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H  黄侃 2006-11-4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黄侃 Huang Kan (1886~1935) ⊙雷康/编


  黄侃原名乔馨,字梅君,字季刚。后改名侃,又字季子,号运甓、量守居士。属,出生在成都市,祖籍湖北省蕲春县,远祖中有以诗词书法闻名于世的黄庭坚,其父为蜀中文化名人、书法家·黄云鹄。黄侃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他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黄侃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
  出生在书香门第、翰墨之家的黄侃自幼聪慧,4岁即发蒙,6岁随父返回故乡后,更是苦学不辍,14岁即考中秀才。不久后,清廷废科举,兴学堂,黄侃考入湖北文普通中学堂,为首期学生,与田桐、宋教仁、董必武同窗。他们常在同学中鼓吹反满和反君主专制的革命思想。当时,学校的监学李贡三是个靠裙带关系发达的不学无术的官僚。黄侃曾多次当面讥讽嘲弄他,结果被开除学籍。
  失学后,黄侃去找父亲生前好友湖广总督张之洞,张慧眼识才,资助他官费留学日本。在日本,他再遇宋教仁,并参加了同盟会。
  1908年,黄侃的母亲病故,他自日本回蕲春奔丧。恰遇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病卒。蕲春高等小学堂为“国丧”举行“哭临”,同盟会员田桓拒不下跪,堂长杨子绪悬虎头牌开除其学籍。黄侃闻讯大怒,奔至学堂,当即砸碎虎头牌,大骂杨子绪。后来田桓又带头剪辫子,再次被悬牌记大过。黄侃闻之越发怒不可遏,二次砸虎头牌,并手舞大棒,声言要打死杨子绪。杨魂飞魄散,钻进室内床下避之惟恐不及。后有人将此事报给县衙,捕役赶至,黄侃才在众人劝说下避走他乡,再次逃亡日本。
  1910年,湖北革命党人函电催促黄侃回国,共举大事。他回国后,对诸同仁表示,考察当时的情势,时机并未到大举之机,切不能妄动轻举,而只宜办好舆论、鼓吹革命、组织群众、激扬民气。不仅作出上述倡议,且身体力行,他往来奔波于武昌和蕲春之间,并在蕲春、广济、黄梅、浠水、英山、麻城及安徽部分县组织孝义会,到处宣传民族大义和中国危亡的状况,号召推翻专制。每次讲演时听众都达数千人之多,八县听过他讲演者的总数达几万人。当时蕲黄一带的豪杰之士,都愿和他结识,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一个“黄十公子”。
  1911年春,黄侃到河南豫河中学任教,同时被布政使江叔瀚聘为幕僚。但不到半年时间,因他在课堂上宣传革命,即被解职。七、八月间,黄侃回到汉口,《大江报》主笔詹大悲设宴为他接风洗尘。席间,黄侃大骂立宪派,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和平改革方案纯属欺骗。饮至半酣,作陪的《大江报》副主笔何海鸣提起黄侃曾答应为报社写稿一事,催他还稿债,并称发稿时间已近,版面已留,只待先生赐稿。已是微醺的黄侃略一思索,便叫道:“笔墨伺候!”说罢离席,笔走龙蛇,一挥而就,遂入席再饮。
  众人近前一看,是一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论,只见文中写道:“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盲之疾,已不可为,然犹上下醉梦,不知死期将至。长日为年,昏沉虚度,痛饮一杂,人人病夫。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激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行将人人欢戴而不自知再。和平改革既为事理所必无,次之则无规则之大乱,予人民以深痛巨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乱者实今日救中国之妙药也。呜呼,爱国之志士乎,救国之健儿乎,和平已无望矣,国危如是,男儿女儿,好自为之,毋令黄祖呼佞而已。
   读罢,众人抚掌称绝,大叫妙文,即命发排。次日黄侃回蕲春,文章亦刊出,江城为之震动。清政府大为惊惧,下令将《大江报》关闭,并将詹大悲、何海鸣等逮捕下狱。
