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G  顾颉刚 2002-2-18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顾颉刚 Gu Jiegang (1893~1980) ⊙雷康/编


  顾颉刚五四以后,顾颉刚先生等史家为探索古史做了不少工作,表现为《古史辨》的结集。这种工作应当说和五四运动同源,是五四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顾颉刚先生等古史学者当时敢于向传统挑战,具有“违抗了世人公认的思想”的胆略。例如,自古以来,人们世世代代都受着“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定型教育,顾颉刚先生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这些主张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强烈震动,用顾颉刚先生的话说,“竟成了轰炸中国古史的一个原子弹”(《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也成了那班封建卫道士的众矢之的。国民党理论权威戴季陶说:“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民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如今说没有三皇、五帝,就是把全国人民团结为一体的要求解散了,这还了得!”即使在学人当中,也遭到很多人反对。
   在1920、1930年代,通过以顾颉刚先生为主的许多史家的努力,在古史的研究上有一定功绩,尔后的研究成就与此不无关联。以往有人把1920、1930年代史学界分为泥古,疑古、释古三派,并有人把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派”,称作是“用资产阶级方法论作指导进行古史研究的唯心主义史学派别”。这种不作具体分析的作法看来并不公正。不论如何,“疑古派”在史学史上应自有其地位。顾颉刚先生说:“我的意思,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因为他们所以有疑,为的是有信;不先有所信,建立了信的标准,凡是不合于这标准的则疑之。信古派信的是伪古,释古派信的是真古,各有各的标准。释古派所信的真古从何而来的呢?这只是得之于疑古者之整理抉发”(《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这说法也是可以成立的。

秀绝人寰/青城山景区/都江堰市/雷康 摄
秀绝人寰,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于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一月书写的牌匾
地点天师洞·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7-28 10:17:24

  当时有关古史真伪的考辨,集大成于《古史辨》中,它反映了订正我国古史(包括古事和古书)所取得成就的全貌。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古史辨》共出版七册,包罗了三百五十篇文章,三百二十五万余字。因为该书出版距今年代已久,要找齐七册已十分困难,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了满足读者所需,将全书影印,另外根据顾颉刚先生的遗愿,增编专收考证古代地理文章的《古史辨》第八册。现已出版行世的《古史辨》一、二两册,第一册是顾颉刚同胡适、钱玄同、刘藜等讨论古史的函文,以“”为讨论中心,兼及历代辨伪运动,另有顾颉刚先生六万言的《古史辨自序》及这次重印新收入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第二册是继承第一册研究的。上编讨论古史问题,中编讨论孔子和儒家,下编是关于第一册的评论。《古史辨》的再版,可以使读者看到顾颉刚等史家当年敢于打破千百年传统的勇敢精神,也可使读者了解他们通过大量考辨所取得的成就。

  (《古史辨》,顾颉刚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3月第一版,第一册,1.80元,第二册,1.90元)
纪实
  1. 2004-07-28日(上):青城前山弹弓娃
相关标签姓||史学家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