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D  杜光庭 2001-11-13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杜光庭 Du Guangting (~) ⊙源自:蜀虎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昏聩的国王,依靠妖怪变成的国师呼风唤雨,治理国家。前蜀皇帝王建堪称精明能干的开国君主,但他也崇尚道教,信任一个相当于国师的道士。这道士便是中国道教史上最著名的学者杜光庭
  杜光庭是浙江人,少时往国都长安应举,不料名落孙山,遂转往天台山学道。青年时代,杜光庭来到四川,受到王建、王衍父子的重用,王建给他的赐号是“广成先生”;王衍则赐其为“传真天师”。从入蜀到80多岁去世,他一直在成都附近从事道教活动,并且作为皇帝信任的宗教领袖,主持前蜀及后蜀政权的重要宗教仪式。
  杜光庭喜读经、史,学问渊博,诗、文高妙,书法精到。他勤于写作,著述很多,现在还有传本存世的就有30种,已经散失而篇目尚存的有24种,内容都与道教和道教历史有关,其中不少是举行各种道教仪式的规范和细则。这些被称作“仪轨”的对现代人来说有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在宋代以后却受到道教界的极大重视,成为标准性和规范化的依据,杜光庭也因此成为承唐启宋的道教大师和中国道教史上的关键人物。杜光庭著作中不少与道教史有关的内容,后来还演变为戏曲、小说的题材。
  杜光庭出于弘扬道教的目的,在著述中难免故弄玄虚,常常涉及神仙变化符咒灵验之类不可验证的虚妄内容,当时就有人讥讽此类内容为“杜撰”之作。现代汉语中称向壁虚构的故事或没有根据而编造的说法为“杜撰”,正是来源于此。
  产生于[汉代]的道教,经过几百年特别是唐代的发展以后,正需要有人来进行整理,为[宋元]时代道教的大发展作好理学上的准备。在前蜀政权的支持下,由儒入道的杜光庭,在四川这个道教发祥地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历史位置,成为中国道教史上的集大成者。

相关标签姓|道士|青城山道教简史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