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历史 | ![]() | ||||||
2007-8-5日(下):壤巴拉爱心之旅 ⊙雷康/编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壤巴拉”,意为财神;建寺之地为壤巴拉塘,简称壤塘,意为“财神坝子”,本文的标题可谓“财神爱心之旅”。壤塘县,是我们此行的终点站,目的是为当地的身患大骨节病的藏族同胞捐款。这个偏远一隅似乎与我有缘,一个经常用马甲:“河曲马”、“壤塘土汉人”、“Sichuanese”等在巴蜀网发帖的人5岁就进了壤塘县,直到18岁考上四川师范大学后才第一次离开高原。另一个通过巴蜀网认识的藏族美女导游葛晓蔓出生在壤塘县的森工局,儿时住在杜柯河边,初中后才到内地求学。另有三个我相识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领导也先后在壤塘县工作,一个是曾任县委书记的杨克宁,一个是现任县委书记的王生,还有一个是我上个月才认识的现在四川省民政厅挂职锻炼的副县长阿达。 去年马尔康县举办第二届嘉绒锅庄节,在与诗人·龚学敏喝酒时,我就起心动念想去壤塘县。一个月前的2007-7-10日,我本是想到壤塘县的,但还是未能如愿,只去了若尔盖县。 午饭后,车出了金川县县城后,依然一直沿着大渡河水系逆流前行。大渡河水系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果洛山东南麓。东源有阿柯河和麻尔曲,在马尔康县与梭磨河汇合后称足木足河;西源有杜柯河和色尔曲,于壤塘县的南部汇合后称绰斯甲河。足木足河与绰斯甲河在可尔因村汇合后称大金川,是大渡河主流,南流至丹巴县同来自东北的小金川汇合后始称大渡河。 ![]() ![]() 独特的碉楼寺庙建筑,四座九层米拉塔,约50米高。周围树立了大大小小1,108座各样的佛塔,遍布无数转经筒。我是在2004-8-26日通过帖子《壤塘曾克寺》第一次看到曾克寺,待我亲眼见到时,方知曾经在网上相会过。可惜今天时间匆忙,无法每一层都去瞧瞧 地点:曾克寺·吾伊乡·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8:50:06 ![]() 公路边的一角。曾克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亦称“色木卡尔”,又称“碉房”(意为“公子的塔”),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位于杜柯河畔的省道公路旁,距壤塘县县城25公里 地点:曾克寺·吾伊乡·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8:50:32 一个石木结构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因其门上挂了牌子,用三种语言写有“Medecins Sans Frontieres”、“无国界医生组织”,还有就是用藏语写的。从门前的荒草可知,这里已久无人气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152x768,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曾克寺·吾伊乡·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8:52:33 无国界医生组织 “无国界医生组织”是一个由各国专业医学人员组成的国际性的志愿者组织。该组织又称Medecins Sans Frontieres,于本世纪70年代由一些法国医生创立,目前有两千余名成员在80个国家中工作。“医生无国界组织”成员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实验室研究员、后勤人员、助产士、行政人员等,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信奉不同宗教,但却有共同目标:协助那些受战火及自然灾害蹂躏的灾民脱离困境。他们贡献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平等地对待不同种族及宗教背景的人士。所有的志愿工作者都遵从“无国界医生组织”宪章。 他们的工作目标是帮助世界各地需要医疗援助的人。他们提供迅速而有效的医疗服务。“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工作不受种族、宗教及政治等因素所影响。目前全球共有超过两百万的热心人士支持“无国界医生组织”的义举。 无国界医生组织的目标,是在发生紧急事故及危机时,提供迅速而有效的救济行动。当有危难发生后,“医生无国界组织”先派人员进行实地视察,随即组织队伍及配备出发,特为“无国界医生组织”设计的紧急装备,使医疗队可以立刻展开抢救工作。今年在科索沃、东帝汶、土耳其等地均可见该组织成员的身影。 无国界医生组织亦坚持自行安排分配救援物资的工作,以保证救济品能直接到达灾民手上,因此,不论采购、运送及分配救援物资,都毋须经他人之手。多年以来,“无国界医生组织”逐渐扩大其专业范围,又增加救援项目。 无国界医生组织每年需用二亿美元营运经费,大部份经费由大约二百万个热心人仕捐赠。财政上的独立,确保了该组织在道德及运作上的独立及自主性。其余的经费来自国际组织、如欧共体、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及个别国家或地区的政府。 志愿工作作者最少须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一年。