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文学 Previous庄主”日记  63 街景 2003-8-23文学Null
Previous上一篇
63 街景韩蓁/著


  星期日,赶场天。孙女媛媛从城里回来,第一愿望就是要我陪她赶赶场,逛逛街。她不图买吃的穿的,只是瞅瞅稀奇看看街景而已。
  “老街老巷的,有什么看头?”我说。
  “就有。媛媛牵着我的手直往院门口拉,“走嘛,爷爷……
  我只好搁下笔陪她出了门,走到街上去。

配钥匙/牟礼镇/邛崃市/雷康 摄
配钥匙
地点:永丰场·牟礼镇·邛崃市·成都
时间2003-04-19 10:32:36

  街上人多,又挤。媛媛却像条小鳗鱼,斜着身子在人缝中轻松自如地钻进穿出。我紧紧跟定她,没走过半条街就有些气息不匀了。好在媛媛在一家店铺前停下来,回头朝我直招手:“爷爷,快点嘛!──你看,这是弄啥子的?
  我上前一看,原来是家店铺门前摆了个铸糖儿的(有些地方叫做铸糖人人儿)的摊子。这摊子由两张简便的矮方桌拼联起来,中间放一块油光锃亮的薄石板,右边放只熬糖用的小火炉,红火飘忽的炉顶上搁只带把儿的小铜锅,左边设置着转盘,十来个盘格上分别标出桃、鱼、鸟、花、猴、凤、龙等图案。一只“”形的指针被人们拨得直转悠。摊子旁边竖一个草把儿,上面斜插着不少“作品”,引诱得不少目光直朝那里瞅。
  我告诉她说,这叫铸糖画,是用红糖或者白糖做原料,加热熔化之后在平滑的石板上铸出各式各样的图画来,又可以观赏又可以吃,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哩……她不走了,踮起脚在人丛中观看。我找了个缝隙,把她牵到摊子前面。那铸画的老师傅和善地笑着问:“小朋友,你转一手吧?媛媛没回答,而是仰头望望我。我说:“行,就转两手吧。
  价很便宜,五毛一手,一元三手。媛媛转了三手,头手是只猴,二手为鱼,三手又是猴。老师傅端起糖锅,一边用小巧铮亮的铜勺不停地搅动稠乎乎的糖汁,一边笑着问媛媛:“小妹妹,这三样统共给你铸条金龙好不好?媛媛瞅瞅草把儿上那舞爪张牙的金龙就点头说:“我要与那个一样的龙啊。”老师傅说声好,就舀起小半勺糖汁照石板比划一下,手腕猛然一阵抖,一条大写意的摇头摆尾的金龙就跃然于石板上。放下锅勺,拿起薄片型刀具,点点戳戳弄几下,龙就有了鳞片眼睛。再嵌上根长竹签儿,用薄刀一铲,那龙就立起来了。映着阳光,金光闪动,须爪颤颤,俨然一条小活龙。小孙女拿著它笑得合不拢嘴。
  在我见过的铸糖画的民间艺人中,这位老师傅的技艺恐怕要数一流了,娴熟敏捷,“下笔如有神”;形态逼真,件件作品堪称绝。本想同他闲话几句,但观者众多,他生意又一桩接一桩。我只得带点遗憾而离去了。
  尾随媛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见着卖叶子烟的,她要蹲下看看,问问那是什么。走近酸辣粉摊,她被“啪啪”的打粉声吸引,禁不住停下来瞅瞅,问我:“那粉为啥要那么打?”在草药摊子旁边,在杂粮与种子市场,在摆满竹编家具的坝子里……她都要问这问那,有问不完的问题。我又不能不答,然而有些问题我也无法回答,只好“哦哦”“嗯嗯”敷衍了事。但接下来的一连串问,我却敷衍不了。
  这是一个卖毛刷的摊子,很小,极不起眼,一只剥落了漆的圆桌上摆几把老式毛刷,杂在一排琳琅满目,洋洋洒洒的百货摊档中间,显得孤独而寒酸。卖主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他坐在摊子后面,用粗砺的手熟练地往竹板上穿结棕丝,几分钟时间就做成一把毛刷,摆上圆桌之后又继续穿结第二把。老人的脸黑瘦而满布皱纹,但显得平静自若。坐凳旁边靠一根木质拐杖,显然他的腿脚不便。『编者注:参见:汪绍良
  “爷爷,这是啥?媛媛启动了问题的闸门。我答:“是毛刷。
  “它用来干啥?”“洗衣服和鞋子嘛。”“不是有洗衣机了吗?他们为啥不用洗衣机?”“兴许有些人家还没有洗衣机吧……”“他们为啥没有?我们城里头的人家家家都有的。”“他们经济不宽裕,还很穷啊。”“他们为啥还很穷呢?是懒吗?”“不,……”我不好回答,一时也说不明白。她盯了我一会,又把目光转向做毛刷的老人,继续问道,“这老爷爷也很穷吗?”“大概是吧。”“可是,他一定很勤快。你看他那手,那脸,还有那腿……”“是的,很勤快,他一年到头都卖这毛刷。”“可是,爷爷,他为啥就不能像你,像城里那些爷爷一样休息呢?他有退休金吗?
  “……”我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摇摇头,牵起她的手缓缓离开毛刷摊子。走出好几步,她还在扭头瞅那老人。她没有说话,圆润的脸上显出沉重。忽然她又问道:“爷爷,你说,那位老爷爷有故事吗?”我明了她的意思,也禁不住扭头瞅瞅那摊子。那人和摊子都显得模糊了。我肯定地说:“有的,肯定有的──这街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故事……”我们默默往回走,媛媛的情绪显然变得很低,我要想法使她高兴起来,但试了几次效果都不算好。直至到了横街上见到卖风车车的,她才兴奋开来,挤过去瞧着指点着打开了话匣子:“……爷爷,你看这个,这是啥哟?