  武昌首义成功后,黄随已出狱的詹大悲在汉口军政分府工作。汉口革命军与清军血战十数日,终因力量悬殊不守。革命党人纷纷赴外地求援,黄侃亦回蕲春,发动孝义会,以从鄂东北牵制清军后方,解武汉之围。一呼而得孝义会成员3000余,准备攻打县城蕲州镇夺取军械。不料尚未成军,即被地方劣绅报告驻扎在田家镇的清军水师,只有刀、矛等兵器的孝义会不敌清军而四散。黄侃亦转赴上海。
  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或被窃夺,革命党人或遭排挤打击,黄侃见国事日非,不再过问政治,迁居上海,潜心学术。

  位于蕲春县青石镇的小村庄,因两棵290多年的大樟树而得名。村前一个叫做“燕步梁”的小山坡上开满了小小的紫皮花,簇拥着一座保存完好但非常简朴的墓。如果不是墓碑上刻有“蕲春黄君墓”的字样,以及墓前立着一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你很难想到这就是国学大师黄侃及夫人黄菊英的合墓。黄侃1935年病逝后即葬于此,其母亲及小女儿的墓也在同一山坡上。
  黄侃系大樟树村人。1886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远祖中有以诗词书法闻名于世的黄庭坚。其父黄云鹄官至清廷二品大员,也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和散文家,晚年曾任湖北两湖、江汉、经心三书院山长,为张之洞密友。黄侃幼时多受张之洞照拂,特派其留学日本。岂料黄侃生了“反骨”,在日本参加革命党,发誓推翻满清。此乃后话。
  黄侃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其研习勤苦,加之天性聪颖,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终成一代大师。他与其师章太炎,“在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过渡的时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陆宗达语)。著名学者范文澜、陆宗达、程千帆、殷孟伦、潘重规等均为其后学。黄侃是个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他因性格狂狷落了个“黄疯子”的绰号,治学却极为严谨,“50岁以前不著书”的名言,尤是当今浮躁的学术界一副清醒剂。1935年,黄侃50岁生日,章太炎赠他一副对联云:“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成好著书。”本意是庆幸黄侃从此可以著书立说了。没料黄侃当年10月因饮酒而殁。章联无意中暗藏“绝命书”3字,未想一语成谶。这位中国现代训诂学的奠基人,实际上还没有正式开始他人生规划的学术生涯,就取得了如此非凡的成就。倘若他没有遭遇不幸,这棵大树该是怎样的伟岸,怎样的遮天蔽日?
  听说我是专程前来探访黄侃故里,村民们都围拢来。他们指着黄侃墓所在的小山,自豪地说:“你看,它像不像一座笔架?山前面的两个小池塘形状像砚池。黄氏家族出这么多文人,说明我们这里很有灵气哩。”村中一位老师也兴冲冲地抱来两大本1992年编的《黄氏宗谱》,里面详细记载着黄侃及其父的生平事迹、著作目录,并收入了大量有关黄氏父子的资料。
  50多岁的黄德寿闻讯连忙将我迎进家中。他是黄侃的侄曾孙,堂屋里还供奉着黄云鹄和黄侃的画像、照片。他取下相框细细擦拭着,讲起了太公黄侃生平的点点滴滴,随后拿出珍藏多年的两幅由黄侃手书的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给我看。
  黄德寿家对面的一栋大宅子有些许损毁,似乎述说着岁月的沧桑。他告诉我,这就是黄侃故居,建于清代,到现在已有100多年了。

  黄侃是青石人的骄傲。镇上的青石中学在1993年曾冠名为“黄侃中学”,收集了不少关于黄侃的资料存入档案。该校每年开学时都会向新生介绍黄侃其人其事,清明节还组织学生到黄侃墓前扫墓。
  青石镇在对外宣传中亮出了“黄侃故里”这张名片。1995年,黄侃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海内外众多著名学者齐赴蕲春扫墓。青石镇由此引起不少关注。镇党委书记郑宁还想通过联络黄侃的亲友及专家学者,为进一步发掘黄侃的人文资源出谋划策。
