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物 | ![]() | ||||||
男,著名京剧琴师。字彦衡,名陈新诠,后改名陈鉴,成名后人称“陈十二爷”。属龙,清代同治戊辰年十一月初九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祖籍在四川省宜宾县。擅长京剧胡琴,对京剧生旦唱腔深有研究。陈彦衡自幼工书善画,特好音乐。寓居济南时向弹琴名手学七弦琴,得其诀窍,常深夜苦研琴艺。 ![]() ![]() 余叔岩于1912年拜陈彦衡为师学习谭鑫培唱腔,在陈家与陈彦衡父子等合影留念。左起:票友丁缉甫、余叔岩、陈彦衡、陈富年 地点:受辟胡同·北京市 时间:1912年 备注:此照片由陈德霖之孙陈志明先生提供 ![]() 《成都快报》上刊登的1933年11月5~10日由陈彦衡操琴,陈富年演出的部分广告 地点:成都市 时间:1933-11-5 陈彦衡光绪时寓居北京,与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言菊朋,琴师梅雨田等交往极深。得“谭之神髓特多”,为谭伴奏,水乳交融,使谭“敬佩不止”。与谭谈音韵,更使之折服。腕劲和指法胜人一筹,琴声婉转悠扬,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被誉为“临水笛韵”、“胡琴第一”,成为京城的“胡琴圣手”。余叔岩、言菊朋等都曾受其教益。陈彦衡也是谭鑫培、梅雨田的密友,与京剧名票友孙春山、林季鸿亦有交往,共同设计创造了不少新颖动听的唱腔。因此梅兰芳常向他求教。 陈彦衡曾用工尺谱记录谭腔,被梅兰芳称为“创举”。不守门户之见,除谭外还记录其他名角唱腔不少,改革创造了20多个花过门。培植后学更是不遗余力,成为广传谭腔之人。旦角中,梅兰芳受益最多,梅编剧本、创制新腔,亦请陈设计。陈门徒逾千,如王少卿(梅兰芳琴师)、李佩卿(余叔岩琴师)、杨宝忠(马连良琴师)等均是。后迁居上海,主编《戏曲月刊》专栏《戏曲丛谈》。晚年以教戏为业。回川后,与名角配戏操琴,曾轰动蓉、渝。著述有《戏选》、《说谭》、《燕台菊粹》、《旧剧丛谈》等。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