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历史 Previous中国道教  承负 2006-1-16历史Null
Previous上一篇
承负卿希泰/主编


  承负,在道教教义中指善恶报应,因果相关。道教认为任何人的善恶行为都会对后代子孙产生影响,而人的今世祸福也都是先人行为的结果。这一思想主要流行于东汉和魏晋时期。
  早期道教太平道信奉的《太平经》中,有大量关于承负的内容,卷十八至三十四和卷三十七还有《解承负诀》和《五事解承负法》等专题章节。所谓承负,“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⑴这一段意思,就是说,今人受到的祸福归结为祖先的行为恶善,同时今人的善恶行为也会使后代得到相应的福祸结果。这种因果关系,从后代的角度说是“”,而从先人的角度说是“”。
  秦汉时期的道家著作并无“承负”的观念。在善恶观上,《道德经》认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据此,行善的人自应得到善报,但是,事实上社会现象却并非如此,“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⑵对于这种善得恶报,恶得善应的现象,道教利用天道循环说作为承负的哲学依据,又利用宗法社会紧密的血缘关系作出解释。《太平经》称:“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穷还反其本,共名为承负。”⑶这也就是《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产生邪恶,有邪恶就导致乱败,乱败发展到极点又回复到本原,这种天道循环思想就是承负说的哲学基础。另外,在《太平经》卷一百十中又称“天下之事,孝忠诚信为大,故勿得自放恣”,⑷所谓孝、忠、诚、信,都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孝亲”作为善行的行为规范,自然有一个报应结果,这就是承负。
  早期道教关于承负的范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即善恶报应,自身要前承五代,后负五代,前后共十代为一个承负周期。另一说是“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⑸意思是不同地位的人承负时间并不相同,不过共同点就是人的祸福都同先人的恶善有关,而人的行为又是后代的福祸根源。
  《太平经》也提出了解除承负、免除厄运的办法,“古者大贤人本皆知自养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负之失也。其后世学人之师,皆多绝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华传学,违失天道之要意”,“故生承负之灾”。《五事解承负法》称“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将怜之。一者,天之纪纲,万物之本也。思其本,流及其末”。⑹《太平经》的“守一”,就是“为善”,“外则行仁施惠为功,不望其报,忠孝亦同”,“内常专神,爱之如赤子,百祸如何敢干”。⑺这就将行善、修道同解除承负联系在一起。
  “承负”观念出现以后,道教中也有持反对态度的。他们认为,如果人的福祸同现世的善恶行为无关,这就会使人善恶不分。“为善复何益邪?为恶何伤乎哉?乃时运自然,力行善,复何功邪”?⑻这就不可能使“承负”对人的善恶行为产生制约的作用。另外,它也同道可以因修而得的理想追求,有一定的矛盾。《太平经》中曾称“人命近在汝身,何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当清谁乎?有身不自爱,当爱谁乎?有身不自成,当成谁乎?有身不自念,当念谁乎?有身不自责,当责谁乎”,“天道万端,在人可为”。⑼既然人可为“天道”,人应该清自己,爱自己,成自己,念自己,责自己,那么顺理成章的应该是自己的善恶行为决定自己的福祸。稍后,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就引用《龟甲文》称“我命在我不在天”,CD《西升经》也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CE这些都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修改了“承负”的道德理论,代之而起的就是“三尸”说。
  《太平经》第一百十卷中,说到人间善恶,天自有知,称“天遣神往记之,过无大小,天皆知之。簿疏善恶之籍,岁日月拘校,前后除算减年”,“算尽当入土,逝流后生”。CF这样一种由天神计算人的善恶的说法,无疑比“承负”来得“积极”,同时也为后世的由人体内的“三尸”与天神配合记人善恶的说法,或者民间的由灶君与天神配合记人善恶的说法,准备了神学理论的基础。

注释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CF 《太平经合校》第70页,22页,305页,543页,22页,60、55页,743页,374页,527、339页,526页,中华书局,1960年
  CD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287页,中华书局,1985年
  CE 《道藏要籍选刊》第3册6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