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历史 Previous当代  汉语大字典 2002-7-14历史Null
Previous上一篇
汉语大字典 ⊙源自:佚名


  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汉字54,678个,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中国历来重视编写出版字书。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收汉字9,353个,加上重文1,163个,共收10,516字。后来,[魏国]李登著《声类》,收11,520字;[晋代]吕忱撰《字林》,收12,824字,这两部书已佚。稍后的[南北朝]时期,[南粱]顾野王撰《玉篇》,收16,917字,这部书在唐代宋代时经修订,收字增至22,726个。其后,[辽代]的行均撰《龙龛手监》,收汉字达26,430个。宋代出了几部“奉诏”编修的字书。其中,陈彭年等编纂的《广韵》,收26,194字;王洙、司马光编纂的《类篇》,收31,319字;而丁度等编纂的《广韵》,收字竟多达53,525个,是古代收汉字最多的字书。迄至明代。梅膺祚撰《字汇》,收33,179字。[明末]张自烈所撰的《正字通》(或题为廖文英撰),收字又略有增加,达33,549字。清代张玉书奉诏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字达47,035个。辛亥革命后,欧阳溥存等编的《中华大字典》,于1915年出版,收入汉字更达到48,000多个。上面这些字书,收录的汉字都少于《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是1975年经周恩来邓小平批准组织编写的。197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文化建设重点科研项目。1983年,又被列为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汉语大字典》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吸取了今人的新成果,历史地科学地反映了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形方面,在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说明了字的形体演变。字音方面,除注现代读音外,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字义方面,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并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
  《汉语大字典》于1984年编成初稿,1985年起开始分卷定稿,陆续出版,1990年出齐,全书分8卷,共1,550万字。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