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历史  隋唐五代 1999-10-8历史Null
Previous上一篇
隋唐五代 Sui Tang Dynasty (581~979) ⊙雷康/编

目录
  1. 隋唐巴蜀绘画
  2. 科举
  3. 后蜀《孟子》石经
  4. 成都的民营书店和民营出版社 Book Shop
  5. 成都的麻纸 Paper
  6. 翰林图画院──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
  7. 花间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
隋代四川的政治
  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以其第四子杨秀为益州刺史、总管,并封为蜀王。次年设置西南道行台尚书,以杨秀为尚书令,总揽四川的军政大权。583年,废除郡制,省并州县,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置州县,在益州设总管府拱卫京师,在遂州(今遂宁)、泸州、利州(今广元市)、信州(今奉节)、会州(今茂县)亦置总管府。607年,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在今四川地区共置24郡。蜀王杨秀骄奢淫逸,残害人民,任用小人干预军务,又大兴土木扩充宫殿。601年,隋文帝召回杨秀,改派总管。隋炀帝即位后,横施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但隋末农民起义基本上未波及到四川,使这里成为全国少有的安定地区。

唐代在四川的统治
  617年,李渊得长安后,派员招抚四川,进兵巴蜀。四川各地长官、豪族纷纷归附唐王朝。唐朝四川的行政建置变易甚大,618年复改郡为州,梁、益二州均设总管府。627年以益州置剑南道,梁州置山南道。733年分山南道为东、西两道。而梁州为山南西道。766年分剑南道置东、西两川,以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和山南西道合称为“剑南三川”,此为唐代四川的主要行政区划。

安史之乱后的四川政局
  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及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756年,唐玄宗出逃至成都避难。此后,四川数度兵变,战乱不已。直到806年唐宪宗派兵进讨叛军,平定叛乱后,四川政局才相对稳定。

阡能起义
  唐代后期,四川地区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以882年的阡能起义规模为最大。阡能是邛州的安仁县(今大邑安仁镇)土豪,由于公事违期,担心受罚,“亡命为盗”。阡能起义后,仅月余就发展到上万人,在其影响下,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土豪也纷纷拥兵自立。882-6月,阡能大败唐军。后义军被西川节度使分化瓦解,阡能被俘处死,起义失败。

前蜀的兴亡
  907年,王建荡平群雄,割据三川,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王建注意擢用人才,抚养士兵,劝课农桑,轻省徭赋,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王建死,其子王衍继位。王衍骄奢淫逸,大兴土木,作长夜之饮,不理朝政,让宦官执掌权柄,政治腐败,贿赂公行。925年,后唐庄宗派郭崇韬伐蜀,王衍投降,前蜀灭亡。

后蜀的兴亡
  郭崇韬占成都后,为庄宗之子所杀,庄宗派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入川定乱。934年,孟知祥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蜀,史称后蜀。孟知祥在川免除苛税,减轻人民负担,并缓和了与中央的武装冲突。其子孟昶继帝位后,实行“赋役俱省”政策,与民休息,使农业得以继续发展,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安定繁荣的地区。孟昶晚年,不理朝政,纵情作乐。他命人在成都城上遍植木芙蓉,成都自此又称“芙蓉城”。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命将伐蜀。次年初,孟昶降宋后蜀灭亡。

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农业
  唐代除在成都平原继续扩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外,又陆续兴建了通济堰、鸿化堰、茫江堰、云门堰等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加之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间作、复种普遍推广,使成都平原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成都平原周围的丘陵和山区,茶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质量高,尤其雅州的蒙山茶,品第为全国第一,是有名的贡茶。

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手工业
  四川的丝麻纺织业十分繁荣。唐天宝年间,仅益州每年就交纳罗、紬、绫、绢10万多匹。前蜀亡国时,库存的纹、锦、绫、罗多达50万匹。北宋平蜀后,将府库财帛运至京师,百里不绝。反映出四川已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四川最负盛名的纺织品是锦和罗,三国时即著称于世,“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蜀锦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成都府、蜀州和绵州,织造式样以“陵阳公样”为主,花纹有宫陵、对雉、翔凤、游麟等。玄宗以后又出现各式“新样锦”。
  五代时,织锦花纹又有若干变化,时称“十样锦”。蜀罗的生产则主要集中在成都府、彭州市、蜀州和汉州。这个时期四川的井盐生产也有长足发展。玄宗开元年间,剑南道仅有盐井90口,到宪宗时已多达205口,分布在12州27县。唐后期盐业鼎盛时,剑南东川有盐井460口,剑南西川有13口,山南西道有123口。此外,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造纸业、制糖业、瓷器制造业和乐器制作都非常兴盛,名闻海内。

