神奇而脆弱,就像我们行走的梦靥。 我想这两只蝴蝶的纷飞,在星空下,应该是真实的善良的而美丽的。 2006-8-2日 于成都大慈寺暑夏 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陈之光讲话,不同于《四川文学》创刊五十周年的座谈会的长篇叙旧,他今天话很短,叫大家不要忘了过去的老人,并提及几个人名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11:16:53 纪念《星星》五十年 ⊙石天河/文 《星星》诗刊从1957年创刊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2007年的1月,就是《星星》的五十周年纪念。《星星》创刊时,编辑部最年长的一位编辑白峡同志,已经在年前去世。创刊时的主要负责人白航同志和我,都已经是耄耋老人,去日无多了。我已经八十二岁,近年为老年疾病所困,一部《星星诗祸亲历记》,至今还没有完稿。假如一夕惊风,也许就完不成了。所以,《星星》编辑部叫我写点纪念文字,我觉得,能让我说几句,总比过去不让我说的好。 我想说的第一点,首先是希望现在的青年诗人和《星星》的读者,记住一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被含糊漏掉了的名词,叫“《星星》诗祸”。这个名词,过去一直不许我们提,因而是长期被遮蔽着的。但实际上,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诗祸。它由《星星》发表的一首情诗(曰白的《吻》)和一组散文诗(流沙河的《草木篇》)的批评与反批评发端,在“整风”突变为“反右”的风云反复中,酿成了一场涵盖四川全省的文字狱。不仅《星星》诗刊编辑部的四个人,白航、石天河、白峡、流沙河都被划为右派,而且,还株连到四川文联、四川大学和成都、自贡、峨眉山、金堂等地文艺界一大批作家、诗人,都被划为右派。其中,列名于所谓“四川文艺界反革命小集团”的,就有:储一天、陈谦、遥攀、万家骏、徐航、晓枫、丘原、白堤、沈镇、杨千廷、华剑、罗有年、张宇高、李加建、王志杰、李远弟、孙遐龄、张望,许明权、李明隽、杨光裕等;连同白航、石天河、白峡、流沙河,共二十四人。其他株连“划右”的,还有李伍丁、李华飞及各文艺单位的许多人。四川大学中文系张默生教授,也因为仗义执言为《星星》辩护而被牵连划右。著名作家李仞人先生,也牵连受到批判。上海《文汇报》记者范琰,因报道《草木篇》事件及对流沙河的采访,被视为煽风点火,也遭到了批判和“划右”。至于当时因同情《星星》或爱读《星星》而遭到批斗与处分的人,说“数以千记”也只是因为无法统计而做出的保守的说法。──所有以上提到了名字的人,随后都遭到了二十余年投荒系狱劳改劳教的灾难,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去世,活着的也已经七老八大。这许多人,因而都没有能写出多少可以传世的作品,为时代的厄运制约着,成为了无所作为的悲剧演员,成为了被摧残和被荒废的一代。这一场“诗祸”,和“反胡风”运动一样,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不应忽略的历史事件。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我们这一代的诗人、作家、知识分子的最为致命的弱点,就是满脑子装着儒家传统文化所灌输的对“圣人”与“圣人之言”的盲目崇拜,其所以在1957年,事先毫无戒备,事后更手足不知所措,毫无抵抗能力,只能像《红楼梦》里的焦大,被灌一嘴马屎的下场。这是未来的诗人、作家、知识分子必须记取的一个不可忘怀的历史教训。 第三点,对现在正活跃于诗坛的年轻诗人,我想说的是:你们比我们幸运得多,你们可能不会受到我们那样的苦难。但是,你们的历史环境是复杂的,你们面前有许多可供选择的五光十色的生活道路,所以,你们所面对的问题也并不轻松。这是一个商品主导社会生活的时代,文学艺术的晖光似乎暗淡下来了,金钱权势却有着灼人的光焰,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也可能无形中会使你们分心、丧志,无形中变成更涣散、更庸俗、更容易软化和降伏的一代。当然,你们也更可能成为新时代和新文化艺术的开拓者!如果你们能对我们这一代做出深刻的批判,同时,进一步砥砺自己,把我们这一代留下来的,敢于“与真理一同受难”的精神旗帜,举得更高,那么,你们未来的成就,不仅会远远地超越前几代的诗人们,还有可能为诗歌艺术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时代。 