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历史 | ![]() | ||||||
成都的交子 Money ⊙源自:蜀虎 今天,纸制货币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而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的纸币,是成都交子。 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中国货币的起源,较之文字的起源还更早一些。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差不多3,000年。终于,在[北宋]初年,出现了后来纸币的祖型──交子。 [宋初],四川地区商业繁荣,商品交易扩大,而该地区流行铁钱。铁钱体重值小,据说买一匹丝织的罗,需铁钱2万,重130斤,商人经商极为不便。于是,蜀中有些商人便制楮(纸)为券,表里印记,隐密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以代铁钱流通。这种楮券被称为“交子”,其性质与现在的存款凭据相近,既可随时兑现,也可流通于世。而经营这种生产的商人所开的铺子,则称为“交子铺户”。当然,不会是无偿的代管,凡与交子铺户打交道的,需交纳百分之三的保管费用。 交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武帝时候的白鹿皮币和唐代作为异地兑换票券的“飞钱”。但作为正式的流通手段及严格意义上的纸币,还只能从交子算起。 交子最初由商人自己发行,但因有些商人唯利是图,挪用客户铁钱,以至发生纠纷。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张商英大展才干,大革弊事,并主持改革币制,益州知府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了一次整顿,继由16家富商经营。后亦因不能如期兑现,常常引起挤兑矛盾。于是,政府出面干涉,于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将交子收归官办,禁民私造,设置专门机构──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政府采取这种行动,也是因为看到交子比金属货币更便于携带和流通。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朝中央政府令诸路(宋代的行省建置为“路”)更用“钱引”(交子的改称),准新样印制,四川则用旧法,钱引遂通行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后因军饷的筹集,超额发行,引起通货膨胀,钱引遂致贬值。但“交子之法,久为民便”,老百姓还是喜欢这种为轻便的纸币。 宋室南渡之后,又有“关子”、“会子”等各种纸币发行。 宋代,四川作为独立的货币区,曾广泛使用过私交子和官交子(钱引),但迄今尚未发现实物,传世著名的[北宋]交子(钱引)钞版(日本人收藏)为竖式,高17.1cm,宽9.5cm。分三栏:上为十枚铜钱的图样,中为文字,下为人物及建筑图像。据专家考证,此件可能是[北宋]崇宁、大观年间四川以外各路行使的交子或钱引。而[南宋]的会子、关子则有实物可考:北京图书馆藏有南宋行在(杭州)会子库铜版;又,1984年在安徽省东至县发现了贾似道于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发行的行在金银现钱关子铜版。 交子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发行得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货币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成都作为纸币的发明之乡,也是成都人一件值得引以自豪的事情。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