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文学 Previous庄主”日记  26 老五 2003-6-10文学Null
Previous上一篇
26 老五韩蓁/著


  老五是小镇西头的人,为人挺有趣,在我们这个小场镇上也颇有些名气。他约摸五十多岁,矮胖矮胖的个子,圆溜溜黑黝黝的脸盘,一对骨碌碌的精明的小眼睛,两片薄薄的嘴皮子。他历来不修边幅,一件蓝色中山服再配一双草绿色老式胶鞋,这便是他的时尚衣着。头发不多,稀稀疏疏的如收割过的韭菜地。大半时间是剃光头,到了打霜下雪的冬腊月,头上就多出一顶灰不拉叽的绒线帽。那帽子大约有些历史,连线孔都磨得模糊了,帽沿也耷拉到眉眼上。
  他是个快乐人,也是个活泼人,雷康在小场镇的边上看到他时,他摆了个摊正在帮人补鞋。哪里人多热闹哪里就有他;哪家开店发市或是婚丧嫁娶他就在哪家帮忙。这些年他上了点岁数,身子骨不那么硬朗了,凑热闹和跑腿帮忙的事就少了些。但每天街是要上的,是要喝的,壳子是要冲的,平伙是要打的……
  这天吃过早饭,我正打算看看一部书稿的清样,就听小院门口响起一阵喧哗,乍一听好像有人吵架,仔细听去又像不是。不过,在嘈杂的人声中我听见有老五那尖溜溜的嗓门。
  “好个你,狗坐轿子不受人抬举……我这就不给你说了。说多了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你呢,也是个扁担吹火一窍而不通的!”这是老五在训斥谁。逗得人们打了一阵哈哈。
  我连忙扔下书稿,几步跨到门外。别看老五没读几年书,大字认不倒几个,可他语言之丰富词语之准确修辞之形象描述之生动……是少有人能匹敌的。我常常暗地里向他学习语言,从他薄薄的嘴皮子里滚瓜烂熟般流出来的方言俚语逗趣话以及川西“圆子”简直令人叫绝,不用整理,只消记到稿纸上,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一篇独具川西特色的文学作品。因此,我对他和他说的话特别的有兴趣。