在外地工作期间、每月可获得一笔津贴,至于执行任务时的生活费用则由“无国界医生组织”支付。 于1971年12月20日在巴黎成立,是一个由各国专业医学人员组成的国际性的志愿者组织,是全球最大的独立人道医疗救援组织。该组织的资金主要由私人捐助。该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五个行动中心分别位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日内瓦、巴塞罗那、巴黎。行动中心负责管理和监察全球八十多个地方的援助项目,中心的人员亦会留意各地发生天灾人祸,并在最短时间内动员紧急支持人员及物资协助救灾。此外,全球亦设有18个分部,负责招募义工、筹款和推广该组织的工作。这些分部包括:澳大利亚悉尼、奥地利维也纳、比利时布鲁塞尔、加拿大多伦多、丹麦海勒鲁普、法国巴黎、德国波恩、希腊雅典、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国香港、意大利罗马、日本东京、卢森堡、挪威奥斯陆、西班牙巴塞罗那、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士日内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英国伦敦、美国纽约。 ![]() ![]() ![]() ![]() 马秀珍热情向葛晓蔓介绍各位前来欢迎的领导。左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志贵,县政协副主席杨军,导游葛晓蔓,壤塘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依当措,副县长马秀珍 地点:曾克寺·吾伊乡·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8:58:20 ![]() ![]() ![]() ![]() 合影,晚上7点过了,能拍摄出这种清晰效果,还得再次感谢数码相机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620x1080,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曾克寺·吾伊乡·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19:09:38 ![]() ![]() ![]() ![]() ![]() ![]() 壤塘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依当措『女,藏族,大专文化,1973年11月出生在若尔盖县,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5月入党,曾任壤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后方知她是好友牛放在巴西教的民族寄宿制班的第一批小学毕业生』首先致欢迎辞。左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成才 地点:壤柯镇·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20:04:07 ![]() 副县长马秀珍发表讲话。据说,今晚副县级以上的当地领导全部到场。左起:副县长马秀珍,陈尧,贾格『原壤塘县法院院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成才,壤塘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依当措,壤塘县委副书记、县长严华,苏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志贵,张定发『原壤塘县国土资源和水利局局长』,副县长朱钰『汉族,省委党校在职大学文化,1964年12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3月入党,四川巴中人。曾任州委州政府政策研究室经济科科长』,江兴学,副县长邹德跃 地点:壤柯镇·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20:05:34 ![]() ![]() 合影,捐款仪式结束后是壤塘县的文艺工作者和武装警察战士表演的节目 『上图点击放大后的尺寸:1600x1200,然后可在图片上按右键设置为墙纸』 地点:曾克寺·吾伊乡·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21:17:42 ![]() 在回下榻的壤塘宾馆时,我遇见买矿泉水的老外,随手拍摄了一张。第二天清晨在停车场出发前,我知道了一个故事:多年前,一个比利时男人作为“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成员来到壤塘县,后结识了一位藏族女子,然后结婚,一起回到欧洲生活,但他俩每年都要回到壤塘县的丈母娘家生活一段时间,而且每次回来都要带一群比利时的朋友。原来到这壤巴拉来献爱心,不想还会有意外的喜事哈!你不来吗? 地点:壤柯镇·壤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7-08-05 21:19:41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10-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