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历史 Previous中国道教  道教美术 2006-1-16历史Null
Previous上一篇
道教美术卿希泰/主编


  道教美术是体现道教教义,反映神鬼思想和道士修道生活内容的美术作品,一般分为道家思想的壁画、墓室石刻,道教庙宇中的道教始祖、神仙鬼属的石刻造像、道祖故事画,举行道教仪式悬挂的水陆画以及道教修道生活画等。
  中国自古祭政一致,史载舜巡狩四方,祭天下名山大川,殷汤周武也有出师祭天的记载。在祭祀中。已有把鬼神怪兽雕刻在青铜礼器上,以示威严,借以加强人民对天子的信仰,垂范于后世的用心,这类宗教观念表现在器物的意匠和图案方面。三代铜器上的夔龙形象,《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轩辕黄帝降伏夔,以其皮为鼓,用兽骨打鼓,以威天下的内容。道教美术中龙的图形,是从铜器上夔龙的图形演变过来的。
  中国古代宗教重巫术,《汉书·地理志》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⑴《庄子·逍遥游》已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⑵神仙生活,鲜明生动。
  汉初崇尚道家,加以盛行厚葬,藻饰宫殿、陵墓的美术作品大量出现,而古代的神仙、怪兽、卜筮等内容和形式均成为道教美术的最初表现。
  文献记载,汉代宫廷盛行壁画的风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图画天地,……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⑶《后汉书·西南夷传》也有宫廷神仙壁画的记载。而现存的汉代墓室壁画和画像砖实物,为我们提供了最初的道教美术作品。辽宁金县营城子汉墓壁画,可以认为是道教绘画的最初表现,壁画上端云气中一人身披羽毛,右上端一龙昂头相向,并有一个戴三山冠佩剑的人,其前站立一个白发老翁,墓主人和神仙似在交谈,下部画三人执笏拜跪祭祀的情景。这幅壁画既是汉代祭祀仪式的反映,又是早期道教人物装束、祭祀仪式和神仙故事的生动写照。后世道教美术作品中仙人的持剑、羽衣、留须、云气等,都是由此演化而来。自唐代开始,道教美术作品又吸收佛家表现佛、菩萨的方法,用圆光来表现仙人。元代永乐宫壁画中诸天神众头部加圆光,就是借鉴佛教美术的表现形式。营城子汉墓壁画线条古朴随意,人物的描绘概括力强,为两晋时期顾恺之的人物画奠定了基础。
  道教美术中诸天神众出巡仪仗,也可以在汉墓壁画中找到依据。辽阳棒台子屯汉墓壁画,有一幅出行的仪仗图,画幅上旌旗招展,武士在前开道,一大群簇拥出行的人,各执其仪,车马疾驰,场面壮阔。这一出巡场面与道教美术表现天神出巡仪仗,有明显相似之处。到了宋代,道教出巡仪仗在道教美术中已得到了完整的表现。
  较为完整表现诸神仙的作品,朝鲜出土的汉王光墓内的漆盘为一件优秀作品。盘有东汉永平十二年(69)纪年铭,盘中一部分画神仙像,二位立于岩上,岩下有一麒麟奔跑,正面仙人端坐于树下,仙人旁有西王母像,其间配以龙虎,漆盘彩绘,生动雅致,人物姿态各不相同,形象古拙,这个盘子以及表现道教情节性故事画,与晋代顾恺之画云台山张天师七试弟子的巨构,有其一脉相承之处。
  早期道教并无神像,祭祀时仅供神主。道教神灵塑像或画像的出现,曾经受到佛教艺术一定的影响。唐释法琳《辩正论》引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立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⑷唐太宗为王远知建太平观,以及王轨重建茅山华阳观,其内殿塑造元始天尊像一躯,都取左右二真人夹侍的形式。
  道教美术中制作神像,形式多样。《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称造像“随其所有,金银珠玉,绣画织成,刻本范泥,凿龛琢石,雕牙镂骨,印纸图画”等均可,只要“一念发心,大小随力,庄严朴素,各尽当时”。⑸但具体制作,皆有定式。