纪念《星星》的五十周年,我以为,最好的纪念就是为诗歌艺术的未来,奋力地去开辟新的、更广阔的道路。在我们的前面,并不一定是称心如意的游艺场和狂欢节,也许,它又是另一片陌生的荒原,需要有试耕试播,还需要有探险者进行测度与踏勘的努力。祝《星星》与新时代的诗人和读者一同成长。 《星星》五十岁,蹭了一顿欢喜饭 盛红/文 《星星》诗刊五十周岁,早早地接到邀请函,结果临到头一天反倒差点忘了。有这样的由头,朋友们又可以批量地相聚了。 那天见到好多熟脸孔,何开四老师精神很好,去得也早,笑容还是那么“迷”人。叶延滨老师三月刚刚在龙泉的桃花节见了,还合了影,这次听他在会上谈自己在《星星》的成长经历,十分动容。我是很能理解他的那份心情的。二十四年前,叶独自一人来到四川,《星星》的创始人之一白航老师收留了他,他的生活在成都发生转折。是《星星》给了他机会和发展。叶说,他在这里,有了妻子,有了孩子,还有了位置,没有《星星》,就没有这一切,更没有他的现在。那时的一个毛头小伙子,血气方刚,“欠”下了很多,他要一一跟他们道歉。尽管十二年前,他十分不舍地离开了《星星》,选择了北上,但他在《星星》的十二年却是一辈子都难忘的。叶说得有些哽咽,这是我听到他最动情的一次讲话。一个人,一生能有几个十二年?何况是人生最篷勃的十二年。这样的经历我感同身受。过去我离开航天,已经经历了一回,将来或许某一天,我离开华西,也会有这样的感言。 帅帅的丹枫大哥,依然十分绅士、彬彬有礼的样子。一年见不了几次,每次都是在各种会上,他坐主席台,我在台下。丹枫大哥说我越长越小,十分青春,很会哄人开心啊。还有好多,杨远宏,一个说到文学评论就不让别人插嘴的人;甘庭俭,一个玩笑地说怕和红颜坐在一起却左右逢缘的人;殷总,一个开口就让人笑翻的人;罗勇,一个看上去很斯文却不一定很斯文的人,孙建军,一个疯话酒话连篇还把疯话酒话写成了书的人…… 和《星星》上上下下的人混得太熟,他们和我似乎都像家里人一样。尽管座谈会结束,媒体的人都散了,而我则很自然地跟他们一起蹭饭去了。这顿饭吃得特别满足,佐料的是席间的笑谈,开胃的是一段段龙门阵,喝下的是开心,饱腹的是快乐。连日来,好多烦心的事,沉沉的压力,都在这个时刻烟消云散。 我不是什么样的热闹都喜欢都参与的,但却一直很喜欢和投缘的朋友无拘无束的在一起。梁平在去年给了我很多这样的朋友聚乐的机会,我很感激他的用心。也很珍惜。他身边的朋友我也都十分喜欢,大家都很投缘,我也自然成了其中一份。这样的感觉真好。 《星星》诗刊原副编审,现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副主任、《作家文汇》常务副主编、作家、诗人·孙建军正为陈之光点烟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11:38:42 打个比方送给你 ⊙孙建军/文 在《星星》即将迎来她50岁生日之际,而我在她的怀抱中生长过8年,理当写些文字以示纪念。《星星》几乎与我同龄,但生命的光彩却远比我辉煌,所以打个比方送给她,我好像还没有这样的资格。然而记忆中的往事让我想到了打比方,这个比方究竟送给谁,请容我卖点小关子,后面再讲。 《星星》和《诗刊》都是新中国建立后同年创刊的专业诗歌刊物,论起年岁来,《星星》还要长半岁。50年来,两个刊物都一直保持着中国诗坛的权威地位。不过《诗刊》毕竟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的单位,地处首都,在发现人才,组织创作方面肯定比《星星》有着更强的优势。1980年《诗刊》的首届“青春诗会”,他们集中了一群当时活跃的青年诗人集中创作改稿,后来推出了一期作品专号,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杨牧、叶延滨、梁小斌、高洪波等十几位青年诗人的作品仿佛一夜之间吸引了全中国的眼睛。在刚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而悄悄吹动改革开放春风的中国大地上,这期专号简直像一声惊雷。这之后,中国的新诗创作迎来了她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大高潮。《诗刊》的“青春诗会”也被看做新时期诗人成长的“黄埔军校”。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几年之后我成为了《星星》的一名编辑。