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历史 Previous清代  乘烟观 2002-8-3历史Null
Previous上一篇
水烟袋铺──乘烟观 ⊙源自:苑航


  熟悉成都市历史的人知道,从[晋代]到明代(公元265~1644),在成都市南门万里桥不远处的浆洗街,有传说中的诸葛亮夜观天象的观象台和乘烟观。到[清代],乘烟观早已毁圯,在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城中盐市口附近的烟袋巷,却差一点挂出个“乘烟观”招牌来,挂牌地点既非庙宇,又非道观,却是一家卖水烟袋的铺子。你说怪也不怪?
  在[清代],每过三年,即子、卯、午、酉的年分,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的叫举人。每到会考之年,各州府县都有被举荐生员,前来赶考。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又逢会考。金堂县一个姓余的秀才,来到成都市以后,见专一招待会考生员的十六个会馆、负责接揽诸县考生的二十二座公所,都已挤得满凼凼的,连皇城贡院附近的鸡毛店也挤满了斯文客。他顺着街把脚都走痛了,才在青石桥街找了座“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幺店子住下。店老板晓得他是赶考秀才,招待倒也是殷勤麻利。不过每天日上三竿,还不见余秀才起床攻读。询问之下,才晓得是烟瘾发登了,赶不了早。
  鸦片烟是帝国主义用大炮轰进中国来的,让官场好多人染上了坏的嗜好。每年白花花银子水样往外国流。道光皇帝准了林则徐等爱国大臣呈奏,下令禁烟。成都市是四川首府,烟厅灯馆,明面上自然禁绝,但暗地里即仍布在大街小巷。余秀才是个乡恍恍,找不到门户,又不敢打听。店老板余秀才呵欠连天,鼻涕口水长淌,便趁天色晴好,拉着他出外散心。转过街口,走到烟袋巷,只听全街各家各户叮叮当当,敲击声声。走近一看,才见在做水烟袋。那余秀才在乡间常见的是楠竹、斑竹旱烟竿和水烟袋,却从未见过烟袋巷这样形式众多的白铜、黄铜、紫铜更饰以金银钮丝,镶嵌玛瑙玉石的水烟袋。看得他眼皮直眨,目不暇接。
  有家水烟袋店主余秀才站在门口,眼睛直挺挺盯住自己手上的木槌、铜片,忙迎请进门待茶,夸耀烟袋做工精细、雕龙绘凤,工艺独特,价格不昂。又亲自点燃纸捻,请余秀才品尝南路玉兰水烟的烟味,说是读书困倦、公务之闲抽上一袋,能醒脑提神,止咳化痰,功盖大烟,又能爱国。鸡毛店店老板也说抽水烟能够过瘾,还可带进考场。余秀才咕噜咕噜吸了几袋,口里吞云吐雾,浑身通泰,神志清逸,好不快哉。便掏钱买了一根,捧在手上,点头磕脑,让鸡毛店主人陪着到武侯祠上香,去乘烟观旧址祈祥去了。

  事隔不久,卖水烟袋的店铺门口,一乘青纱大轿停下,满面春风的余秀才,穿上新崭崭的举人袍服走下轿来,手上依然捧着白铜水烟袋,走进店来。经鸡毛店店老板介绍,水烟袋店主才知道余秀才抽上水烟,戒了大烟,今科高中,便忙忙请坐敬酒贺喜。
  三杯喜酒落肚,二醺二醺的余举人拈须微笑说:“你虽手艺匠人,倒有恤国之心。来,我赠你对联一幅,助你财源茂盛。”说完,在柜前铺纸展毫,提笔写道:

烟雾送君青云附体;
袋香催人黄袍加身。

  对联虽不工整,藏头“烟袋”二字,到也道出水烟袋铺本色,又隐含抽烟瘾客飞黄腾达之意。这几笔张脚舞爪的字写得虽不咋样,捧场的人早鼓起巴巴掌来。余举人喜上眉梢说:“只有对联,不题门额,显见不恭,得添几笔。”他正想着到“乘烟观”旧址上香,于是,又挥毫,“乘烟观”三字,飞在纸上。
  水烟袋店主正要道谢,鸡毛店店老板一看,暗自叫苦:把纪念诸葛亮的道观名字用给水烟袋铺,岂不是黄牙巴咬包谷──喳口黄么。忙指着纸说:“横额该是四个字啊!”又灌了几杯酒晕乎乎的余举人店老板提醒,定神一看,才发觉自己在半天云里跑马──露出马脚了。好在仗着酒劲上脸,居然脸不红地说:“我还没写完嘛!”立刻又写了一个“”字。加上这一字,匾额成了“乘烟观胜”,同对联联文紧紧相扣,又掩盖了他才疏学浅差点出的纰漏。
  事后,水烟袋店主把匾额、对联挂出来,生意居然大大兴隆起来。外州县及后来成都市应考的人,往往都要到烟袋巷转一转,到“乘烟观胜”铺子买一根水烟袋呢。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