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物 | ![]() | ||||||
收入邓丽君本不是巴蜀网的事务,但却一直是我心中的仙女,今天,2007-5-13日,下午在家里打理网站时,无意间听到CCTV4在播《永远的邓丽君》专题节目,也只是有一句无一句的听,因为在一、二年前CCTV就播过。但每当插播她的歌曲时,我还是会扭头侧耳细听。今晚因同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团长兼党委书记杨景民在一起喝酒,喝得较多,大约喝了三两白酒,他用车送我回家后,当我躺在床上解酒时,打开电视,我又看到CCTV4在重播邓丽君的专题,当谈到她因信佛于生前去泰国清迈而猝逝时,我动了念头,为她在巴蜀网立个碑。 于是乎,我翻身下床,打开电脑,为我心中的歌神制作一个专页,谈谈她在我今生中的地位。 我今生今世唯一最喜爱的歌唱家,无论何时何地,每当无意间,她的歌声飘入我的耳朵时,我都会被其歌声所触发,感觉我是一个感性的人,被其歌声所引领,脑际会幻画出美丽的场景……每次也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我最喜欢她的歌曲是:在水一方。 原名邓丽筠,小名丽君、小邓,英文名Teresa Teng,属龙,出生在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祖籍河北省大名县,在台北县芦洲乡(现在的芦洲市)眷村长大。 1963年参加黄梅调歌唱比赛获奖。1967年邓丽君推出第一张唱片,其优美的嗓音很快风靡台湾。在大陆改革开放后,邓丽君优美抒情的歌风解冻了刚经历“文化大革命”冰封的大陆人民,她以一曲曲柔和的佳音拉近了两岸人民的心,因此邓丽君齐名海峡两岸。在中国大陆邓丽君赢得“小邓”的美誉,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一起成为老百姓最熟悉的名字,素有“白天听大邓,晚上听小邓”的口头禅。 邓丽君在1976~1983年间曾进军曰本演艺界,推出过近百张曰语唱片,是红极一时的天王巨星,在曰本曾经创造被公认为评选最公正的全曰本有线放送大赏和曰本有险放送大赏三连霸的记录,这个记录16年后才被曰本本土歌手滨崎步打破。邓丽君曾经三次参加全曰本红白对抗大赛,是在排外严重的曰本发展最成功的外国歌手。由于曰本当时是东亚音乐的绝对中心,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邓丽君可以被称为亚洲歌后。 ![]() 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来看,邓丽君成长自传统歌曲、民谣、小调盛行的时代,因此从小熏陶出相当完整的传统唱腔与演绎方式,也就是她其实在无意间,早已深谙中国词曲的转音与变换方法,加上在通俗乐坛多年的努力,兼取二者之长,终于试验性地创作出这张在传统与流行间取得和谐的作品。 许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美歌声深深陶醉。许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年、老年。走在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从某家店铺飘进耳朵,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青涩的初恋。中国通俗歌坛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她那样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如影随形地陪伴如此多人的歌星。用国语、粤语、闽南语、曰语、英语演唱均熟练自如、风格各异的几百首经典歌曲足以让那些一辈子只唱了一两首成名曲之后就销声匿迹的歌星汗颜。而且我欣赏邓丽君最大的困难就是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到一首难听的歌。 档案 身高:165cm 体重:47kg 血型:O 星座:水瓶座 性格:亲切、诚实、天真、坚强 语言:国语、粤语、闽南话、山东话、英语、日语、法语、马来西亚语等 生日:周四壬辰年腊月十五日 形体:826091 优点:腿形修长 烦恼:担心发胖 家庭成员:父母和兄弟 喜欢颜色:紫色、桃色 喜欢跳舞:DISCO 喜欢运动:网球 喜欢服装:网球装,牛仔服 喜欢香水:青草香型 喜欢饰物:项链、戒指 喜欢珠宝:钻石 喜欢玩具:洋娃娃 喜欢收藏:自己的新闻剪报 最贴身首饰:左手的玉镯。 生平 1953 1月29日出生在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1958 至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 1963 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 1964 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6 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7 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1969 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 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 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 1970 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 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 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 1973 与日本“宝丽多”机构签约赴日发展, 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 1974 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 1977 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一位金唱片得主; 1978 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 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 1979 “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 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 1980 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 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 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 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 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 十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 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 1981 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 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 六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一百二十分钟《君在前哨》特别节目, 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的五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 1982 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 1983 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 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 推出广东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 1984 在东南亚各地举办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 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邓丽君也因此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其卓越成就,为中华民族添上一抹缤纷艳丽的光彩; 1985 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 《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 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 八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 十二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 1986 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 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 再度以大热门姿态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 1987 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 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 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 1988 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逝专程返台吊唁; 1989 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1990 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 1991 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 1992 推出《难忘的TERESATENG》专集; 1993 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SHOW“龙门阵”嘉宾; 1994 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 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1995 五月八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五月二十八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金宝山“筠园”。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9-11-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