配钥匙/牟礼镇/邛崃市/雷康 摄
配钥匙
地点:永丰场·牟礼镇·邛崃市·成都
时间2003-04-19 10:39:16

  眼前是个须发皆白而又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肩扛一个粗大光洁的草把儿。草把儿上斜斜地插满小玩具,有风车车、竹节蛇、叫蜞蚂、小灯笼、响姑姑、翻花、跟斗猴儿笑头和尚……十多个品种,真个是琳琅满目,光怪陆离。这些都是传统的手工制作,大多是竹制纸扎,决非那些大宗的带塑带铁的机械制品,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这些称得上是“小儿生态玩具”或是“无公害玩具”。
  我一一告诉媛媛它们叫什么,怎么个玩法。她对那些都感兴趣,尤其是对竹节蛇、风车车和翻花。这竹节蛇是用细管白夹竹子为原料,打磨光滑晾干之后锯成寸把长的小节,煮染成金色或青色,将十来节用细铁丝串连起来作蛇身,再用细点的竹节做蛇头蛇尾,用彩墨划出蛇眼和身上纹路花鳞,蛇就做成了。玩时将竹蛇抖动,它就时缩时伸,左右摆动,上下翻卷,僵中带滑,俨然一条真蛇。媛媛试过几下,不胜欢喜,我便出一块钱给她买下一条。
  她那目光又落在色彩绚丽的翻花上。那翻花更显精致。这是用韧性极强的白纸经过染色之后,再经折叠刀剪,精心粘合而成。工序不少,价钱却不贵,一元一支。我买支给她,边走边教她翻。一翻,那花瓣抖擞开来,变出玫瑰花色,红艳照人;再翻,那花瓣变着橙黄,重重迭迭,犬牙交错,宛如团团雏菊;再翻,便露出金黄色的花蕊,在如丝如缕的紫红花瓣映衬下,仪态万千,加倍亮丽;再翻,那花蕊便隐没到花瓣中,花瓣则变得水绿嫩黄,状如丛丛簇簇的叶片……
  媛媛兴奋而又激动,拿起竹节蛇和翻花匆匆离我而去。我知道她要去找小伙伴们共同分享新玩具的神奇与快乐了。临走,我又买支风车车,这是支一大带两小的复合型风车车。它随我的脚步时快时慢地转着,其颜色变得更加和谐绚丽,给人一种清心怡然的感觉。我忽然想起曾经见过的一幅新闻照片:一位中年外国男人手捏一支风车车笑得合不拢嘴,身后是成都青羊宫的万种奇花……我想这位外国友人一定很高兴很骄傲,他把这支风车车交给儿子或女儿时,一定会告诉他们说:“这漂亮的风车车是在中国买的。

散场后的街景/牟礼镇/邛崃市/雷康 摄
散场后的街景
地点:永丰村·牟礼镇·邛崃市·成都
时间2003-06-27 15:48:19

  从这些细微古老的传统玩具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和心灵手巧,恐怕还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吧。
  回到家门口,媛媛他们正兴致勃勃地玩着竹节蛇和翻花。还有两个小家伙不停地摇着手上的叫蜞蚂和拨浪鼓。我没有惊动他们,悄悄走进院子,把风车车插在窗棂上。抬眼一看挂历,过不了几天就是“冬至”了。


【作者申明】我同意《巴蜀网》发表我的作品,同意《巴蜀网》编辑部向其它媒体推荐我的作品,或向其它媒体颁发转载使用许可。一旦其它媒体决定刊用,请《巴蜀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它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