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历史 Previous中国道教  嵩山 2006-1-16历史Null
Previous上一篇
嵩山卿希泰/主编


  嵩山古名外方出,又名嵩高山。为中国五岳之中岳。在河南登封县西北。汉班固《白虎通》卷三上曰:“中岳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初学记》引其文曰:“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⑴由太室山(1440米)和少室出(1405米)组成。戴延之《西征记》云:“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⑵嵩山属夏禹建国之区,后世有禹妻生启化为石的传说,⑶故其地有启母石、启母庙等遗迹。它位居中原,是古帝王游幸之地,据说汉武帝登太室山时,从官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后世称此峰为万岁峰,又于其地建万岁亭,万岁观。
  道教视嵩山为神仙洞府所在地和道士修行佳处,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云:“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中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⑷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和佚名氏《名山洞天福地记》则称司真(或思真)洞天。
  道教何时进入嵩山,已难确考。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汉之张陵,三国魏之左慈、郗鉴住嵩山,似于史无征。所云西晋鲍靓,或许为道士入嵩之较早者。《云笈七籤》卷四《三皇经说》云:“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⑸同书卷六《三洞并序》和《道教义枢》卷三《三洞义》作了类似叙述。这种记载虽具传说色彩,或许亦有所据。至北朝,先后有寇谦之、赵静通、韦节、潘弥望等住嵩山修道。
  《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于北魏初,在成公兴带领下,先隐华山,后栖嵩山。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离开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师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九《韦节传》载,韦节十四岁时,被北魏宣武帝擢为东宫侍书,至孝庄帝立(528),“复为阳夏守,以可近嵩山隐真道士赵静通法师也。既至,遂还簪绂于朝,而谒法师,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⑹此后去华山。北魏末,道士潘弥望亦住嵩山。《北史》卷五载,当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逼迫废帝元朗逊位时,“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弥望见洛阳城西有天子气,候之,乃帝也。于是造帝密言之”。⑺北魏时,嵩山已建嵩岳庙。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即记嵩岳庙创建事。《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记》云:“魏太武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碑纪事。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箓,故云然。……嵩山碑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⑻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嵩山南麓,汉时曾建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易名崇福宫。⑼如此说属实,当是该山最早之庙宇。
  隋唐是嵩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载:“初,嵩山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炀帝──引者注)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阳观,华屋数百间。……凡六年,丹不成,……斩之。”⑽《茅山志》卷十一载,潘师正,字子真,贝州宗城人,隋大业(605~617)中,礼王远知为师,从之入茅山。后远知嘱其去嵩山修道,乃入嵩山,与道士刘道合共居双泉岭十许年,复深入逍遥谷,邈与世绝。唐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嵩岳,请之作符书,辞不解。调露元年(679),再礼嵩岳,敕于逍遥谷建隆唐观,别于岭上起精思院以处之。永淳元年(682)
  卒。⑾《唐嵩岳太一观蝉蜕刘真人传》云:刘道合,一名爱道,陈宛丘人。武德(618~626)中,入嵩山与潘师正同居双泉岭,勤其师王远知。高宗闻其名,降诏于所隐立太一观使居之。咸亨(670~673)中卒。⑿《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载,司马承祯年二十一岁时,入嵩山师潘师正,后离此去天台山。⒀《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载,吴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实为上清经法──
  引者注),……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
  久之,东游天台
”。⒁《玄品灵》卷四和《茅山志》卷十一载,李玄光曾“居嵩阳二十余年”,于开元十七年师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据陈国符考证,李含光居嵩山二十余年,大致在神龙(705~706)至开元十七年(729)之间。⒂《神仙感遇传》卷一载:“李筌,号达观子,屋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得《轩辕黄帝阴符经》本。”⒃《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九云:谭峭,字景升,唐国子司业洙之子,幼聪慧,父训以进士业,不喜。后遍历名山不复归。
  先“师于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惟以酒为乐。……
  后居南岳,炼丹成,服之,入水不濡,入火不灼,亦能隐化。
  复入青城山去。
”⒄此外,景日畛《说嵩》又载唐道士白道猷、薛玄同、焦道士、冯炼师、孙太冲,五代道士杨讷、李元光等居嵩岳。
  隋唐间,嵩山兴建有一批道观。据上述,隋炀帝为道士潘诞建嵩阳观,时在大业八年(612),唐因之。唐高宗为潘师正于逍遥谷建隆唐观,时在调露元年(679),后避玄宗讳,改名崇唐观,宋时复名隆唐。大体同时,又为潘师正于岭上建精思院,至宋犹存。唐高宗时,据传因道士刘道合祈祷有验,又于其所居地建太一观。据《说嵩》卷二十,永淳元年(682),将封嵩岳,复建奉天宫于嵩山之阳。唐又建天封观,宋易名为宫。⒅至宋元,嵩山道教续有发展。住山道士之著者,有宋道士许昌龄、贺兰栖真,元道士乔志高等。《宋史》卷四百六十二称,贺兰栖真,不知何许人,“始居嵩山紫虚观,后徙济源奉仙观,张齐贤与之善”。景德二年(1005)召赴京,真宗赋诗二韵赐之。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⒆乔志高,居嵩山崇福宫三十余年,为该宫宗主,弟子甚众,赐栖云虚静真人号。
  宋元间,嵩山又增建有一批宫观。紫虚观,在嵩山南紫谷中,贺兰栖真曾居此,或云即唐奉天宫址。天封宫,即唐天封观,宋易名为宫。崇福宫,即汉万岁观、唐太一观,五代间毁,宋复建,易名崇福宫。承天宫、金大定(1161~1189)间建,为唐隆唐观故址,金崇庆(1212)间再建。此外,宋代还建有颐真观,元代又建有土德观、长春庵等。LB明清以后,嵩山道教渐趋式微。除中岳庙屡经重修外,其他宫观大都失修,连原来“为屋二百三十间”之崇福宫,至清代也已颓废。清潘耒《游中岳记》云:“去(启母)石百武为崇福宫。嵩山昔多道观,今自岳庙外,唯此宫尚存;然荒寂甚,黄冠无可与语者。”L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福宫仅存房屋十数间。保存较完好的只有中岳庙,计存楼、阁、宫、殿、台、廊、碑楼等建筑四百余间,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道观。

注释
  ⑴ 《丛书集成初编》第238册第15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⑵ 《艺文类聚》第1册1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⑶ 清马驌《绎史》卷十二引《隋巢子》曰:“禹娶涂山(氏),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⑷⑸⑹⑾⒀⒃⒄ 《道藏》第22册199页,21页,第5册266页,601页,第19册706~708页,第10册885页,第5册32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⑺ 《北史》第1册170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⑻⑿ 《道家金石略》11页,717页,103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⑼⒅LB 《说嵩》卷二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⑽ 《资治通鉴》第12册第5658页,中华书局,1956年
  ⒁ 《旧唐书》第16册第5129页,中华书局,1975年
  ⒂ 《道藏源流考》上册60页,中华书局,1963年
  ⒆ 《宋史》第39册,13515~13516页,中华书局,1977年
  LC 《小方壶舆论丛钞》第4帙第1册,上海著易堂印行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8.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