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历史 | ![]() | ||||||
翰林图画院──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 ⊙源自:蜀虎 中国是一个书画王国,早在[汉代],宫廷就出现“画室”,唐代更有画官应奉进宫,前蜀时还设立了内廷图画府,但其规模都很小。至后蜀明德二年(公元935年),雅好丹青的蜀主孟昶在成都特创“翰林图画院”,这标志着绘事在体制上已经日臻完善。 关于西蜀翰林图画院的具体情况,史无明载。仅从一些零星资料和宋代宫廷画院的有关情况看,后蜀的画院大致情形是:画院中设有待诏,祗候等职衔,按画家的才艺高下分别授予,如著名画家,成都人:黄筌被授予“翰林待诏”,“权院事,赐紫金袋”。所谓权院事,即为画院领导人。画院的活动较为频繁,院内有“按月议疑”的制度,对绘画上的疑难问题,每月集会一次讨论研究,蜀主经常主持这类研讨会。 西蜀画院给会画家提供了一个创作天地,提高了画家水平,培养了大批绘画人才,成都的绘画艺术之所以在两蜀时期获得长足的进步,与此不无关系。蜀中当时还出现不少绘画世家,其中以黄筌及其子黄居宝、黄居寀最为知名,他们开创的工笔花鸟画形成一派体系,对后世花鸟画影响极大。现在看到的黄筌《写生珍禽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花鸟画作品。翰林图画院,影响久远,泽播后世,这对于推动成都地区绘画艺术的发展,及至于宋以后的绘画,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迄至近代,成都绘画界先后创建“蓉社”、“蜀艺社”等,虽然都带有民间色彩,但对集中绘画人才,促进书画艺术都起到一定作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国内著名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均云集成都,一时盛况空前,绘事颇为兴盛。 ![]() 齐白石 摄影:郎静山 为继承和发展祖国绘画艺术事业,1986年5月成都画院宣告成立,这是一个专门研究绘画的机构。画院吸收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中、青年画家为专业创作人员。分别从事国画、油画、版画创作。画院还聘请了成都及省内一些知名老画家为顾问或画师。 今天的成都画院,坐落在幽静的宽巷子,画家们在这里从容作画,切磋艺术,用他们卓越的才能创造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佳作精品。
| ||||||||
|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