  相形之下,蕲春县城内中医药文化气息较为浓郁,黄侃似乎并没有在这座县城留下太深的痕迹。然而经过几天的采访,我们感觉到黄侃“刻苦为人,殷勤传学”的精神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蕲春人的精神面貌。
  蕲春县政协文史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张梁森向我提供了他翻拍、保存的一幅黄侃照片。酷爱读书的张梁森家中有1万多册藏书。多年来,他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卷帙中,笔耕不辍。当他还在读中学时,同为读书人的叔父、伯父就给他讲了许多关于黄侃自幼聪颖好学的故事,后来在新华书店工作20年间读了不少黄侃的著作,兴趣更加浓厚。
  县文联主席王成启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述了不少有关黄侃的趣事。他说:“蕲春流传着很多黄侃的故事,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我虽然不懂训诂学,也为蕲春能出黄侃这样的文化名人而感到骄傲。蕲春要把经济抓上去,发扬黄侃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也许正如蕲春县委宣传部部长叶爱新说的那样,蕲春之所以有“教授县”的美誉,20世纪以来秉文衡、掌科苑、主讲坛者遍及五洲,多达800余人,黄侃、胡风等著名学者的人文精神所起到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但黄侃这个名字,仍有从蕲春人的生活中淡出之势。许多青少年对其人其事较为陌生,县图书馆里黄侃著作及有关书籍为数不多,近两年新出版的也未购进。据介绍,有关部门曾有过兴建黄侃风景区、黄侃纪念馆的想法,后来都因资金匮乏搁浅。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人坦言“黄侃”这篇文章的确还没有做大做好,但他们也很困惑。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享誉世界,现在又兴起中医药文化热。作为李时珍故里,蕲春制订“医药兴县”的战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使蕲春人尝到了甜头。而黄侃的学说太深奥,似乎跟当地人的生活不太沾边。
  虽说黄侃的治学领域与蕲春没有多少关联,但谁又能否认他的学术底蕴正是在这片故土生长起来的呢。
  其实,年轻时的黄侃曾多次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但他在大别山区政治影响力被低估了,这是因为黄侃学术上的光环覆盖了他作为辛亥革命先驱的一面,即使在蕲春也鲜有人知。
  在文普通学堂,黄侃常与同学董必武、宋教仁、田桐等议论时政,畅谈革命。留学东京时,他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秋归国组织反清活动。次年写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江汉震动,革命士气为之大震。民国建立,黄侃在上海主办《民生日报》。“九·一八”事变发生,他拍案作《勉国人歌》:“四百兆人宁斗而死兮,不忍见华夏之为墟。
  据黄侃幼子黄念平介绍,1908年黄侃回到大樟树村,利用远离官府的环境,向乡民揭批清王朝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镇压民众的各种罪行,宣传革命道理。他的宣讲由居室而至祠堂,再至山坡河畔,听众由数十而数百、数千,听过他演讲的人超过万人。除蕲春乡民外,黄梅、英山、罗田、安徽的宿松、太湖乡民也风闻而至。其后黄侃还在蕲春成立孝义会,多次回乡联络、组织革命军。
  袁世凯窃国后,黄侃目睹国事日非,深感失望,遂在沪潜心学术研究,将“愤时忧国”的真情以“荒诞不经”的面纱掩盖起来。如今,蕲河边那棵曾见证了黄侃激情演讲的大樟树已荫蔽一亩,而黄侃在这片热土上留下的革命足迹却在逐渐湮灭。这不由令人遗憾。在仅仅50年的生命中,黄侃成为了反清革命的先驱,成为了学术界的泰斗,轰轰烈烈的他依然最终回到了大樟树下永久安眠。他如此热爱故土,故土又怎能忘了他?
纪实
  1. 远祖:黄庭坚
  2. 父亲:黄云鹄
相关标签姓|属|经学家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