  据道书《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规定,造像必须“依经具其仪相”,“衣冠华座,并须如法”。天尊“帔以九色离罗或五色云霞、山水杂锦”等,“不得用纯紫、丹青、碧绿”。真人“不得散发、长耳、独角,并须戴芙蓉、飞云、元始等冠”。左右二真“或持经执简,把诸香华,悉须恭肃,不得放诞手足,衣服偏斜”等。⑹现存道教石刻造像有泉州北郊清源山宋代老君像巨型石刻,晋祠彩塑以及元代的龙山石窟,大足石刻中也有部分宋代三圣像等。其中泉州巨型石刻老君像,背松倚望,意态谦恭,两眼平视,慈祥和蔼,美须大耳,左手依膝,右手靠几,全身线条遒劲有力,洗炼概括。石像高五米余,以整块天然巨石雕成,宏伟壮观,是道教造像艺术中的珍品。太原晋祠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1023~1032)年间,有圣母、宦官、女官及侍女像共四十三尊彩塑,以皇后、群臣、官女的生活形象为范本,脸型、体态和感情流露都近于世俗生活的原型。
  龙山石窟,在太原西南约二十公里处,始建于元元贞六年(1295)年以前,窟内雕有三清、虚皇、张天师、三皇、玄真子、披云子和北七真的石像。主要修建者为随邱处机西游的十八行者之一的宋披云。他还增修龙山石窟五个洞,使其“殿阁峥嵘,金碧丹艧,如鳌头突出”。大足石刻在四川省重庆东北二百余公里处,其中石篆山、舒成岩等处,有老君像、玉皇大帝、三皇等造像,具有宋代雕塑的造型,宽袖大袍,脸型圆长,满腮长髯,老君像旁左右有真人护侍,龛门上镌有题记:“时元贞六年癸亥,闰六月二十二日记”。为典型的道教造像。
  神仙画像,历代不绝,既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又力图体现道教的教义。以“画以立意”为宗旨,采用“以形写神”和“以神写形”的方法、在创作中不仅调动“出水”、“当风”等多种艺术手段,而且体现了道教对绘制神像的种种要求。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画玄元皇帝(太上老君像),并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等五帝陪祀。画家吴道子兼擅道释画,创作有五帝、五官、星宿像等,其中画于河南鹿邑太清宫的太上玄元皇帝像,史载系绢本,即绘画单幅绢上,不施裱褙,供奉时悬挂于壁间架上,后刻石于苏州玄妙观,才得以传世。
  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道画,自晋代画家顾恺之始,历久不衰,画家辈出。顾恺之是东晋大画家,崇尚老庄,以龙为题材作道画,附会老子犹龙之说法,其后画云龙遂成为道画的特色之一。据《贞观公私画录》,顾恺之还画过《刘仙像》《三天女像》等,并且著有《画云台山记》,叙述他的道祖故事画的内容和构思。画面上丹崖险峻高大,颜色红紫,显示其为神仙之境。张天师脸型瘦削,飘然若仙,于丹崖上七试弟子,其弟子王长穆然坐答,赵升神爽气怡。另二弟子则魄散神飞,汗流失色。唐代画家张素卿本人就是道士,乾符(874~879)中居四川青城山常道观,史载画有《老子过流沙图》《五岳朝真图》《九皇图》《五星图》《老人星图》《二十四化真人像》《太无先生像》等。前蜀主王建修青城山丈人观,请其于真君殿上画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树木及岳渎曹吏。蜀主诞辰时,张素卿画十二仙真,备受赞赏。
  凡有醮斋,开悬供奉。据《图画见闻志》称,五代时有名画家二百五十余人,其中以道释画为主者达一百十三人。
  唐宋时,道教壁画已相当普遍。现存泰山岱庙天贶殿的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以皇家宫廷生活为模式,描绘泰山神东岳大帝出巡和回銮的情景,场面浩大,人物众多,生动逼真,山水人物相互衬托,艺术的世俗化倾向浓厚,虽然经明、清画工重加彩绘,工匠制作痕迹较重,但尚能体现宋代道画的特色。元代时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专门管理修建宫廷庙宇的各种工匠,彩塑家刘元统领“梵像提举司”,各地著名画工还加“待诏”衔。元代初期道教全真教盛极一时,山西永乐宫道教壁画就是集唐宋道画传统的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永乐宫壁画画面长九十米余,高四米余,实绘大小神像共二百八十六尊。三清殿壁画以三清为中心,组成层次井然的仪仗,表达出“三清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神拱之”的意思。全画分成多组,有雷公雨师、南斗六阙、北斗七星、八卦神君、十二生肖神君、二十八星宿、三十二天帝君等群像。