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G  郭沫若 2001-7-15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郭沫若 Guo Moruo (1892-11-16~1978-6-12) ⊙雷康/编



  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乳名文豹,号尚武,学名开贞,笔名沫若,曾用郭鼎堂、麦克昂、易坎人等别名或笔名,属,四川省乐山市的沙湾区沙湾镇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14年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艺运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兼宣传委员会主席和总政治部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后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命文化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历任《救亡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0年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参加了反抗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和发动内战的斗争。
  郭沫若1948年到解放区,1949年8月当选为首届全国文联主席。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二、三届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杜甫》等。
  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1978-6-12日逝世,终年86岁。去世后,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00周年,1993年由臧克家主编出版了《郭沫若名诗鉴赏典》。

  郭沫若抗战时在重庆,最喜欢吃清蒸鱼头,每逢宴会有此菜,下箸最多。盖此菜鱼颈四周蒸成极嫩极软有如藕粉似胶汁,清蒸中再加香菌、南腿;所盛大蓝花碗里薄薄一层原汁油面,油而不腻。



  郭沫若旧居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沙湾区沙湾镇,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旧居占地2,149m2,建筑面积1,108m2,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清代时这里是权极一时的宰相和珅的花园,后来成为恭王府的前院,用作草料厂和马厩。再后,卖给达仁堂作私宅,解放后一度成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地,后由宋庆龄同志居住。1963年11月,郭沫若从西四大院胡同迁入,直至1978年去世,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15年。
  郭沫若逝世以后,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于1979年迁入本院,随后不久酝酿组成了“郭沫若纪念馆筹备小组”。1982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把郭沫若这个晚年的居住地定名为“郭沫若故居”,同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占地7,000m2,建筑面积2,280m2,大门坐西朝东,门匾“郭沫若故居”为邓颖超1982年9月题写。

毛泽东和彭真、郭沫若在天安门城楼上·1952年
毛泽东和彭真、郭沫若在天安门城楼上·1952年

  1982-11-16日,郭沫若诞辰90周年时,“郭沫若故居”举行定名揭幕仪式,同时举办了短期的郭沫若生平展。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雕塑规划小组共同建造的郭沫若全身铜像在故居的草坪上落成,国家副主席王震为之揭幕。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将“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
郭沫若
源自:丁聪文化名人漫画

  2000年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一年的维修重新开馆,各展室陈列品做了大幅调整,更加方便游人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的一生。
纪实
  1. 2002-9-19日(中):朱德故居感民俗
相关标签姓|命理|甲申三百年祭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10-01-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