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商业
  这个时期,四川商业隆盛,各地商贾纷至沓来,而四川商人则出入京师长安、西北、东南、云贵和吐蕃,十分活跃。四川输出的商品,主要有麻、茶、布、锦、药材,输入的商品则以食盐、香、药、珍玩为主。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城市、农村的市场和定期举行的集市都相当兴盛。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大都会之一,时称“扬一益二”,“号为天下繁侈”。

唐代四川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由于唐代四川经济的繁荣,使其成为唐王朝财赋的主要供应地区,“时号扬、益,俱为重藩,左右皇都”。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及,商旅莫不取给于蜀,而“京师府库,岁月珍贡,尚在其外,此诚国之珍府”。故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德宗、僖宗等,均先后逃往蜀中,“倚剑蜀为根本”。正因为如此,唐王朝对剑南道地区特别重视,多以宰相出镇,“非上将贤相殊勋”不能出任剑南节度使。五代时,中原动荡不宁,而前后蜀能偏安四川,使四川避免了大战浩劫,经济得以继续发展,成为后周和北宋进行统一战争的首要基地。

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科技
  隋代四川大制造家何稠,以绿瓷制造琉璃,又为隋炀帝设制舆服羽仪,参与营建东都洛阳,主持徐行殿和六合板城,监制兵车、武器和浮桥,对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唐代四川杰出的制造家梁令瓒创制的黄道游仪,可通过对日月五星的观测,正确推算出日月的运行。他与僧一行合制出水运浑天仪,能准确测定朔望,报告时辰。后蜀冯鉴所著《续事始》,内容宏富,记载了许多有关科技的知识,对科技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文学和艺术
  四川文学家对唐诗的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射洪县人。他是继初唐四杰后文坛上出现的一位诗歌革新的骁将。他反对南朝绮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其刚健古朴的诗作,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有《陈伯玉集》传世。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昌明县(今江油市)人。其诗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反映现实生活,开创一代新风,把唐诗推向高峰,是唐诗的最高典范。
  客居于四川的文人学士,以杜甫和薛涛最为著名。杜甫(712~770年)字子美,759年流寓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在蜀期间,其诗作进入成熟期和丰收期,仅在成都浣花草堂就作诗271首,在夔州(今奉节,属重庆市)作诗430多首。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对社会有深刻剖析和认识,在艺术上亦达到很高境界。
  薛涛(770~832年)字洪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其诗声韵优美,格律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名重一时。这一时期先后到过四川的还有王勃、杨炯、卢照邻、岑参、高适、刘禹锡、白居易、元稹贾岛李商隐等著名诗人。他们在四川写下许多佳作,对推动四川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唐末五代四川的众多词人中,以韦庄最为有名。他是花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浣花集》行世。此期间四川民间流行“竹枝”歌,三巴尤盛。蜀地民歌,则以声调高亢急促闻名。成都管弦歌舞之多,超过扬州,是有名的歌舞之乡。
  唐代四川绘画之风大盛。中唐以后,川籍画家勃然崛起,名家辈出,尤以王宰、李洪度、左全、张素卿等人最为著名。前后蜀画家有30人之多,尤以黄筌最富盛名,其花鸟画对后来的中国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四川佛教造像兴盛,石刻尤其普遍。成都万佛寺、广元市的皇泽寺乐山大佛通江县和安岳县等地,均有不少石刻佛像或摩崖造像,尤以乐山大佛饮誉中华,名扬海外。

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宗教
  隋唐时期,四川风气崇重道教,盛极一时。前蜀杜光庭赐号广成先生、传真大师,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著有《广成集》、《仙传拾遗》、《道教灵验记》、《道德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等多部著作。其中《道门科范大全集》对道教仪则详加规定,自此以后,道教各科始有醮仪。隋唐五代时期,四川高僧辈出,益州有高僧28位,是全国高僧最多的地区之一。唐代四川最有名的高僧是道一和宗密。唐代四川是景教的流行地区之一,成都大秦寺极为富丽壮观。汉州刺史房琯倡导景教,“房公石”即其遗迹之一。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