每位帝君和圣母左右均有十余名玉女侍奉。云气缭绕,壮丽浩荡,金碧辉煌,显示出元代道画画工们的巨大构图能力。线条圆润流畅,色彩浓淡相谐,宁静飘逸,庄严肃穆。纯阳殿另有《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壁画共五十二幅,七真殿有叙述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诞生、得道、成仙和历次度化马丹阳、孙不二、邱处机等北七真事迹的故事画共四十二幅。这些壁画把山水、花鸟、鞍马、界画和人物糅合在一起,以表现人物情节为主。永乐宫壁画是由元代民间画工集体绘制而成的,他们堪称十四世纪中国绘画史上最具有创造性的民间艺术家
  与永乐宫壁画有血脉相关的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实为道教壁画的先声,对永乐宫壁画有巨大影响。《朝元仙仗图》原来就是壁画粉本,描绘南极天帝和东华天帝君率领仙官、侍从和仪仗朝谒玄元皇帝的场面,共有神仙人物八十七名,其中男仙十一名,神将八名,余皆为手捧供品、仙果、乐器的仙女。画幅以手持宝剑的护法神开道,以甲卒、神将殿后,其中二天帝君都略高大于其他神仙,其处理手法与唐阎文本《历代帝王图》、周日方《簪花仕女图》相类,以人物的比例大小来突出主要人物,此手法在道释画,以及宋元以降的文人画中也常有运用。如《韩熙载夜宴图》等。各神仙头上或身旁都有一个长形墨线描绘的题名牌框,并标上该神仙的尊号,如“东华天帝君”、“扶桑大帝”等。全图主次分明,各具神态,具有线描艺术的韵律感。而画家武宗元曾在宋真宗营造玉清昭应宫时,居三千名应召画殿画匠之首,史载他十七岁就画北邙山老子庙壁,颇称精绝。
  中国道教题材的石刻、道画,对中国宋元文人画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宋元以降,文人崇尚道家思想,追求清净无为,淡泊自身,常以道教题材抒写自己的心胸。宋元以后文人作画崇尚卷轴、册页、扇面,或有以道教题材结合山水、花鸟的内容,追求“清静无为”的境界,形成了文人画超逸、淡泊的艺术风格。宋代马远的《琴堂深趣图》等,具有小品的隽永的艺术情趣,及淡泊超逸的艺术境界。元代有些画家,如黄公望、倪瓒、王蒙、张彦辅、马臻、方从义等本人就是道士。张渥所作《九歌图》《太乙真人像》等,以白描手法描绘太乙真人手执如意,乘舟荷叶,舒展飘逸的“仙风”。元代画家颜辉有传世之作《李仙像》轴,画八仙之一的李铁拐,侧坐石上,神情肃穆,笔法精劲,人物与山水融合,表现了画家超脱的情趣。明代画家吴伟所作《北海真人》像,写骑龟仙者悠然泛海,昂首天外,无拘无碍。清代扬州画派金农所作的张天师像,更以古拙的文人笔墨趣味,表现画家超凡脱俗的情思。而与金农同时代的画家黄慎,也有以狂草笔法画铁拐李的像,更是笔墨飞动,具有呼之欲出的“仙态”。当代画家张大千早年曾久居四川青城山,所绘王母、麻姑、陈抟、纯阳和张陵等道教人物画,刻石于山,至今犹存。
  宋元以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渐渐盛行,在艺术上也有所展现,文人道画与民间画工广泛从事于壁画、版画、年画,以及用于道教醮斋活动中的水陆画,明代永宁寺保存的水陆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道教醮斋仪式中则广泛使用民间木雕、刺绣,以及纸扎工艺的艺术品,作为法器或陈设。
  各道观、民居、园林中也普遍采用民间广为流传的八仙、麒麟、万年青等吉祥辟邪的装饰图案。木版印刷的门神、灶君、关帝、财神、寿星等神像,在民间流传尤盛。
  中国道教美术随着道教的盛衰,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注释
  ⑴ 《汉书》第6册,1666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⑵⑹ 《道藏要籍选刊》第2册271页,第8册5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⑶ 《艺文类聚》11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⑷ 《大正藏》第52册535页,1934年
  ⑸ 《道藏》第24册662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