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A  艾芜 2001-7-15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艾芜 Ai Wu (1904-6-20~1992) ⊙雷康/编



  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家。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等。属,四川省新繁县清流场(现属新都区清流镇)连丰村人。

艾芜塑像/雷康 摄
艾芜塑像,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
地点桂湖公园·新都镇·新都县·成都
时间2001-8-25 16:17

  祖父设馆教书,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庭贫苦,他小学未毕业,1921年考入免费的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因受《新青年》和创造社一些刊物的影响,对蔡元培《劳工神圣》的思想奉为圭臬,为逃避包办婚姻,于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这次漂泊,决定了这位“流浪文豪”此后的文学生涯。以后六年间,他徒步到昆明,做过杂役;他流浪缅甸克钦山中,当过马店伙计;他漂泊东南亚异国山野,与下层劳动者(赶马人、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后来,他到缅甸仰光,病倒街头,为四川省乐至县人万慧法师(书法家·谢无量的三弟)收留。以后,他当过报社校对、小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1930年冬天,因参加缅甸共产主义小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被捕。1931年春,被押送回国,途径香港、厦门,同年5月到上海。不久,巧遇成都一师同窗好友杨朝熙(即沙汀,他与艾芜被誉为中国文坛上双星同曜的双子星座)。当年11月29日,与沙汀联名,由艾芜执笔,写信与鲁迅先生,请教有关小说题材问题。12月25日,鲁迅先生回了信。这次通信,对两位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家的成长起着导航引路的重要作用。1932年底,他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即终生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开始发表小说。在上海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开拓了新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传奇性故事,具有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著名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协会重庆分会会刊《半月文艺》(附在重庆《大公报》上)计60期。1946年到陶行知担任校长的社会大学任教。1947年夏,国民党在重庆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这个时期作品有长篇小说《山野》。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反映了国统区劳动群众的苦难、抗争和追求。艺术表现上严谨沉郁的现实主义格调,取代了以前抒情浪漫的艺术特色。
  1949年后,艾芜任重庆市文化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等职,他曾去鞍山、大庆、小凉山等地体验生活。1957年有长篇小说《百炼成钢》等。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61年到云南旧地重游,完成了《南行记续篇》。解放后任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
  1972年以后,艾芜以耄耋之年,壮心不已,仍深入大小凉山,重返云南边疆,笔耕不辍。发表《春天的雾》、《南行记新编》等百余万字,直至1992年与世长辞。
  《南行记》是艾芜的处女作,也是他的全部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郭沫若、茅盾、周扬、胡风、周立波等名家以及各种现代文学史和论著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在现代文学史上,艾芜最先在《南行记》中以绮丽的西南边塞风光,浓郁的异域情调,写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剧,刻划了“那些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的朦胧反抗的行动”(见《关于小说题材.与鲁迅的通信》)。他在描写那些底层劳动者、流浪汉、少数民族贫苦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时,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质、“他们性情中的纯金”(艾芜语)。他所塑造的小黑牛、夜白飞、鬼冬哥及野猫子等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形象。他的小说被译成英、俄、日本、朝鲜、德、法等多种文字,深受国外读者喜爱。艾芜研究方兴未艾,有关艾芜生平、创作的传记、专著、论文已有十余种、百余篇问世。根据《南行记》改编的电视剧《边寨人家的历史》(艾芜出现在荧屏上,令人倍增亲切与敬慕),荣获“'93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深受国内外观从的赞赏。
  在艾芜的故乡的新都区桂湖公园中的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人们修建了艾芜墓。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巴金手书。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

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
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者,
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著作书目
  《山中牧歌》(短篇小说集)1934,天马
  《南国之夜》(短篇小说集)1935,良友
  《漂泊杂记》(散文集) 1935,生活
  《南行记》(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增订版,1963,作家;再增订版、1980,人文
  《夜景》(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春天》(《丰饶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说)1937,良友
  《芭蕉谷》(短篇小说集)1937,商务
  《海岛上》(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
  《逃荒》(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
  《萌芽》(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
  《文学手册》(文艺理论)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增订版,1981,湖南人民
  《杂草集》(散文集)1941,改进
  《荒地》(短篇小说集)1942,桂林文供应社
  《黄昏》(短篇小说集)1942,文献
  《冬夜》(短篇小说集)1943,三户图书社
  《爱》(短篇小说集)1943,大地
  《缅甸小景》(散文集)1943,文学书店
  《江上行》(中篇小说)1943,新群出版社
  《秋收》(短篇小说集)1944,读书
  《锻炼》(短篇小说集)1945,华美书店
  《童年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45,建国书店
  《我的旅伴》(短篇小说集)1946,华夏书店
  《丰饶的原野》(长篇小说)1946,自强出版社;1979,四川人民
  《故乡》(上下集,长篇小说)1947,自强出版社
  《艾芜创作集》(短篇小说集,原名《冬夜》)2947,新新出版社
  《我的青年时代》(中篇小说)1948,开明
  《烟雾》(短篇小说集)1948,上海环星书店
  《乡愁》(中篇小说)1948,中兴出版社
  《山野》(长篇小说)1948,文生;重排本,1954,作家
  《一个女人的悲剧》(中篇小说)1949,新中国;1950,三联
  《艾芜短篇小说集》1953,人文
  《新的家》(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幸福的矿工们》(报告文学)1955,辽宁人民
  《艾芜中篇小说集》1958,天津人民
  《百炼成钢》(长篇小说)1958,作家
  《夜归》(短篇小说集)1958,作家;1978,四川人民
  《初春时节》(散文特写集)1958,百花
  《艾芜选集》1959,人文
  《欧行记》(散文集)1959,百花
  《浪花集》(评论集)1959,北京
  《南行记续篇》(短篇小说集)1964,作家
  《艾芜短篇小说选》1978.人文
  《艾芜近作》(评论、散文集)1981,四川人民
  《我的幼年时代》(中篇小说)1981,新蕾
  《艾芜小说选》1981,湖南人民
  《艾芜文集》(1-2卷)1981~1984,四川人民(未出齐)
  《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1983,四川少儿
  《南行记新篇》(短篇小说集)1983,云南人民
  《谈小说创作》(文艺理论)1984,湖南人民
  《春天的雾》(长篇小说)1985,人文
  《风波》(长篇小说)1987,上海文艺
纪实
  1. 2001-8-25日:数码新机看新都
相关标签姓|属|作家|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