当时《星星》的创刊人、主编白航老师已经接近离休,领导工作的是副主编叶延滨。也许叶主编有《诗刊》“首届青春诗会”的情结,惫阜(?)年他主事之后不久,就急着想搞一次四川青年诗人参加的集中改稿会,而且人数在40人左右,时间一周。当时担任编辑部主任的蓝疆老师也接近退休年龄了,精力有些不济了,所以提出一定要我协助他做这次组织工作。其实蓝老师与我接受的任务是一餐无米之炊,编辑部并没有钱来支撑这样大的一个活动,我们只好愁眉不展地四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大邑县城建委有意开发“大飞水”为旅游景点,需要文化宣传,于是在热心作者的引荐下,我们找到了城建委的领导,提出让他们为我们的诗会提供免费的食宿。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拉赞助”这个词汇,而且是一认识就身体力行了。虽然谈判中我尽量暗示自己不要紧张,其实呼吸照旧在暗自急促,脸皮照样在暗自发烧。好在赞助最后拉成了,“大飞水诗会”得以顺利举办。和《诗刊》一样,编辑部后来也为这次诗会出了一期作品专号。不晓得这个旅游项目的开发最终与这次四川的青春诗会有多大关系,现今这个地方却是十分著名的旅游景点了,而且借了杜甫的诗意,最终命名为“西岭雪山”。 有了这次的经历,脸皮也就厚了起来,1989年我和蓝老师又在江油拉到了赞助,成功地举办了有50余人参加的“长钢诗会”。参加过这两次诗会的作者现在大都人到中年,却仍然有许多人活跃在当今的诗坛上,比如:程宝林(美国)、何小竹、山杉(法国)、李自国、李元胜、倮伍沐嘎、席永君、萧融、晓音、吴勇、凸凹、钟正林、郭留红、元刚、蒲永见、霁虹、典子、马兰(美国)等等。 参加过“大飞水诗会”的一位女作者值得一提,因为当时编辑部在确定参会人选的时候,不仅作了年龄限制,也作了写作程度的限制,要求没有在省级文学刊物发表过作品的人不能参会,理由是会后要出作品专号,如果稿子改不出来,作者本人和编辑部都尴尬。可是偏偏重庆市纺织品公司一位爱诗的女孩特别地执著,托着几位老大哥到我这里来说情,一再表示自己写的诗虽然没有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但请我们相信她的努力。也许是被她的执著所打动,在我的几番游说后,蓝老师和主编叶延滨最后同意了这位女作者参会的要求。她的作品最后也在《星星》发表了。 其实我们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用长篇小说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轰动了世界文坛的虹影。我不知道“大飞水诗会”与虹影的成功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这个事件中我得到一点启示,编辑这个岗位既可以发现、抬举人才,也可能埋没、甚至毁灭人才,重要的是做编辑的人要有一颗对得起文学事业的良心,而不是被个人功利所趋使。说到这里想到虹影成名后好像到过一次成都,然而我们并没有蒙面。后来有人传话说,别人提到你的时候不过轻描淡写而已。记得我当时说,没什么,我是当铁道兵出身的,从不会要求我所架过的桥和铺过的路记得我,如果坐车恰恰经过那里而不买票的话,照样罚款。 在我的躯体中有一个真实的军人,还有一个所谓的诗人,能把常人看来并不统一的两种人格统一起来的是我自己给自己打的比方:我认为编辑与战士一样,他们都是默默无闻而必须踏踏实实坚守职责的人;我又把诗歌看做是军旗,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在一种神圣光芒照耀下的事业。那我就把这个比方送给现在和将来为《星星》服务的朋友吧──也许我们并不是一名合格的战士,但是至少我们不能玷污军旗的荣誉。 《星星》诗刊的部分元老合影留念,祝福生日快乐!左起:靳晓静、干海兵、甘庭俭、萧融、石天河、白航、鄢家发、杨青 地点: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红星路二段85号·锦江区·成都市 时间:2007-4-18 12:00:57 我见到的出席座谈会的人员还有:杨明照、黄树凯、贺享雍、潘成稷、桂勇、叶廷璧、流岛『原名薛合秦』、游洪厚等诗人、作家,以及众记者。 遗憾的是,在《星星》的生日里,我没有见到创始人之一的流沙河,原主编杨牧,原副主编张新泉、刘滨到会。 三百篇中一炷火,五十年后满天星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