老五/牟礼镇/邛崃市/雷康 摄
老五(右一)
地点:永丰村·牟礼镇·邛崃市·成都
时间2003-05-23 11:59:34

  原来老五正与一个村干部斗嘴。他左手端一只乌兆兆的搪瓷茶盅,右手捏管短烟杆,烟斗里的叶子烟冒着淡淡的青烟。他走在前面,那干部跟在他屁股后头,如同一个忠实的跟班。一边走他们一边嚷着叫着,听其内容好像是说提留款一事。干部催他交,他说收得不合理;干部要他去村上订个计划,他说这会没工夫要去喝茶;干部说得急了,话语里就含着些威胁成份,他听了突然站住,扭转身直直盯着那干部的脸,突然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
  “呔!你别唬我,我老五不是吓大的!你半夜吃桃子,光拣火巴的捏,这可是行不通!实话对你说,你们这款那费收得大有问题。上头三天两头都在说不准增加农民的负担,你们呢?你们耳朵煽蚊子去啦?你们把我老五惹毛了,看我给你们抖出来,叫你们猫抓蓑衣脱不了爪爪哇……
  那干部有些嗫嚅起来:“又不是我说要收的,是上头,是乡里……
  “上头?乡里?你少给老子半天云里张口袋──装风(疯)啊!我了解过了,是你几爷子私下里加的。老五忿忿不已,指手划脚的说。干部显得很冷静,后退一步冲着他讪讪地笑。老五占了上风,这才喝了一口,语言缓和了些,“当官的首先要想到老百姓。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看,我们这些老百姓都不过于,你吃荤我吃素,你坐车我走路,你穿绸缎我穿布……谁叫你是官我是百姓呢!要是我连素都吃不起,布也穿不上,走路也不行的话,那我们百姓还有啥活头?我们还能不反不抗?
  “唉,我说老五啊,你他妈的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是为你好呀!提前给你招呼一声,免得你……”不知是受老五语言的感染,还是利边逗乐,那干部也展起“圆子”来了,“你默倒我们小干部好当么?每月就那么四、五十快钱,还常常赊着欠着呢!上头逼,百姓骂,真他妈的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哇!
  周围的人一听都嘻嘻哈哈地乐开了。
  气氛陡然轻松了许多。老五便说:“你少给我笋子虫戴眼镜假装正神啊──这样吧,下午你上我家头来一趟吧。”说着转身朝街口左边的茶馆走去。那些闲着没事而又想听趣话的人也就跟着老五走了。
  前些年的老五在我们小镇上可没少出风头,农闲时节,他常常在猪市上出没,帮这家卖大猪,帮那家买小猪。养猪是农民的主要副业,猪也是农民的命根子,买卖得不好就得蚀老本。老五在这方面有经验,算得上个能人。农户们把他当作“猪参谋”,无论是买和卖,都要请教于他。他呢,也乐于助人,不管家里有事没事,只要一喊他必到无疑。
  后来,老五渐渐拍起了猪勾子。猪勾子也就是猪屁股,拍猪勾子也即是拍猪屁股。也就是我们说的“掮客”“串串”之类,文明一点说也就是“中介”或“经纪人”。他在买卖双方之间穿来穿去,沟通协调,讨价还价,说到一块成交了,就朝猪屁股上一拍,大声说:“好啦!就这样吧!这猪儿回去会吃会睡会长,保管五百斤下圈!
  听这一封赠,买家便笑逐颜开,酬谢他两、三块钱。当然,卖方也得送他三、五块的。这一对猪儿的一买一卖,老五就要捞上七、八块钱。他为人热情,能说会道,每个赶场天,总要沟通成交好几对,收入也算是颇丰的。
  他在拍猪勾子的同时,偶尔也买点猪卖点猪,从中赚上一、二十块。他把一些单只猪、受症猪或者是轻微的病猪买到手里,经过简单的治疗处理之后,再梳理过皮毛,抹上点草木灰,配对成双,牵到猪市上。那猪真个的就变了样儿,价码也就提升了。

卖菜/牟礼镇/邛崃市/雷康 摄
卖菜
地点:永丰村·牟礼镇·邛崃市·成都
时间2003-05-23 9:05:48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回,老五买上一对毛悚悚的龙骨猪,牵至家中将猪的毛修剪齐整,用温水给它们洗了澡,再在猪背上搽上草灰,喂了个溜饱。那猪立刻变得油光水滑,精神抖擞。他把猪交给一个妇女牵到市上,刚才卖猪的那个人立刻看上了这对猪。老五便上前撮合,不用多少时间就拍板成交。那人把猪牵回自家院子,将猪脖上的细绳儿除去,那两只猪眯缝着眼睛四下里觑觑,竟颠儿颠儿地跑到圈里去了。那人好生惊讶,疑惑中去左瞅右看,这才发现那猪原来竟是自家的!这一卖一买,他倒贴了好几十块钱。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打落的牙齿只得吞进肚里去。
  这事我没有找老五证实过,但出在他身上也不算太玄。
  ……看一阵书稿之后,我便去到小院门前观街景。理发店的罗师傅慢慢踱过来同我闲谈起天气。正巧,那老五和他的茶伴路过,也就搭上了话。老五快嘴快舌地说:“天上瓦子云,地上水淋淋。瞧这老天爷的脸,明天十有八九要下大雨。
  “不见得吧,俗话说,云跑东,一场空:云跑北,雨没得。你看这块云不是朝北方跑了么?”那茶伴说。老五觑了觑天空,又朝街边吸吸鼻子,满有把握地说:“明天保险有雨。茅坑显得臭,大雨要淋透嘛!你闻闻那茅坑去。
  二人边争论边走路。走了好远,还听得到老五那又尖又脆的声音:
  “……明天下了雨你愿认输?裁缝脑壳当真(针)?
  “当真。
  “那好,明儿下了雨,我就要猪儿滚潲缸──大吃哥子你一顿了!
  “……


【作者申明】我同意《巴蜀网》发表我的作品,同意《巴蜀网》编辑部向其它媒体推荐我的作品,或向其它媒体颁发转载使用许可。一旦其它媒体决定刊用,请《巴蜀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它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